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開箱】《狂母夜》荷李活黑色喜劇版《虎毒不》

文章日期:2025年04月25日

【明報專訊】談善言憑《虎毒不》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封后,周日舉行的金像獎能否再下一城較難預料,畢竟對手包括《破地獄》衛詩雅及《看我今天怎麽說》鍾雪瑩等勁敵;《虎毒不》有關新手媽媽所面對的壓力及困境,卻跟《魔法奇緣》愛美雅當絲(Amy Adams)今年初在金球獎音樂或喜劇獲最佳女主角提名的《狂母夜》(Nightbitch)題材不謀而合,早前在影視串流平台Disney+上架的《狂》片選擇走狂想黑色喜劇路線,跟《虎》片滿是沉鬱氣氛截然不同。

幻想成為狗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瑪莉靄海勒(Marielle Heller)執導及編劇的《狂母夜》, 改編自女作家Rachel Yoder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媽媽(愛美雅當絲飾)為了照顧兩歲兒子,被迫中斷藝術事業,留在家中,肩負所有育兒及家務工作,感覺自己與昔日的藝術家身分愈來愈遠,與幼兒班其他家長亦不算合得來,加上丈夫(施高麥拿利飾)一星期一半以上時間都要出差,更令媽媽感到孤立。此時她發現自己身體出現超現實的變化,包括體毛變長,長出了尾巴,額外的乳頭及敏感的觸覺,最初以為壓力太大所以出現幻覺,漸漸地媽媽相信自己可能真的變了一條狗。

媽媽開始夢見童年時的生活,包括看見其母四肢着地奔跑,以及用奇特食材熬製燉湯。為了理解這些夢境,她特別到圖書館借了相關讀本,企圖找出身體轉變的原因。媽媽開始了很多類似狗的行為,讓兒子與狗一起玩,用狗碗盛載食物,睡在狗牀上等,半夜更有很多狗來到她家門前,但她反而變得平靜,甚至重燃了對藝術的熱情。她接受了自己新的身分,然而怪異的行為終惹來丈夫質疑,兩人大吵一場後,同意先分居冷靜一下,媽媽藉此機會專心致志地重新藝術創作。

結局樂觀再添丁

《狂母夜》刻意不給主角名字,一家三口就以「媽媽」、「丈夫」和「兒子」稱呼,女主角感孤立無援,每天獨自照顧年幼兒子,她也盡責,但身體的變化、放棄事業的挫敗感,逐漸失去自我,還是被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偷襲,變得沮喪。可能藝術家本來天生想像力豐富,才會幻想變成狗來擺脫社會的規範與期望,反而從思想的死胡同裏找到出路;而不像《虎毒不》的淑貞被各種期望與規範築起圍牆自困,釀成悲劇。兩片都有個不壞但不能理解太太、也支援不足的丈夫,《狂母夜》的結局卻明顯樂觀,至少媽媽把過去的辛酸拋諸腦後,迎來第2名小孩。

愛美雅當絲片中由頭帶到尾,為演好「師奶」角色刻意增磅,更手足並用模仿狗的動作、徒手吃東西,可說演藝事業的一次突破。片中扮演她兒子的小朋友十分可愛,由雙胞胎兄弟亞里及安密施諾登(Arleigh and Emmett Snowden)演出;兩人之前毫無演戲經驗,而且實在太年幼,所以讓他們輪流上場,小孩演得好,大概都歸功導演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