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林嘉欣主演的《美國女孩》在上月舉行的金馬獎獲7項提名,結果捧走最佳新導演、新演員及攝影3獎,並在非正式競賽奪得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可見不論評論和觀眾都喜愛該片;反而在金馬獎奪得最佳電影、女主角、原創劇本等4獎的《瀑布》,同樣觸及母女關係,外加思覺失調等議題,在港的討論度遠遠不及,也許跟後者在港未有發行商及映期有關。
導演親身經歷
《美國女孩》講述2003年,移民美國5年的莉莉(林嘉欣飾)罹患乳癌,抱病帶兩女芳儀(方郁婷飾)和芳安(林品彤飾)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疏離多年的丈夫宗輝(莊凱勛飾)團聚。芳儀由於中文障礙在班上成績嚴重落後,被同學戲稱為「美國女孩」。橫衝直撞的她面對母親生病深感無力,最渴望回到美國。隨時擔心癌症惡化的莉莉不能諒解芳儀的各種叛逆行為,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一觸即發。在文化衝突、經濟、疾病等壓力之下,莉莉與芳儀的衝突節節升高,並在芳安於SARS期間被醫院隔離時達到高峰。
翻查報道,此片是兼任編劇的導演阮鳳儀親身經歷,她初中前跟媽媽和妹妹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回到台灣後面對母親健康出問題,以及文化差異,母女倆經常衝突,大概這留給她極為深刻的印象,才會一而再反映在創作方面。阮鳳儀台大中文系畢業後,到美國電影學院(AFI)進修,取得導演碩士學位,她畢業後編導的短片《姊姊》,正是取材自移民經驗,《美國女孩》大概是更深更廣的延伸。
台灣人美國夢
片中的芳儀正值青春期,面對巨變:媽媽患癌症,以及適應了美國生活又要遷回台灣,是兩種打擊,對於個性較衝動的女孩而言,選擇了逃避;母親莉莉其實一樣,面對芳儀,最後總是劍拔弩張,也是源於恐懼。芳儀害怕失去母親,總嚷着返回美國,不過是藉口,以為回到美國的生活,一切可回復原狀。莉莉化療之後,時刻恐懼癌症復發,甚至隨時喪命,無法再照顧兩名女兒,而且總擔憂沒法給女兒更好的生活,譬如置業,也是引起她跟丈夫經常爭吵的根源。芳儀的同學兼好友思婷曾問她為什麽會痛恨母親,生病也是身不由己,這是局外人的提醒。老師鼓勵芳儀寫演講稿,親口向媽媽說出來,是另一次的提點,讓她好好面對自己的真實情感。
雖然扮演莉莉的林嘉欣跟飾演芳儀的方郁婷一同競逐影后,但片中真正的女主角是後者。除了母女情拍得真摯外,返回台灣需要面對的身分和文化差異,也讓芳儀疑惑。片中她的爸爸提到他們那代人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都有着美國夢,芳儀反問父親怎知道她想成為美國人?
莉莉嚮往當地生活及教育制度,才會獨自帶兩名年幼女兒赴美;有一幕莉莉出席家長會,在座很多媽媽認同老師施以體罰,她不以為然;到思婷母親告訴莉莉,認為女兒被成績差的芳儀帶壞,她更無法忍受,立即站起來反斥若以成績來定論孩子之間的友情,她寧願女兒在班上沒任何朋友。然而返回台灣後,家庭經濟不寬裕,既要治病,連置業也有問題,國際學校不可能是這家人的選項。踏入青春期的芳儀,習慣了美式教育的自由,自然難以適應台灣傳統學校模式,也因此讓她十分鬱悶。莉莉跟好友茶敘時也質疑,當日帶女兒到美國的決定是否錯誤?
芳儀和妹妹芳安聊天時大多說英語,會遭頑童嘲笑為「美國女孩」,不時向父母提出要返回美國的芳儀,倒不喜歡這稱呼,她在台灣出生和長大,再回到這片土地卻感到陌生;《美國女孩》除了闡述母女的複雜關係外,也透過越洋生活過的少女,訴說不一樣的移民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