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美大選遍佈假消息 面書改審查做法 Fact check唔易做 如何繼續反擊?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我堅信facebook不應該成為真理仲裁者。」facebook(面書)創辦人朱克伯格半年前說的話仍言猶在耳,但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卻似乎自打嘴巴,在未審先判下,限制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兒子「電郵門」醜聞在平台上流通,惹來限制言論自由和干預選舉嫌疑。香港事實查核(fact check)機構Factcheck Lab拆解facebook向來處理假新聞的手法,指出原有的事實查核機制尚算行之有效,而今次「未fact check先判」的做法實有違常態,亦揭露出facebook長久以來演算法不透明的問題。中大學者亦留意到社交媒體在今次處理假新聞上明顯改變立場,相信與社會氣氛有關,不能全怪社交平台自身。事件引伸至處身在假消息充斥的時代,作為受眾和媒體又該如何自處?

審查機制不透明 令人感偏幫拜登

美國總統大選最終結果即將揭盅,雖然事實似乎已擺在眼前,但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仍然持續地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宣稱自己贏到開巷和指控選舉舞弊,而反差的是每一個帖文下方都是facebook提示:「拜登是美國總統大選的預測當選人/美國有法律、程序和完善的制度,可確保選舉過程廉政公平。」

除了煩人之外,facebook這種提示方式並沒有引起太多人反彈,Factcheck Lab執行編輯鄭家榆認為是由於政策一視同仁而且執行方法清晰:所有有關美國大選的流通資訊都會有這個溫馨提示。這亦同時突顯出為何facebook審查「電郵門」醜聞的資訊惹來如此大的反彈,因為無明確機制解釋審查原因,予人觀感是偏幫拜登,而且有違facebook的慣常做法。

慣常做法:獨立第三方查核再行動

facebook自2004年成立以來,飽受成為假消息散播平台的批評,但朱克伯格一直稱facebook是一個科技平台而非媒體公司,因此自覺不應該成為「真理仲裁者」,奉行着不過濾用戶言論的方針。不過,2016年俄羅斯被指透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賣廣告和發布信息干預美國總統選舉(通俄門),令朱克伯格在當年承諾會加強打擊平台上的假新聞。

鄭家榆解釋,facebook處理假消息的慣常做法是「remove, reduce, inform」,即使在2016年之後依然傾向盡量不刪帖文的態度,只有違反社群守則(community standard)的資訊,例如涉及極度血腥與暴力才會刪除。而沒有違反社群守則的假新聞,只會被降低接觸率(reduce reach),並不會被刪除;最後是通知(inform),這些有問題資訊會被蓋上一層灰色,並設有提示和理由,而分享這些有問題資訊的用戶亦會收到通知。

facebook處理違反社群守則內容和假新聞的手法不同,內容審查員亦不同,前者聘請了一班內容審查員專門收看過濾色情暴力影片,近年亦不時聽聞有內容審核員因為要密集地審查這些內容,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要向facebook索償。審查假新聞則非由facebook自行判別,而是聘請獨立第三方fact check機構國際事實查核網絡(IFCN)旗下認證機構進行審查。

鄭家榆形容:「當你在facebook上見到有害信息,你可以按report,選項中設有fake news。Facebook會邀請IFCN認證機構進行查證,IFCN會發出報告指出內容是否屬於錯誤、誤導或是miscaption(錯配),miscaption是很常見的情况,例如有些Black Lives Matter的影片可能根本和此事無關,而是兩年前拍攝的影片。」在得出IFCN的報告後,facebook才會採取reduce和inform的舉動。

IFCN是由美國波因特學院(Poynter Institute)設立的非牟利國際組織,規定所有成員都需要是運作了最少半年的fact check機構,要符合中立公正,消息來源、資金、組織及查核方法透明等準則,而且需每年接受評核續會。現時全球共有 83 家 IFCN 認證查核組織。

