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66屆柏林影展前晚舉行閉幕及頒獎禮,今年唯一參與主競賽部門的華語片代表、內地作品《長江圖》,結果由該片著名的台灣攝影師李屏賓捧走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歐洲三大影展中,李屏賓已先後揚威康城及柏林,就餘下威尼斯影展,一步之遙,即完成大滿貫。
李屏賓為內地導演楊超的參賽作品《長江圖》掌鏡,該片講述秦昊的角色在長江駕駛一艘貨船,其間與辛芷蕾飾演的神秘女子藕斷絲連的故事。該片早前首映後,獲不少外國傳媒大讚畫面美,像一幅幅水墨畫。從影逾30年的李屏賓,獲獎無數,卻首次揚威柏林影展。他表示,這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獎項;談到拍攝時的困難,李屏賓說《長江圖》在冷冬開鏡,劇組住在船上逾2個月,船很小,場景又黑,所以每次拍攝都很緊張,並希望能捕捉到長江最美的一面。但並非每次都有重拍機會,所以必須抓緊時機,提升黑暗中的拍攝效果。
曾奪康城技術特別獎
現年61歲的李屏賓是侯孝賢的御用攝影師,去年才憑侯導的《刺殺聶隱娘》奪得金馬獎最佳攝影殊榮;其實除了侯孝賢,李屏賓亦深受兩岸三地的導演歡迎,曾跟許鞍華、姜文、張艾嘉、譚家明等合作,其中為王家衛《花樣年華》掌機,他因此與杜可風及張叔平共享康城影展的技術特別獎。在國際享有盛名,日本導演行定勳及是枝裕和,以及法籍越南裔的陳英雄,亦分別在《春之雪》、《援膠女郎》及《挪威的森林》跟李屏賓合作過。
以金像影后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為首的評審團,把評審團大獎頒給《無人地帶》波斯尼亞導演丹尼斯泰諾維(Danis Tanovic)的新作Death in Sarajevo,該片以一個紀念世界大戰百年的晚宴為背景,講述上層人員焦頭爛額,下層員工醞釀罷工。長達8小時的A Lullaby to the Sorrowful Mystery,講述菲律賓人反抗西班牙統治的經過,摘下象徵實驗精神的艾拔鮑爾獎。Things to Come講述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扮演的高中教師,被迫面對人生突如其來的轉變,本來賽前預測她會封后,結果卻是由Mia Hansen-Love贏得最佳導演殊榮。影后落在The Commune丹麥女星Trine Dyrholm身上,她飾演無法忍受丈夫有外遇而精神頻臨崩潰的新聞主播。突尼西亞演員Majd Mastoura在Hedi中,扮演婚前愛上別人的乖兒子角色,最終捧走最佳男主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