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巴黎深淵》塞納河現鯊蹤 影射奧運抨擊政客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0日

【明報專訊】法國災難片《巴黎深淵》(Under Paris)本月5日在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以5天時間累計4090萬觀看次數,不但在非英語電影榜登頂,並且是6月3至6月9日的一周總冠軍,播出未夠兩星期已攀升至Netflix非英語電影史上最高收視第5位,僅次於挪威片《山怪巨魔》,以及3部西班牙電影:《絕地盟約》《無處逢生》和《絕命大平台》,《巴》片大有機會讓法國吐氣揚眉爭取更高位置。此片講述巴黎舉行三項鐵人國際賽,市長不理勸告,即使塞納河滿布鯊蹤,依然堅持如期舉行。既觸及保育議題,同時影射下月奧運,亦抨擊法國政客;連著名小說作家史提芬京(Stephen King)也在社交平台表示,原以為此片會像《龍捲鯊》(Sharknado)般滑稽搞笑,怎料喜出望外,稱最後25分鐘尤其精彩。

受《千萬別抬頭》啓發

《巴黎深淵》講述花都首次舉辦三項鐵人國際賽期間,年輕環保分子米卡發現巨鯊在塞納河深處游動,急忙告知專研鯊魚的科學家索菲亞。索菲亞與指揮官阿迪爾及後者的上司警告巴黎市長,鯊魚會對參賽者構成危險,要求延期,但被拒絕,最終引發不可收拾的災難。

此片導演薩維耶尚(Xavier Gen)拍過Netflix電影《單身派對搞大佢》及劇集《怪盜羅蘋》,曾經憑《星光夢裏人》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貝妮絲碧祖(Berenice Bejo)扮演主角索菲亞。身兼編導兩職的薩維耶尚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拍鯊魚題材,最初找資金到處碰壁,「傳統法國電影人認為大白鯊題材只會由美國和韓國人來拍」。薩維耶稱最終找到Netflix願意出資,成本約1500萬至2000萬歐元(約1.26億至1.68億港元),以法國標準而言算貴,但後期製作在當地完成,得到稅務優惠;電影則在比利時及西班牙取景,尤其多場水底戲及三項鐵人賽的戲分,全都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拍過《海嘯奇蹟》的戶外大型水缸完成。

《巴黎深淵》有關鯊魚災難、環保及虛偽政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另一Netflix大熱作《千萬別抬頭》,所不同也許是後者態度更嬉笑怒駡。薩維耶尚不諱言受《千》片影響,譬如塞納河向來受污染不宜游泳,巴黎女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倡議清潔,並動用15億歐元淨化水質,好讓下月奧運舉行期間,運動員和遊客都可落水;片中三項鐵人國際賽在塞納河舉行,不就是一種影射嗎?薩維耶稱戲中政客的一些對白更取材自現實,伊達爾戈或法蘭西島大區議會主席佩克雷斯(Valerie Pecresse)均說過,只是語境不一樣。薩維耶稱只想強調人的愚昧及錯誤決定,片中的環保分子,也做出錯誤決定,例如米卡的慘死,便由此造成。薩維耶自言貝妮絲碧祖扮演的索菲亞,靈感來自他很支持的NGO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稱此片也不是要針對奧運,認為把全世界的人連結一起是好事,但當中政客的虛偽及商業操作,他不敢苟同。

開拍續集可期

確實片中巴黎市長的造型跟佩克雷斯十分相似,而且有點臉譜化;當索菲亞與阿迪爾講述塞納河現鯊蹤,她不但態度上已滿是不相信及輕視,更因投資巨大,斷言拒絕延期或其他可能。到軍隊開槍射殺群鯊,引爆水底炸彈,導致河水氾濫,巴黎成為澤國,她只呆若木雞,還被捲進水裏,亦是陳套安排。爛番茄網站對此片的觀衆好感度只有33%,看來收視雖佳,但觀衆預期此片會像《極悍巨鯊》一類的災難片,從第一場短鰭鯊莉莉絲攻擊潛水團隊,到索菲亞被急速拖往海底死裏逃生,到米卡利用聲納引莉莉絲出來,鯊魚動態均不算逼真,這也許是導演的刻意安排,但以特技效果而言,與觀衆的期望有落差。

《巴黎深淵》較可取是沒把鯊魚妖魔化,即使適應了淡水生活,變異後能孤雌生殖,並迅速繁殖,也只是歸咎人類不愛惜海洋所造成的破壞。片末爆炸發生後,被河水包圍的屋頂上,阿迪爾問索菲亞「完了嗎?」拉闊鏡頭卻見鯊鰭處處,此時透過電腦屏幕更暗示莉莉絲及其後代已在世界各地繁衍,相信不久後此片將會宣布開拍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