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噬謊者》 橫濱流星主演簡陋版《魷魚遊戲》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29日

【明報專訊】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的真人版電影《噬謊者》,今年2月在當地開畫時,香港正受第5波疫情影響,戲院被迫關門,新片無緣放映,延至本月終於透過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到截稿前為止,仍然穩佔全球非英語電影收視榜十大位置。電影請來《午夜凶鈴》中田秀夫執導,《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橫濱流星、《漂着者》白石麻衣和《TOKYO MER~流動急症室~》佐野勇鬥合演,如此陣容明顯為吸引年輕觀眾入場,結果票房不足3億日圓(約1500萬港元),反映什麼現象?

死亡遊戲欠缺新意

日本漫畫改編拍成電影一向有捧場客,由《死亡筆記》、《銀魂》到《浪客劍心》系列都有不俗票房和口碑,《噬謊者》卻是例外。故事講述外號「噬謊者」的天才賭徒斑目貘(橫濱流星飾),跟地下賭場首領切間創一對賭後落敗,為了東山再起,於是跟無力償還賭債的「廢青」梶隆臣(佐野勇鬥飾)合作,加上黑社會鞍馬組的女組長鞍馬蘭子(白石麻衣飾)協助,展開復仇大冒險。

《噬謊者》戲中出現多個「死亡遊戲」,賭局輸錢事小,賠掉生命事大,例如科學家佐田國壓軸跟斑目貘對贈,前者出千失敗,最後命喪當場,類似劇情在《魷魚遊戲》或《今際之國的有栖》等韓日劇集早已見慣,結果珠玉在前,《噬謊者》顯得毫無新意,加上製作費所限,賭局簡陋又兒戲,令人看得很尷尬。

電影內容大幅刪改

《魷魚遊戲》大受歡迎,在於導演把韓國傳統兒童玩意推陳出新,配合大型道具和佈景設計,大大提升官能刺激;反觀《噬謊者》所謂賭局,在完全沒有改良的情况下,正邪雙方煞有介事地玩「潛烏龜」、「丟手巾」決勝負,然後以開放式結局收場,就算日後開拍續集,還有觀眾再受騙嗎?

由於《噬謊者》屬於長篇漫畫,單行本多達49冊,電影卻不足兩小時,內容無可避免作出大幅改動,包括兩男主角的相處互動、配角「馬高」的出身背景,甚至賭局的設計等,對於漫畫迷來說,肯定不是味兒,例如馬高原被稱為「廢棄大廈的惡魔」,電影變成被困森林的傻子,輕易被斑目貘擊敗然後招降,過程毫不緊張亦不感人。

由於劇本所限,橫濱流星飾演斑目貘淪為「有美貌無智慧」的街頭賭徒,跟漫畫設定相差甚遠,難以引起觀眾共鳴;佐野勇鬥由始至終都是橫濱流星的跟班,戲分已經不多,遑論任何表現;白石麻衣扮演黑道大家姐,更是霸氣欠奉,只懂大呼小叫,莫非導演只需要一個露長腿的「女神」而已?

漫畫作者早已看淡

為了彌補電影劇情的空白,《噬謊者》在日本開畫的同時,影視串流平台dTV推出劇集《噬謊者~鞍馬蘭子篇/梶隆臣篇》,全季只有4集,交代二人背景、成為職業賭徒的經歷等,觀眾可以欣賞到佐野勇鬥和白石麻衣參與賭局及連場動作戲,至少比電影的「花瓶」角色可觀得多。遺憾的是Netflix未有一併購入播放,港迷只有羨慕的份。

還記得今年1月,當《噬謊者》首條預告片推出時,漫畫原作者迫稔雄透過社交媒體留言:「看這種東西真是痛苦,簡直浪費金錢!」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從他上載一幅《噬謊者》漫畫的舉動估計,不難令人聯想到同名電影。如今看來迫稔雄真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