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4拍4家族》 夾band先夾人 毋忘落上落落上上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30日

【明報專訊】舞台劇《女兒紅》賴恩慈執導電影《4拍4家族》,找來泰迪羅賓和謝安琪扮演父女,有關音樂的故事,票房不似預期,第二周被削減場次;其實此片意念不錯,音樂療癒人心的題材可以很好發揮;即使劇本沙石不少,對上一部劇情長片已是9年前《N+N》的賴恩慈,成績算不錯,不值得匆匆落畫的下場。

一家四口同一屋簷 各有秘密恐懼

《4拍4家族》講述決心踏上國際舞台的Band Four主音Cat (謝安琪飾),自小崇拜結他手父親King(泰迪羅賓飾),後者卻在她10歲時離家出走。20多年後,Cat媽病逝,父女在火葬場重逢,Cat已有9歲兒子Riley(陳諾霆飾),King則帶來仍念中學的女兒樂弦(Anna hisbbuR飾)。四人忽然同一屋簷下,一家四種聲音,各有掙扎、秘密與恐懼,難以溝通。音樂是他們唯一的共通點,當開始互相了解互相聆聽,Band Four面臨更大難關。

此片主題包含家庭、音樂與遺忘,三者又互為牽引,當然實行得理想與否是另一回事,但有此構思,誠意可嘉,尤其謝安琪、泰迪羅賓、Anna hisbbuR與陳諾霆均懂得音樂,是不可多得的組合。片中有一句對白,「夾band先夾人」,意謂即使有曠世音樂才華,成員之間不咬弦,相處下去也難以和諧,又怎會有好的創作與演出?片中開始時Cat雖有夾band,隊友人各有志,跟她元祖Band Four隊友的深厚感情,不能同日而語,最後各散東西,也是人之常情。

《4拍4家族》以夾band引伸到家庭的意義;King與Cat父女不和,源於前者不告而別,丟下Cat母女不顧,造成怨恨。King多年後帶么女樂弦回來,對Cat而言,同一屋簷下卻好比陌生人。有一幕道明家與血緣對主角的重要;Riley一直喚King「阿伯」,King卻希望他叫一聲「阿公」,Riley不明所以,King解釋「阿伯」稱謂不及「阿公」親切,其實就是親生孫兒與外人之別。King後來發現Riley並非Cat所出,原是Band Four兩名隊友的兒子,兩人因車禍臨終託孤。遭父遺棄的Cat,一直視Riley如己出,盡力管教。只是Riley跟生父一樣熱愛打鼓,荒廢學業,令她頭痛不已。這一安排也說明所謂家人,不一定關乎血緣。

編劇及導演又安排早發性腦退化這不治之症降臨Cat母女身上,帶出遺忘這另一題旨,也合理化King不知情遂不顧妻女出走;但當Cat生病,又忽然回家,是否太過容易?片中強調音樂的力量,透過朱栢謙飾演的治療師表達這一點,Cat媽臨終,依然播放她最喜愛的歌曲,很多事情會被遺忘,但音樂長存,足可喚回記憶。Cat和樂弦姊妹也是由結他撥弦打開話題,Cat笑言King教的「落上落落上上」是家傳之寶,一家人團結的核心不正是「齊上齊落」?另一方面,Cat心願是Band Four能踏上國際舞台,當獲得國際音樂節的演出名額,為何最終放棄,改為巡迴香港景點演出,導演的用意明顯,但不在角色合情理的範圍之內,就像為什麼King放棄結他「淪為」廚師?類似的「輕輕帶過」,片中俯拾皆是,有點可惜。

Rondi爺爺與泰迪羅賓相識半世紀

此片音樂質素不差,泰迪羅賓拿起結他自彈自唱,寶刀未老,邁向八旬聲線依然響亮,比起同代的許冠傑,有過之無不及。外貌氣質有點像蔡思韵的Anna hisbbuR,無論唱歌或演出均有驚艷感覺,跟扮演Riley的陳諾霆(Rondi),選角準繩應記一功,兩人表現亦清新亮眼,遮蓋了很多瑕疵與劇本不足。其實Rondi與泰迪羅賓片中的默契並非偶然;Rondi演出毫不怯場,因小小年紀已登上古巨基演唱會打鼓助興,又參加過ViuTV的《擊戰》,難得的是不覺他在「演」。Rondi來自音樂世家,父親Tommy(陳嘉健)是著名結他手,為不少天王天后伴奏,看其社交平台,有Rondi與劉德華、容祖兒、謝霆鋒等歌手合照。Rondi有打鼓天分,也源於Tommy父親Frederick(陳國明)正是泰迪羅賓1960年代紅極一時樂隊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的鼓手。翻看YouTube,不乏他們祖孫三人的訪問;Tommy指Rondi小時候,父親Frederick到家中探望,發現Rondi愛東敲西打,遂由簡單的打鼓節奏教起。至於Anna hisbbuR則是獨立歌手,在浸大修讀電影配樂,都是有自己想法與創作的音樂人,而非硬捧出來總演繹別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