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浪跡廚神:安東尼波登》 追憶逝者 療癒傷痛

文章日期:2022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名廚出身的旅遊飲食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4年前到法國拍攝有線新聞網絡(CNN)節目《波登闖異地》期間,在酒店房自縊,終年61歲。舊作《我就嚟是歌手》贏過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摩根尼維利(Morgan Neville),2019年宣布開拍有關波登的紀錄片《浪跡廚神:安東尼波登》(Roadrunner: A Film About Anthony Bourdain),去年6月在紐約Tribeca電影節首映,本月9日在串流平台HBO Go上架,香港訂戶可免費欣賞。

不是探討尋短原因

《浪跡廚神:安東尼波登》利用大量舊片段、節目花絮,又訪問了波登的家人、前妻、朋友及同事;片中從波登任職位於紐約的法國餐館Les Halles主廚開始,到撰寫回憶錄《廚房機密檔案》後爆紅,推出另一著作《A Cook's Tour》,成為他闖入電視圈的踏腳石,主持一系列旅遊加飲食節目,帶美國觀眾周遊列國,獵奇或嘗盡珍饈百味。紀錄片中的波登,在黎巴嫩拍攝風土人情,一夜間硝煙四起,跟當地人一起「逃難」,很多人說那次的經歷改變了他。往後的尋幽探秘,還加了人文關懷,到訪貧苦落後、曾受戰火蹂躪的地區,風景和食物之外,還有人情文化,一一呈現鏡頭前。幕前的波登總像很易交朋結友,連跟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可在越南小店喝着地道啤酒侃侃而談。波登也許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的偶像,他無所畏懼,正如紀錄片中所見,劏雞殺豬,手起刀落,展現了廚師的決斷,鏡頭一轉卻是荷李活某衣香鬢影的重要場合,形成強烈對比,或許波登也在兩種人格中拉扯,面對同事、朋友或太太,有時可以很難相處。或許《浪跡廚神》就是要展現旅遊節目中的波登,不是真正的他,或只是其中一面的他。對比波登緣何自盡,導演摩根尼維利更想知道他是怎樣的人。

摩根尼維利透過波登喜歡的電影與音樂,成為紀錄片的佐料,當中又以哥普拉(Francis Coppola)名作《現代啟示錄》篇幅較多;後者講述越戰期間,特種部隊上尉Willard奉命往「制裁」已失控並躲在叢林的上校Kurtz,其間Willard看到美軍各種殘暴行為,並思考所謂文明的意義。此片於波登而言,有深刻意義,他多次到訪越南、黎巴嫩等地方,從不諱言美國的缺失;《浪跡廚神》所呈現的波登,也如《現代啟示錄》裏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飾演的Kurtz,猶抱琵琶半遮面,經過朋友、家人和同事的陳述,真正的波登輪廓才更立體。

受訪者對波登的描述,有幾點很突出的,譬如女歌手Alison Mosshart,「我倆在聊《粉身碎骨》這部電影,他喜歡快車,我也是,後來成了好幾年的筆友,無所不聊。我只知道他整個人格就是個探索者,肯定在尋找些什麼,而這過程對他來說是種痛苦」。Alison對朋友的觀察,偏向冷靜客觀。藝術家David Choe曾收過波登一封電郵,「David,我有個瘋狂的問題,很好奇我現在的人生一團糟,我們彼此都很成功,只是在想,你快樂嗎?」David受訪時說,明白波登要寫這封信一定很難,要向某人求助,說自己過得不好。《浪跡廚神》要探討的,並非波登輕生原因;最後發現他的名廚Eric Ripert可以談兩人相處點滴,卻不願提起當日在法國發生的悲劇。

利用深偽技術惹非議

導演摩根尼維利受訪時說,如果《浪跡廚神》有什麼正面意義,或許就是能給波登身邊親友一個說出來的機會,療癒傷痛;像波登前妻Ottavia說如果當日能多留意他一點……David Choe形容波登是個跑者,跑了很久,卻終究逃不開痛苦。波登畢生與「癮」搏鬥,曾沉淪毒海,卻可脫身,到底是徹底改變,還是把「癮」頭轉移到不同的人和事?譬如由熱愛寫作,到熱愛雲遊四海,到把激情傾注在一個人身上?原片名Roadrunner語帶雙關,既描述他是旅遊節目主持,一年兩百多天在路上,過着沒有根的日子;也側寫波登總在逃避和尋找,轉移焦點。

此片有兩部分為人詬病;利用深偽技術重塑波登聲音的旁白,是其中之一,其實也沒有必要,可以很多方法交代。沒訪問波登最後的女友、《3X反恐暴族》意大利女星阿爾真托(Asia Argento),又是否公平?尤其後者被小報拍到與新歡在街頭態度親暱,一直被指是波登尋短的原因之一。《波登闖異地》監製Helen Cho在片中稱,若自己活不過40歲,一定跟到香港拍攝的一次有關,因為導演臨時病了,波登要求讓阿爾真托執導,Helen當時感覺波登完全改變了,團隊建立多年的成果,他棄如敝屣;合作多年的攝影師與阿爾真托意見不合,最後更被換掉。有受訪朋友亦觀察到波登只是把對很多事務的激情或成「癮」,轉移到阿爾真托身上。若以此角度,有沒有訪問阿爾真托,確實不重要。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