【明報專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幸福」的人。但何謂「幸福」?「幸福」何處尋?原來答案早已躍現在不同的讀物內。趁着「4.23世界閱讀日」,讓我們一起從繪本中捕捉「幸福」,並把它永留身邊,潤澤生命。
文︰沈雅詩
圖:受訪者提供
每個人都竭力追尋「幸福」,並渴望擁有它,但究竟「幸福」藏身在哪裏呢?兒童書店Seeds創辦人譚再思(Joyce)推薦大家細味《販賣幸福的鴿子先生》,尋找幸福之源。
故事中的鴿子先生,每天都駕駛小貨車,四處兜售盛載「幸福」的罐子,不論是小罐、大罐,還是家庭號,也不愁客路,「大家很踴躍去買這些罐子,但細心察看,便會發現,客人都是買來跟其他人分享的,甚或是全部送贈朋友或親人。至於買大罐或小罐,是一人送一罐,還是一罐幾個人攤分,就取決於客人的負擔能力」,Joyce說。
購買「空」罐子 分享獲「幸福」
雖然雉雞先生曾經質疑鴿子先生販賣「幸福」的行徑,但沒多久,他還是網購了兩罐。但這些讓大家付上大疊鈔票去換取的罐子,到底裝了些什麼呢?謎底由老鼠先生揭開。一天老鼠先生從地上拾到一罐「幸福」,他雀躍萬分,但打開一看,卻發現內裏空空如也,他遂決定把罐子帶回家當花盆用,也因着這盆子栽種出來的植物,一家人倍覺溫馨。
讀完這本書,叫人不禁問︰「『幸福』需要用金錢換取嗎?」修讀心理學的Joyce坦言,她不會全盤否定這個說法,「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我認為,人的確是需要先滿足到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包括有瓦遮頭、有溫飽,才有力量追逐更高層次的需求,並獲取幸福感」。此書也同時帶出兩個哲理︰「幸福」是源於愛,以及「幸福」是取決於個人的心態。Joyce接續介紹的3本繪本,正正是談這些構成「幸福」的重要元素。
準備禮物 向家人表達愛
《今天是什麼日子》是一本充滿愛的繪本,講述小女孩巧巧,在父母結婚10周年日子,精心設計了一個小玩意,透過一張又一張的小紙條,引導媽媽去尋找她為二人準備的禮物;而暖男爸爸亦同樣在這個特別日子,為女兒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Joyce稱,閱畢這個故事,便感受到什麼叫幸福——「幸福就是家人彼此之間的愛,不論是女兒及父母,大家都為對方預備了很多」。
許願:師友願望都可成真
另一本《我的完美願望》,更是愛的昇華,當中帶着無私的奉獻。有一個小女孩,有天在草叢裏拾到一個許願幣,但許願幣只能讓人實現一個願望,不能要求更多。小女孩最初由自身出發,包括希望「在馬術表演得到藍絲帶獎」、「到日本去旅行」、「有一雙專業的芭蕾舞鞋」,但想想,又覺得這些東西其實都可以靠自己實現。後來小女孩聽到教師和兩名同學分享他們的願望,最終她拿着許願幣默默許願︰「他們的願望都能成真。」
每晚都用心為家人下廚的Joyce笑指︰「當你能夠令身邊的人感到快樂,原來你都會覺得很快樂,你都會感覺到很幸福的。」她表示,孩子7、8歲前仍處於自我中心期,這個道理是比較難掌握的,但透過閱讀一些有關愛的故事書,能助小朋友增加同理心,增添幸福感。
用樂觀態度 逆境中找小確幸
正如前述,有時「幸福」未必取決於外在環境,而是個人心態。《東東村的雙胞胎》裏的孖生哥哥,遇到生活上的種種問題,總是從悲觀角度去想,以致他常常覺得自己倒霉,終日愁眉苦臉;相反,孖生弟弟卻擁有樂觀的性格,即使跟哥哥遇到相同的遭遇,卻能從中找到小確幸。「我覺得構成『幸福』的關鍵元素,是欣賞和感恩,並且懂得在逆境的時候,用一個正面的態度去解決。我常常把這個道理放在腦裏面和嘴巴之上,不時提醒自己。」Joyce承認,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並不容易,但鼓勵爸媽和孩子一起持續練習,她相信持之以恆,必見效果。
一碗湯 一雙眼 感受日常中不平凡
身兼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圖書館主任及「優質圖書館網絡」主席的熊銘說,圖書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讓大小朋友去經歷不同的感受,「圖書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威力,讓孩子或家長可以常常記起故事主人翁的所思所感,知道人物的情緒是從哪裏來的,甚至進一步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結連」。
媽媽靚湯 滋養成長
想一嘗「幸福」的滋味,熊銘推介讀一讀《媽媽的一碗湯》。故事中的女孩,在春夏秋冬、成長的每個階段,媽媽都不斷透過湯水去滋養她。冬天,媽媽給她煮紅豆湯;夏天,媽媽為她準備綠豆湯;生病了,媽媽讓她喝香菇雞湯;考試辛苦,媽媽煮魚湯替她打氣;工作壓力大,媽媽端來百合銀耳蓮子湯。而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媽媽每煮一款湯,旁邊都有相關食譜,讀者只要跟着做,便同樣可以品嘗到媽媽的靚湯。
熊銘指出,雖然此繪本的情節很簡單,甚至嚴格來說,當中並無一個很完整的故事,但卻細膩地帶出什麼叫幸福,「在書中,兩母女的對話不多,媽媽只是藉着不同的湯水,去表達她對女兒的愛意;而在女兒的角度,也感受到每一碗湯,都是滿載幸福,代表着媽媽的關心和支持」。這些情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又是否似曾相識呢?
