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影《石門》在第60屆金馬獎獲「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剪輯」,由夫妻檔導演大塚龍治與黃驥監製、編劇並執導,也是黃驥「女性三部曲」的終章,前兩部分別為《雞蛋和石頭》與《笨鳥》,三部曲系列探討在湖南鄉鎮長大的女孩從14歲、16歲到20歲所發生的事情。
女主角代母送子補償
《石門》現正在港上映,故事講述20歲大學生林森(姚紅貴飾)修讀空姐課程,父母經營診所,母親因牽涉醫療事故令病人流產,須賠償重金。林森為幫母親籌錢賠償,瞞着家人兼職掙錢,其後林森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但男友無意負責,她決定化名將孩子生下來,送給流產病人作補償。正值新冠疫情爆發,林森臨盆在即,被男友發現沒打掉胎兒,債主又打算延遲接收嬰孩,林森對生活以至新生命感到麻木。
導演黃驥說:「我女兒5歲時,常問『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生我?』我想起自己的童年,現實中當婦科醫生的媽媽常帶我進手術室,看她接生或做人工流產。就在我女兒好奇提問的那一年,政府開放二胎政策,允許女人多生一個孩子,我卻發現墮胎數字並沒減少,為什麼這些女人不將孩子生下來?是因為她們對懷孕比以前麻木嗎?這引起我們的好奇,我們寫了一個年輕女子懷孕的故事,花了10個月時間拍攝,邊拍邊尋找這分麻木。」
懷胎10月真實感受
《石門》描繪女性獨有的身體經驗,如墮胎疼痛、初次性經驗的痛、乳房痛及產子痛,導演黃驥以電影的形式整理和再現,探索身體對心理的影響。電影中林森乳房痛,是根據黃驥生孩子後的真實感受呈現。
《石門》為真實展現主角在懷胎10個月期間的身心感受變化,也拍了10個月,雖然女主角姚紅貴並非真正懷孕,但黃驥跟她分享經驗,特別是麻木疲憊的感覺,希望從這角度真實呈現女性和生育之間的關係。
黃驥跟姚紅貴第三次合作,「女性三部曲」完整記錄姚紅貴由14歲少女成長至20歲的過程。
姚紅貴改變人生
姚紅貴演出這系列電影亦改變了人生計劃,原本高中畢業後讀護理學校,最後選擇上大學學習影視表演。拍攝《笨鳥》時,她還是高中生,正面臨畢業後的選擇;到拍攝《石門》已大學畢業,在尋找未來路向時再獲邀演出。黃驥與大塚龍治認為,如將《石門》換了其他女生演出,整部電影的節奏將會完全不同,因他們並不喜歡將演員當作工具,反而是根據演員的狀態調整角色。電影拍攝不僅影響了姚紅貴的人生選擇,也改變了黃驥和大塚龍治的創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