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換命天堂》 窮人「賣命」誰得永生?

文章日期:2023年08月12日

【明報專訊】德國科幻驚慄片《換命天堂》(Paradise)7月27日在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連續兩周成為非英語電影收視冠軍,雖然叫座卻不叫好,在「爛番茄」影評網站專業評分和觀眾好感度都只有50%左右,證明概念有趣、畫面可觀、演員表現尚佳,仍無法彌補劇情空洞、故事虎頭蛇尾的缺陷。

主角埋決裂伏線 悲劇收場

反烏托邦電影如《22世紀殺人網絡》及《飢餓遊戲》等系列,多以虛構或架空時代背景,實行借未來諷今,《換命天堂》亦不例外,故事以不久將來出現「以壽命換取金錢」的無良企業為背景,窮人或難民只能透過「賣命」改善生活質素,上流社會或精英分子則借此機會延續青春,達至長生不老。

俗語所謂「殺人填命,欠債還錢」,在《換命天堂》的世界觀裏,欠債不用還錢,因為填命更有意義。電影由柏林生命科技企業「永望」播放宣傳短片揭開序幕,透過行銷畫面,直搗故事核心,該公司以「捐贈」時間為名,販賣「壽命」為實,《頭號公敵》男星Kostja Ullmann飾演永望的「捐贈業務員」麥斯,憑藉出色口才加上利誘,令難民營少年捐出15年壽命,換取70萬歐元報酬,麥斯從中賺得豐厚佣金。

《無主之作》女星Marlene Tanczik扮演麥斯妻子愛蓮娜,為向銀行借錢買樓,於是隱瞞麥斯,以壽命作抵押品,其後寓所失火,保險公司拒賠,銀行要求他倆立即還清巨額貸款,她因無力償還,被迫交出38年壽命抵償。另一方面,反對販賣壽命的激進組織「阿當集團」派遣臥底潛入永望大樓,槍殺十多名客戶,此事令公司CEO泰森勃然大怒,同時亦動搖了她在永望的地位和聲譽。

麥斯眼見愛妻一夜白頭,更因此而流產,二人傷心欲絕,為了重獲青春,加上他曾哀求泰森幫忙而不得要領,一怒之下決定展開復仇行動,先聯絡黑市醫生,準備換命手術,再綁架泰森,誓要從她身上取回38年壽命,豈料陰差陽錯,人質變成泰森女兒,到底應該錯有錯着,繼續行動?抑或趁機收手,回頭是岸?夫妻未能取得共識之餘,更埋下決裂伏線,最終悲劇收場。

製作水準媲美荷李活大片

《換命天堂》把老生常談的「時間就是金錢」,變成一篇黑色成人寓言,故事概念有趣,電影的前半部分亦拍得流暢,無論是麥斯、泰森、愛蓮娜及其父母等人的立場明確清晰;直至愛蓮娜變老,麥斯憤而報復,劇情逐漸失控,更偏離批判原意,最終淪為虎頭蛇尾,不是不可惜的。

翻查多個電影網站,均未見透露《換命天堂》製作費數字,估計並非億萬巨製,然而幕後投放在美術設計和電腦特技的資源應該不少,近未來世界的周邊環境相當逼真,永望大樓的裝修、麥斯夫婦的寓所,甚至他們使用的手機等道具,都跟荷李活大片水準相若,有助觀眾投入劇情。

男主角Kostja Ullmann扮演麥斯戲分最重,角色描寫亦最立體,他由唯利是圖而埋沒良心的捐贈業務員,到目睹妻子失去嬰孩及數十年青春的錐心之痛,切身感受到「他朝君體也相同」的報應,然後為報仇而失去理智,最終變成一無所有,甚至加入激進組織,決定為民請命,Ullmann演出具層次,為電影掙回不少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