曾有用戶怪責查核機構

因此,鄭家榆強調IFCN是極嚴謹的fact check組織,而facebook這些年的慣常做法,即先由IFCN fact check,再處置假新聞的方式是能夠信賴。他特別提到facebook在為有問題內容加入提示的同時,有時亦會通知轉發過有問題內容的用家,雖則他自己未收過,但知道台灣曾經發生過IFCN成員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FC)專頁湧現很多用戶責罵,用戶指摘TFC不罵製造假信息的人,卻反過來指摘分享假信息的人。鄭家榆笑言覺得民眾怪責fact check機構的現象有趣,「因為其實不是IFCN提醒你的,而是facebook提示你,只是提醒的信息中附上通知的理由是源於TFC的報告」。

「我覺得facebook會通知曾經分享過的人是好事,因為fact check其中一件最難的事情是,要讓曾經得到過錯誤信息的人知道信息是錯誤,我都幾肯定就算facebook通知轉發的用戶,都無法找回所有曾經聽過這個假新聞的人。」

雖然,這種fact check方式亦存在不足的地方,包括並不是各國都設有IFCN認證機構,例如在香港就只有法新社是IFCN認可機構(法新社有一組負責核查亞洲區資訊的團隊),台灣亦只有兩間,「對於中文錯誤信息上台灣機構都可以fact check到,但單是針對香港本土資訊就好難」。

大選改做法 蘇鑰機:關社會氣氛事

鄭家榆指出,今次facebook在處理美國大選的假新聞上顛覆了其一貫做法。10月14日《紐約郵報》頭版刊登拜登次子亨特電郵,稱亨特引薦烏克蘭公司董事見時任副總統拜登。Facebook明顯在未得到IFCN認可機構報告之下,就已經「自行判斷」了這個是假消息。10月14日當日facebook已宣布此報道有待第三方作fact check,並即時限制用戶轉發《紐約郵報》的相關報道。

鄭家榆相信,這個做法飽受爭議的原因是從來無人知道facebook使用什麼演算法來審查,亦給人觀感是針對和拜登有關的帖文,而且現在facebook始終不受政府監管。他說,其實facebook自知自己似乎只針對某一些對象的手法會引起爭議,因為是有迹可尋,例如可以肯定的是社交媒體完全禁止某一些字眼或連結,一定會引起用戶反彈,正如世界衛生組織(WHO)facebook在上周四(12日)直播會議時封鎖「Taiwan」字眼留言,隨即引起用戶謾罵。

雖然facebook審查的做法有違慣例,但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認為在美國大選的非常時期下,社交平台和傳媒阻止重大且關鍵性的假消息散播是無可厚非。就像11月9日連一直被視為右派堅實大本營的霍士新聞頻道(Fox News)都決定中斷白宮發言人麥肯內尼發言直播,避免毫無事實根據的「大選存在舞弊」言論擴散。

指外間對電郵門頗多誤解

蘇鑰機近日花了大量時間研究美國大選報道,他發現外間對於「電郵門」事件存在頗多誤解,包括其實在事件曝光初期已被發現疑點重重,而且事後所有主流傳媒都有作出跟進報道,但花了較長時間進行查證,因此有人質疑主流傳媒偏幫拜登而不作報道的指控並不成立。「仔細看此事並不是facebook太快回應,只是主流傳媒反應慢。」

他認為今趟大選中,明顯見到有影響力的關鍵社交媒體都改變了處理假新聞的立場,除了因為社會普遍都認同社交平台有責任遏止假新聞傳播,亦與社會氣氛有關。他指出在傳統傳播理論上,存在中立守門員(neutral gatekeeper)和倡議守門員(advocacy gatekeeper)兩種概念,自1960年代越戰開始爭論至今,兩種守門員的取態都各有支持者,「而民主、共和兩黨從勢成水火,到現在是勢均力敵。在如此分裂和紛亂的社會之下,人們就會愈歸邊,媒體亦會更走向advocacy gatekeeper。所以不能夠只怪傳媒,和社會氣氛都好有關係」。因此,他相信現在需要討論的地方並非facebook該不該審查,而是做審查的方法和程度。

