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變形、化學微量元素 呈現不同色彩

文章日期:2020年02月01日

【明報專訊】在天然鑽石生成過程中,如遇到高壓高溫,鑽石結構會因為變形而出現偏粉紅、紅、啡的色調。「經加熱的啡色鑽石可變回粉紅色,但相比原本的粉紅色鑽石沒那麼值錢,道理如大家也喜歡無化妝無加工的靚女多啲一樣。」吳飛洋笑說。

熒光反應影響彩鑽價值

至於偏黃、偏藍,則是鑽石內部的碳原子被取代而成。因為不同分子的電子,帶有的能量也有分別,能量以電磁波的方式出現,當電磁波落在可見光的波幅範圍,便會影響分子的顏色。偏綠色的鑽石是碳原子被外來輻射打走了電子,靠着吸光而穩定結構;其他顏色的鑽石則是由以上種類組合而成。

我們看鑽石,經常會提到4C,Colour顏色、Clarity淨度、Cut切割和Carat卡數。但吳飛洋提及,其實還有一個特點值得大家留意——Fluorescence熒光反應。熒光反應是鑽石在生成過程中受到地殼的天然輻射影響,在紫外線下會發出特定顏色的光。「熒光一般也是藍色調,所以對於顏色等級愈白的鑽石來說,會讓鑽石看起來較不透亮不透明,甚至會帶點霧氣的朦朧感;但如果鑽石本身的顏色等級偏黃,熒光反應會令鑽石看起來較白。所以熒光反應對鑽石來說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對於不少彩色鑽石來說,熒光反應能讓鑽色更嬌艷,價值更高。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