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承大丈夫》導演阿歷山大比恩(Alexander Payne)繼20年前《酒佬日記》後,在新片《滯留生》(The Holdovers)再次與保羅基亞馬堤(Paul Giamatti)合作,後者憑脾氣暴躁老師一角,先後贏得金球獎及影評人選擇大獎最佳男主角,並入圍奧斯卡角逐同一獎項;不過要封帝,似乎難過《奧本海默》施利安梅菲(Cillian Murphy)氣勢如虹的一關,反而達芬采蘭杜夫(Da'Vine Joy Randolph)片中扮演因越戰痛失兒子的飯堂主管,幾乎橫掃今年英美所有最佳女配角殊榮,小金人篤定成為囊中物。
《滯留生》不及《奧本海默》大陣仗,沒有《Barbie芭比》或《可憐的東西》的噱頭,但編導演功夫紮實,小品格局,人情通達熟練世情,恆久不變的戲劇定律,此片有多沒少;電影結束在1971年1月,有評論指此片無視當年社會氣氛,真的如此嗎?
3幕戲簡潔描寫主要人物
《滯留生》開首幾分鐘已精煉地介紹時間背景及幾名主角,包括寄宿學校Barton鋪滿白雪代表隆冬,學生練習聖詩和旁邊的聖誕樹,用畫面告訴觀眾節日臨近。
第一個特寫在剷雪的校工Danny身上,但迅速已移動鏡頭到亮起燈光的窗戶,接着是窗邊的《Life》雜誌和大疊書,還有煙斗,再來近鏡洗手間裏的痔瘡膏、爽足粉,然後才見保羅基亞馬堤飾演的Paul,喃喃自語伏案改卷,聽到敲門聲很不耐煩的站起來應門,原來同事Lydia告知校長召見他,並送上自製餅乾,Paul接過了沒道謝便關上門。之後輪到多明尼薩沙(Dominic Sessa)飾演的Angus出場,正在收拾行李,把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放好,然後鄰房同學嘲笑其泳褲,又有人問他是否偷了其香煙,Angus都一一語帶嘲諷的把他們打發掉。下一幕是學校廚房,達芬采蘭杜夫扮演的飯堂主管Mary指導同事工作,再望向窗外皚皚白雪,剛才指揮若定的她,臉掛下來,閃過哀愁。3場戲加上開場時圍繞校園內外的鏡頭,不過六七分鐘,已勾勒出此片3個主要人物的個性輪廓:Paul脾氣急躁古怪又很「宅」,同時博覽群書;Angus聰明敏銳,珍視家人,連放聖誕假也把全家福帶在身邊;Mary則在強壯外表下隱含哀傷。
編導很快便讓觀眾看到三人如何連繫起來;Paul無家室,同事隨便撒個謊,他便成為聖誕留校看守幾名無處可去學生的不二之選;Paul不但在同事間不受歡迎,評分嚴謹也惹來學生不滿,加上不能跟家人度佳節的學生,要呆在學校已經夠可憐,但Paul不識趣的要求他們每天溫習讀書。平安夜前其中一名學生的富裕爸爸,駕駛直升機來接走這些滯留生往滑雪,但必須獲得家長同意,Angus卻怎也聯絡不上正在度蜜月的新婚母親。結果只能孤獨留校,被迫與Paul及Mary相處。
參考法國片《 Merlusse》
Mary的哀傷來自年輕守寡,兒子Curtis很優秀,也在Barton畢業,但為了大學學費,於是參軍到了越南,不幸命喪他鄉。Paul十分同情她,除了Curtis是其學生外,他永遠選擇站在弱勢的一方。理應跟至親共度的佳節,三人成為臨時家人,Mary失去兒子,Paul沒有家室,Angus則遭母親「遺棄」,互相填補彼此缺失的位置。然而家人不是此片題旨,拍過《百萬獎金夢》的阿歷山大比恩,據悉受1935年法國電影《 Merlusse》啓發,該片講述名叫Merlusse的寄宿學校老師非常嚴格,裝了義眼及身有異味,不受學生歡迎,但在聖誕假期要照顧留校生,帶來互相了解的機會。《滯留生》編劇大衛韓明遜(David Hemingson)從未寫過電影劇本,但他曾把過去在新英格蘭上中學的經歷寫成劇集,受到比恩注意,邀請他為《滯》片編劇。
《暴雨驕陽》同一背景
新英格蘭指美國東北部麻省、康湼狄格、紐約州、新澤西、緬因、佛蒙特、新罕布什爾等州份,長春藤名校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大部分坐落於此,也代表了良好學術聲望、嚴格入學標準及社會精英主義。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主演的名作《暴雨驕陽》(Dead Poet Society),便是以1950年代末一所寄宿男校為故事舞台,學生和老師背景也與《滯留生》相似,不過兩片的主題截然不同。(明日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