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深 日日都是父親節 鄭俊弘讚病兒「落入凡間的天使」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16日

【明報專訊】今日是父親節,在許多老竇心中,子女一個笑容、一個擁抱,甚至說一聲「爸爸」,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不過對鄭俊弘和何雁詩的兩歲兒子鄭讚廷(Asher)來說,一點都不易。去年12月Asher確診患罕見遺傳病天使綜合症,身為父親的鄭俊弘最初心痛難以接受,經過調整心態,相信兒子是「落入凡間的天使」。鄭俊弘偕太太何雁詩接受《明報》專訪,道出殘疾兒童父母的感受,他強調父子關係永遠不變,「無論Asher有沒有病,我仍然愛他,他也愛我,一樣咁開心,只要有他,我覺得日日都是父親節」。

記者:林蘊兒

攝影:劉永銳

鄭俊弘不覺得今年的父親節與以往有何不同,照樣與家人三代同堂樂敘天倫,「Asher是2022年6月1日出世,出生不久陪我過第一次父親節,今年剛好慶祝第三次。兒子每日會攬着我,用自己方式表達愛意,用他的頭仔挨近我的頭。我知他用這方式講『I love you』,即使小小舉動已夠開心。至於何時識講『爸爸』,我好有信心他會講到這兩個字,其他不需要太多」。

小朋友鬧情緒 需耐心處理

鄭俊弘正忙於拍兩新劇,每日仍抽時間跟囝囝傾偈,或一齊看窗外風景、彈琴和聽音樂,認為小朋友不開心鬧情緒時,大人必須盡量耐心處理,「我會跟兒子說『知道你想彈琴,但你要冷靜先』,可能他不明白,仍跟他講道理,等他冷靜後,才給他想要的東西」。他慶幸兒子不會依賴父母任何一方,好容易跟別人相處,肯跟每個人玩,見到Asher如天使般的笑臉,足以融化他的心,即使要應付再多的壓力與困難,仍與家人勇於面對。

天使綜合症是罕見神經遺傳疾病,患者一般出現發育及智力遲緩現象,嚴重影響學習、語言和自主活動能力。鄭俊弘與太太何雁詩最初發覺Asher與同齡小朋友最大分別是發展遲緩,間中出現輕微腦痙攣情况,「最初以為囝囝因眼瞓站不穩,又或者望着牆發呆,其實都是先兆,身邊要有人多留意他。如果有家長的子女有類似情形,建議最好找醫生診斷」。

不排除將來帶子到外地就醫

鄭俊弘和何雁詩認為照顧Asher是一場長久戰,現階段未致於要24小時全天候貼身照顧,可透過鏡頭監察兒子睡眠情况,加上每隔幾個月帶囝囝接受腦掃描檢查,若情况差才考慮是否需要服用防腦痙攣藥物。

一般患者睡眠質素不太好,Asher卻例外,即使半夜睡醒,只會自己玩而不會喊,精神狀態不錯。夫妻為照顧兒子更積極工作,深知問題不是幾年間可解決,是畢生責任,鄭俊弘和何雁詩感恩獲家人全力支持,又請到好細心的家傭姐姐幫手,令二人安心工作。如果將來外地有先進科研能醫治此症,不排除放下工作帶Asher到外地就醫。

夫妻做好心理準備 預收惡毒留言

何雁詩承認經濟壓力比一般家庭較小,但照顧兒子日常開支、特殊學費和醫療費用負擔不輕,每月最少花5位數字,暫未考慮為Asher成立私人基金,「之前未知他有病時,阿仔上學前班學費都很貴,現在接受一對一私家治療,學費一堂要1500至2000元。我們衡量過,不能每次都私家,部分要去政府上堂,盡可能在應付到的範圍之內」。

鄭俊弘與何雁詩回想最困難時,是得知可能要照顧有機會殘疾的小朋友,現在不再覺得好慘,生活如常地過,抱積極、正面、樂觀心態面對。夫妻早有心理準備,預料外間會對他們有批評甚至惡毒留言,沒為此不開心,因為如果連少少負評也承受不了,以後不能為兒子爭取更多,做好本分就夠。

偕Asher外出探索 懶理途人目光

何雁詩最憂慮雙親為擔心孫兒不開心,「我爸爸媽媽好惜個孫,知他們為Asher很傷心,好感恩父母比我想像中更堅強,他們沒想過隱瞞,反而盡力找方法幫個孫」。身為父母希望小朋友正常健康成長,鄭俊弘與何雁詩從不刻意收埋兒子,照帶他去主題樂園玩和出街探索事物。

可能受父母的音樂細胞遺傳,Asher特別喜歡彈琴,可以獨自彈琴一小時,最搞笑是他喜歡聽Rock and Roll,邊聽邊跟着叫表現興奮,鄭俊弘經常為兒子彈結他,Asher會跟住哼音,笑言有機會父子共同創作歌曲。

夫妻身體力行 引公眾關注特殊家庭

為得到公眾關注天使綜合症和為一班同路人的「天使」家庭籌款,鄭俊弘與何雁詩擔任發起人,7月7日假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一場慈善演唱會。夫妻身體力行親自演出外,還邀得方力申、蘇永康、王灝兒、小肥和張惠雅等獻聲,「希望透過活動,引起更多關注和理解,盼政府能對殘疾人士提供更多資源,幫助我們有特殊需要的家庭」。

場地提供:House 1881

服裝:suncoohk

■更多娛樂猛料 ﹕ol.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