「寶物」或許平平無奇
相比起《媽媽的一碗湯》,熊銘第二本推介的《小青蛙愛尋寶》,就更加適合幼童閱讀。一天,青蛙媽媽帶小青蛙到戶外「尋寶」,媽媽提醒小青蛙,尋寶最重要的工具,是一雙眼睛,要看到別人看不見的寶物。最初,小青蛙覺得四周事物都平平無奇,何來寶物呢?但媽媽告訴他,即使是小石頭,由於沒有兩塊是一樣的,每一塊都是獨一無二,因此,每一塊小石頭都是寶物。當小青蛙重新定義什麼是「寶物」時,他愈拾愈多,最後,更利用這些「寶物」,創作了一幅幅獨一無二的畫作。
「現在的小朋友,對於物質,有愈來愈多的期望與追求,甚至是成年人,亦或許會認為自己並不有錢,房子又不夠大,如何談得上『幸福』呢?但《小青蛙愛尋寶》正正提醒我們,其實圍繞在我們身邊,平平無奇的人與物,以至大自然裏蘊藏的一切,都已經是『寶物』,只要我們有小青蛙一樣的視覺,懂得用心欣賞,幸福就掌握在手裏。」
延°伸°閱°讀°
內容:講述一棵蘋果樹,窮盡自己所有,給她最愛的男孩提供資源,到最後,連僅餘的「樹頭」,都供年老了的男孩坐下來歇息。這本書一方面引導我們反思,有否對大自然過於苛索,是否有心存感恩?而另一方面,也啟發我們思考,蘋果樹又是否象徵不斷無條件替我們付出、為我們創建幸福的家人呢?
內容:壞種子很愛圖書館,有天他發現了一本超棒的圖書,借了回家後,卻一直不肯歸還,很想據為己有。掙扎過後,壞種子最後還是把這本書還給圖書館,當他看到另一粒種子歡天喜地借到此書時,內心亦替這個朋友仔高興。原來能夠讀到好書,是一種幸福,能夠和別人分享好書,更是雙倍的幸福。
幸福藏在生活細微之處
英文繪本,亦有不少是引領我們打開幸福之門的,Ungoogoo故事館創辦人CanCanMa(Candice),一口氣介紹了4本英文繪本。「當我們要跟小孩子分享什麼是幸福感,確實很抽象,所以我選了When spring comes,透過日常生活很細微的事物,感受何謂幸福。」小女孩在明媚的春日陽光下,和小狗開心地在草地上奔跑,又和媽媽一起播種,亦跟爸爸一起做春季大掃除。雖然期間下了一場沒預計的雨,但卻讓一家三口有機會一邊吃茶點,一邊欣賞美麗的彩虹,何其幸福。Candice補充︰「『幸福』對我來說,是一種心靈的滿足,不是要經歷過什麼重大事情,才能感受到的,而是在很細微的事件,都可以領略到。」
一起經歷挑戰 創造回憶
「幸福」,很多時都是個人的體會,但有些時候,幸福是可以由群體一起創造,並帶來很多集體回憶。Candice推介的Our Fort,正是講述3個男孩子,出發往他們位於樹林邊緣的秘密堡壘,但途中卻突然遇上風暴,在毫無裝備下,3人群策群力,找到藏身之處,直到陽光再現,他們最終都完成這趟冒險之旅,平安歸家。Candice表示︰「當生命中遇上挑戰時,或許我們會覺得自己不夠幸福,但其實如果身邊有人與你並肩同行,一起去經歷,哪怕結果未必最圓滿,過程都可以帶來幸福感」。
■延伸閱讀
內容:作者提醒我們,要對身邊的一切,包括一面鏡子、一雙腳,以至大自然的雲與風,統統說聲「多謝」。或許世界的五光十色,會擾亂我們的視線,所以此書只用上橙、藍、灰等基本色調,嘗試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原始世界,帶領我們通往幸福之地。
內容:小男孩有父母在身邊,也擁有過祖父母的愛,縱然如今要經歷與祖母別離,但她留給小男孩的回憶,卻成為他的幸福力量,讓他能繼續走人生的旅程。原來愛的源頭,就是幸福之始。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