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催命護士》 丹麥「死亡天使」 醫護習氣病人受害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06日

【明報專訊】金像影帝艾迪烈梅尼(Eddie Redmayne)及《神聖電視台》影后謝茜嘉翠絲頓(Jessica Chastain)合演電影《死亡天使》(The Good Nurse),去年在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叫好叫座;今年4月底在Netflix上架的丹麥迷你劇《催命護士》(The Nurse),講述護士連環殺害病人事件,跟《死》片故事相同,其實《催》劇內容改編自丹麥真人真事,巧合的是《死》片也從美國反社會人格的連環殺人犯Charles Cullen取材,加上《死》片導演圖比斯林漢姆(Tobias Lindholm)來自丹麥,撰寫過《誣網》等劇本,風格冷峻,難怪令人誤會兩者「同門」。

同事選擇視而不見

《催命護士》講述單親媽媽Pernille剛從護理學校畢業,到地區醫院上班;同事Christina受人尊敬,又態度親切,Pernille很快與她混熟。當夜班期間病人有突發狀况,Christina不時會在醫生到來之前便拯救病患,但慢慢Pernille發現,每次跟Christina拍檔輪更,都會有很多病人出事,甚至死亡;仍是新人的Pernille不希望再見無辜病人受害,卻不知應該如何處理。

《催命護士》只有4集,以長度計算比片長兩小時的《死亡天使》多出60分鐘,內容有相近之處,譬如同樣由護士揭發同事向病人下毒手,同樣蒐證困難。《死》片中的Charles是連環兇手,而且不止在一間醫院任職,為何可以逍遙法外?正因為每次醫院管理層發現有問題,都會解僱了事,避開法律責任。電影尾聲提及雖然Charles最後認罪入獄,涉事醫院卻不曾被起訴。

《催命護士》則把焦點移向醫生護士習氣,是讓兇手有機可乘或遲遲未報案的原因之一。當Pernille意識到Christina操守有問題,譬如整個人騎在病人身上大力做心外壓,幾乎讓對方骨頭斷裂,就讓Pernille非常不安。然而大部分同事說Christina只是表達得比較誇張而已,當中僅Katja的觀感與她相同,Katja卻通常保持緘默,並提醒Pernille,Christina備受醫院上下愛戴。Pernille跟上司表明不安原因,以及不想與Christina一起當夜更,反被斥責造謠,又警告她不要再如此,還稱Christina將會升職。

兇手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

Pernille與醫生Niels秘密拍拖,當前者發現一名老病人只是小毛病入院,到深夜忽然因心臟病逝世,對Christina更加深了懷疑,並向Niels說出來,怎料他反應極大,認為Pernille指控嚴重也無理。直到冷靜下來翻查死者病歷,Niels才相信女友所言,也開始懷疑Christina起來。劇集高潮戲正是Pernille蒐證過程,如何邊值班邊監視Christina,並從鬼門關拯救了一名病人。

《催命護士》由卡斯柏巴福(Kasper Barfoed)創作及編劇,其前作《栗子人殺手》亦在Netflix上架,頗受歡迎。《催》劇以丹麥記者Kristian Corfixen著作《The Nurse: The True Story Behind One of Scandinavia's Most Notorious Criminal Trials》為藍本,講述女護士Christina Aistrup Hansen被控意圖謀殺4名病人,被判入獄12年。她專向虛弱的病患下手,為他們注射致命劑量的地西泮及嗎啡,亦曾給7歲女兒服用重劑量安眠藥。據悉審訊期約1個月,涉及70名證人;庭上指出經過心理評估,Christina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特點是過分引人注意。卡斯柏受訪時表示,此劇不止有關一個瘋狂殺手,還應嘗試了解兇手犯案很長時間,真的沒有人知道或懷疑過,又是什麽阻礙大家看到不平事選擇沉默?他指Pernille當吹哨人,不是隨便撥通電話便可把疑犯繩之於法那麽簡單。Christina跟其他同事建立了緊密關係,互相信任,也相信醫院制度想他們表現最好一面,所以即使發現同事有不妥,也不會想破壞這種和諧氣氛。劇中也告訴觀衆,除了Pernille與Katja,已調職到其他地方的護士也曾懷疑Christina,但她選擇離開,而不是蒐證再告發對方。劇終Christina落網後,Pernille懷孕並繼續工作,但醫院同事給她冷眼,認為這個吹哨人似乎比兇手更不義,這不是制度與風氣的問題嗎?不過編劇同時安排一直不放棄追查胞弟在醫院枉死原因的老伯,跟Pernille相遇,並向她道謝,算是還了主角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