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劇作家David Hare的經典舞台劇《Skylight》榮獲羅蘭士奧利花獎「年度戲劇大獎」及「傑出首度合演大獎」,被譽為當代劇場瑰寶。港版《Skylight 天色 2025》由司徒慧焯執導,王菀之翻譯劇本及主演,聯同謝君豪與李琛瑜演出,將一段糅合矛盾與激情的複雜情感,再次活現舞台。
舊情人久違的對話
王菀之與謝君豪2023年首演《Skylight 天色》,口碑甚佳,其後在深圳萬象天地劇場演出,將港式舞台魅力帶進內地觀眾視野。《Skylight 天色 2025》載譽歸來,將於7月17至24日在演藝學院廖湯慧靄戲劇院公演。故事講述一個風蕭蕭雪飄飄的傍晚,事業有成、魅力十足的餐飲業大亨Tom(謝君豪飾)敲響了舊情人Kyra(王菀之飾)的門,妻子剛離世不久的他試圖與Kyra重燃舊情;Kyra在中學任教,過着簡樸生活,仍然對Tom有着複雜的感覺,對於他的出現感驚訝卻又不知所措。隨着Tom和Kyra對話展開,他們討論過去的愛情、分手的原因,以及彼此價值觀和生活觀。這場久違了的對話,讓他們重新評估彼此,以及對愛情和幸福的看法,他們試圖彌補過去的錯誤和失去的愛情,同時也面臨着社會階級和價值觀的衝突。
王菀之說:「《Skylight 天色 2025》表面上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故事層層堆疊,包裹着父子情、姐弟情,還有不同階層之間的價值觀衝突。在這些情感關係背後,蘊藏着更深層的社會觀察與人性思考。」她形容角色之間價值觀鮮明,觀眾代入不同角色時,將會產生共鳴與衝擊。她感謝劇迷支持,「一部劇能夠持續演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她表示《Skylight 天色 2025》對演員的要求極高,正如謝君豪形容是「教材級」劇本,每次重演對她都是一次修煉及學習。
謝君豪:沒停止探索角色
謝君豪稱能夠再度重演,是難得的享受與挑戰,「從2023年香港首演,到2024年深圳演出,雖然只相隔幾個月,但我一直沒有停止探索角色的可能性。我不斷查找資料,甚至特意找來熟悉英國文化的英文老師,希望更深入了解劇中的背景與人物。到底這角色為何會有這樣的行動和語言?他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當我慢慢找到答案,角色也變得更立體、真實。長時間從事舞台創作,偶爾也會感疲乏,但每次重新排練,又讓我再次確信,只有不斷排練,我們的戲、角色、演技,甚至我們作為演員本身,才會真正有所成長」。
王:全新角度重新投入角色
王菀之認為重演最大挑戰是以全新角度重新投入角色,雖然已熟悉劇本,不用再花太多時間記台詞,但她希望演出能帶來新的生命與更深的情感,「隔了一年再演,心態都不同了。對我來講,Kyra不再是初次面對傷痛,而是再次被拉回記憶深處。今次我會再一次以她的身分被傷害、再一次投入真感情」。她相信觀眾會感受到角色的成長,「可能我都成熟了、理解多了。究竟傷會更深,還是變得堅強?我都好想知。可能觀眾都會感覺到跟角色一齊經歷、一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