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藥劑師,我囝囝3歲,昨晚開始發燒,應該點做好?應否立即睇醫生?可否配退燒藥水?」
天氣轉涼,社區藥劑師經常收到類似查詢。父母見到體溫計顯示逾38℃,難免焦慮,不知所措。有家長會立刻給退燒藥,有的不敢亂用藥;有的即刻帶小朋友求醫,有的則主張在家休息減少頻撲。
到底小朋友發燒,該如何處理?
偵察到病原體 調高體溫應對
要好好處理發燒,必須先理解發燒的機制。小朋友正常體溫介乎36.5℃至37.5℃,當超過37.5℃,可視為發燒。其實,發燒是身體自然保護機制,並不是一種疾病。當免疫系統偵測到病原體入侵時,會釋放化學物質使體溫升高,以抑制病原體生長。發燒常見原因包括細菌或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疫苗注射、牙齒萌出,以及非感染因素(如中暑、過度包裹衣物)。這些情况下,腦部下視丘會調高體溫,讓身體應對病原體或異常情况。
根據不同測量部位,發燒標準有差異:
‧腋下測量:≥37.3℃
•口腔測量:≥37.5℃
•耳朵或肛門測量:≥38℃
當體溫達到以上數值時,可確定為發燒。發燒按程度分為輕微、中度和高燒,一般而言,38℃至39℃屬輕微至中度發燒,超過39℃則屬於高燒,需要加倍注意。
初生超38℃ 或重病徵兆快求醫
多數情况下,輕微至中度發燒可以在家中監測,並透過適當退燒藥水和多喝水來緩解。然而,家長應該特別留意,當小朋友出現以下情况,應及早求醫:
•年齡小於3個月,體溫超過38℃。由於嬰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發燒可能是潛在重病徵兆,應立即就醫
•持續高燒超過39℃,或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尤其在服用退燒藥後,體溫仍無法有效降低
•出現異常徵狀,如反應遲鈍、嗜睡、持續哭鬧、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困難、抽搐、頸部僵硬、皮疹等
•出現反覆高燒或退燒後體溫再次升高,尤其是反覆發燒超過3天,可能需進一步檢查
•有其他嚴重疾病史,如慢性疾病(如哮喘、心臟病)、免疫力較弱(如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則需特別小心
父母除了留意小朋友體溫變化,更要觀察其整體狀態。若小朋友仍然精神奕奕,能正常進食、玩耍,則可以繼續觀察,並給予充足水分。但若出現上述的危險徵兆,應盡快求醫,以免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文:陳志鵬(藥劑連線註冊藥劑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