要討論的是審查方法和程度

近月facebook在香港都曾發生幾宗令人狐疑的審查事件,包括本月初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轉發自己談及facebook限制轉發「電郵門」相關資訊的訪問,竟被facebook以「帖子違反《社群守則》中有關預謀傷害和鼓吹犯罪的規定」為由禁止。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網誌《潮池》在上月上載有關樓上書店的帖文後,亦無故被封帳戶。蘇鑰機相信是因為facebook在今次大選改變了對假新聞的處理手法,但又缺乏經驗所以誤中副車,「我覺得傅景華(被審查)的事是技術問題,是facebook在審查的過程中做得不準確和不順暢,但技術是可以改善的」。

「武裝自己」多看不同有公信力傳媒

在假消息充斥的時代,鄭家榆和蘇鑰機都說假新聞是無辦法被完全終止的。鄭家榆說:「不可以期望fact check可以改變現象,因為fact check受制於格式,本身就是好多字,是好悶的資訊,我們都不會預期人人都會看和消化所有文字。而且人們都只是相信自己想聽的事情,會去質疑那些做fact check的人的可信度。」蘇鑰機則謂當有心人刻意揑造謊言,又何來找到證據證實謊言呢?

蘇鑰機認為作為受眾,唯一可以對抗假新聞的方法是「武裝自己」,要更精準掌握對不同媒體的認知,以及多看不同有公信力傳媒的報道;而媒體亦必須恪守自己的守門員角色,一切消息都要經查證核實才報道。「《衛報》有篇文章都說今次『電郵門』的傳媒角色似乎調轉了,他鬧《紐約郵報》不查證就刊出,但作為主流傳媒不應該是這樣的,反倒是以前從來都不查證的facebook卻變成什麼都審查。」

fact check從來不易,而鄭家榆就分享了一個小竅門:「我經常會代入假消息來源的角度去想。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去做一個假消息出來呢?」

機構需公開證據 亦取決公信力

國際fact check機構有一套通用標準,IFCN要求認可機構奉行公開、透明、嚴謹和負責等基本原則,所有fact check結果都需要公開一切證據,供讀者自行查證。鄭家榆說fact check機構大多都會盡力列出所有證據,但實際操作上亦存在困難,「例如我打給許樹昌問專家意見,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打給專家求證,嚴格來說未必有link給讀者查證」。這個時候就依靠這個fact check機構的公信力,他以8‧31太子站事件為例,有市民從影片截圖指出有人死亡,由於公開資料不多,fact check機構亦無從確認消息真偽,「而FactWire傳真社就做到,在警局等待被捕人士報到,訪問40幾人發現其中6名被傳的死者全部無事。報道礙於私隱都沒有公開人們姓名,但市民都相信結果,就是取決於機構公信力」。

Factcheck Lab是由「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有限公司」直接資助成立的團隊,基金會屬本地公共性質的免稅慈善機構,團隊自今年6月起運作,只有鄭家榆一名全職員工,成立時社會上有不少疫情假消息,亦預計9月立法會選舉時會繁忙。

鄭透露自己平時會按可疑信息的類型選取不同查證方法,而常用的工具包括使用Internet Archive的Wayback Machine比對網站有沒有被改動過、利用俄羅斯搜尋網站Yandex的臉部識別功能尋找相片中人,以及盡可能尋找一手資料證實消息真偽等。他舉例指去年有網民用Google試算表記錄6至9月香港自殺新聞死者數字,獲大量網民轉載,但經他比對後發現,試算表中有不少重複或錯誤計算新聞報道的死亡數字,「我後來有聯絡到這個網民,發現他是真誠地犯錯,是因為整理太多數據而不小心出錯,不是故意的」。鄭家榆謂如果假消息有資料來源都還算得上有迹可循,但最棘手的是有些人只是「生安白造」,查證時較麻煩。

【fb審查篇】

文˙ 彭麗芳

{ 圖 } 資料圖片、網上截圖

{ 美術 } 張欲琪、胡春煌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