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一成,數目正急劇上升。隨年齡增長,患病風險增加,35歲以下年輕人發病率達2%,而65歲以上長者,逾20%患糖尿病。
拆解常見迷思,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糖尿病,並掌握如何有效預防和管理這種疾病。
迷思:我沒有家族病史,
所以不會患糖尿病。
糖尿病分為兩類,1型糖尿病與遺傳和免疫系統相關,胰臟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2型糖尿病則佔所有糖尿病九成以上,成因除了遺傳外,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例如肥胖、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這些因素會導致細胞對胰島素抗阻,無法有效攝取及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令血糖水平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與糖尿病關係密切,當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超過23,患糖尿病風險便會大幅提高。高血壓、高血脂及曾患妊娠糖尿病婦女也是高危群。因此,無論有否家族病史,定期檢查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控制可改善的風險因素,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
*BMI = 體重(公斤)÷身高(米)2
理想:18.5至22.9
超重:≥ 23
肥胖:≥ 25
早期徵狀似壓力 易被忽略
迷思:我身體沒有不適,
毋須檢驗血糖吧。
很多人認為,日常身體沒有不適,就不需要定期檢查。但醫學數據顯示,很多糖尿病人初期沒有明顯徵狀,直至確診糖尿病,才發現嚴重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腎病等。因此糖尿病被形容為隱形殺手,能在無形中對健康造成重大損害。
糖尿病並非一日之間形成,而是逐步發展,早期徵狀不明顯,如口渴、頻尿、疲倦等,與打工仔生活壓力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病情惡化甚至無法逆轉。然而,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年齡增長及家族病史等都是已知的風險因素,單靠身體感覺難以準確判斷是否處於糖尿病前期。定期檢測可及早發現問題,並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有效減緩病情發展。
有糖尿病高危因素人士,例如糖尿病前期患者,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病史,妊娠糖尿病史,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史,HIV感染者,以及服用某些高風險藥物(例如長期口服類固醇)的人,建議最少每年檢查一次。沒有高風險因素的人,建議從35歲開始接受糖尿病篩查;如檢查結果正常,建議每3年篩查1次。
可致視網膜病變 傷心腎
迷思:糖尿病只影響血糖,
應該不太嚴重吧。
不少人以為糖尿病僅僅是血糖偏高,不會對健康構成太大威脅。這個想法大錯特錯!糖尿病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急性和慢性併發症,影響全身各個器官,甚至威脅生命,絕不能掉以輕心。
‧急性併發症
1. 糖尿病酮酸中毒
當胰島素不足,身體無法正常使用葡萄糖提供能量,轉而分解脂肪獲取能量。這過程會產生大量酮體,過多酮體會使血液變酸,導致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若感到全身痠痛、口乾、極度疲倦,甚至口氣中帶有類似蘋果氣味,可能是體內酮體過多的警號。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注意這些徵狀,如有異常應立即求醫,避免情况惡化至危及生命。
2. 低血糖
低血糖是因過量胰島素或降糖藥物導致血糖過低,患者會感到頭暈、出汗、顫抖,甚至心跳加速。此時應立刻進食含糖食物,例如果汁、糖果等,迅速補充體內葡萄糖。如沒及時處理,患者可能進一步出現意識混亂、昏迷,甚至死亡。
‧慢性併發症
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高血糖會損害眼底血管,導致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初期可能無明顯變化,但隨病變進展,視力逐漸下降,這是糖尿病引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及早發現及治療。
2. 糖尿病腎病變
糖尿病不僅損害血管,也會損害腎臟血管和腎小球,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甚至引發腎衰竭,嚴重者需要透析或腎臟移植來維持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做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有助早期發現腎病變,及時介入。
3. 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長期影響神經系統,尤其是末梢神經,常見徵狀包括手腳麻木、刺痛感、溫度感覺異常等;嚴重的神經損傷會導致患者失去知覺,特別是足部,當足部出現傷口而未被察覺時,感染風險增加,最終發展為「糖尿腳」,甚至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每天檢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潔,避免任何損傷,及早就醫處理潰瘍或傷口,以降低感染風險。
4.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包括冠心病、中風及心臟衰竭。高血糖損害血管內壁,導致動脈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患者應該監控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保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
文:陳志鵬(藥劑連線 註冊藥劑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