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由居港外籍導演Robin Lee執導,記錄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香港四徑超級挑戰」(HK4TUC,簡稱「四徑」)點滴,追蹤拍攝不同國籍跑手以強大毅力完成這個不可能任務,讓觀眾體會跑手在過程中的辛酸與淚水。電影獲第20屆香港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電影。
「四徑」由居港德國人Andre Blumberg於2012年首辦,堪稱香港山界的神級賽事,經過幾番規則改革,現時是為期3天的超級馬拉松挑戰。參加者需於72小時內跨越香港四大遠足徑: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及鳳凰徑,總長約298公里,攀升約1.45萬米。其間跑手必須遵守多項嚴格規則,包括不得攜帶音樂設備、不得使用登山杖,以及不得有人陪跑等,若參加者在60小時內完成賽事,會獲得「完成者」稱號;72小時內完賽稱為「生還者」。「四徑」不設獎牌亦不排名次,每名參加者需獲大會取錄才有資格取得入場券,被許多跑手形容為世上最艱辛的超級馬拉松之一。
攀山越嶺 耗時3年攝製
為說出最精彩的「四徑」故事,製作團隊花了長達3年時間,由第一次賽前預拍開始,攝製隊用了約6個月完成整個拍攝;後期製作更花了兩年時間。要在同一個挑戰中捕捉這麼多名跑手,每一名都以不同速度和步伐跨越298公里,對攝製團隊來說是一項艱辛又沉重的挑戰。導演Robin Lee需規劃好一共15人攝製團隊所需要的拍攝路徑,把每名攝影師安排在不同地點捕捉途經的跑手。攝影師每次都要背上沉重的攝影器材,徒步走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最佳山嶺位置拍攝,每一幕都是團隊耗盡心機的成果。
《香港四徑大步走》集結各界別跑手故事,除有香港著名跑手曾小強、羅楚健、廖科樂及黃浩聰等冠軍級越野跑界強人參加外,亦有來自不同國籍與背景的參加者,包括工程學專家、大學教授。他們參加原因各有不同,每人追求的目標令他們面對挑戰時有着不同的應對方法。雖說嚴謹挑選的參加者都是「神級」跑手,但直至2021年拍攝開始前,賽事的總完成率只有6%,甚少跑手能真正完成挑戰。每名跑手要克服疲倦帶來的幻覺,以及種種傷患和痛楚,困難重重。
呈現香港繁華以外的一面
製作團隊經常強調這部紀錄片目標受眾不單止是熱愛跑步的社群,而是推薦曾在生活中掙扎過的人入場觀看,雖然並非人人都需要像跑手般挑戰極限,但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嚴峻山嶺需要跨過,製作團隊希望把跑手的故事記錄下來,以他們的毅力與堅持啟發入場觀眾,反省生活意義的同時,鼓勵觀眾以無畏的精神面對逆境,克服內心的恐懼,這正是團隊拍攝《香港四徑大步走》的初心。
製作團隊除想講述一班跑手的故事,也花盡心思嘗試以鏡頭呈現香港繁華城市以外的另一面貌。導演Robin Lee在極限運動行業工作逾10年,很想趁着製作第一部長篇紀錄片同時,能把自己多年製作短片的經驗放進《香港四徑大步走》,希望觀眾能花更多時間留意香港獨有的山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