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英歐強制廠商提供零件 香港可仿效? 訂立維修權 助電器續命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21日

【明報專訊】「用1800元維修洗衣機,不如加多少少買過部?」你一定有聽過類似的說話。維修費貴、維修完又再壞、新電器更抵買等理由,令好多消費者對維修電器卻步,寧願汰舊換新,因而產生大量電子垃圾。2019年全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WEEE)數量亦再錄新高。為減少丟棄量,歐美國家近年相繼推行「維修權利法」(Right to Repair Law),強制電器生產商供應零件予消費者自行維修,延長電器壽命,英國亦剛在本月宣布,計劃今年夏季正式推行法例。香港仿效立法,又有冇得諗?

一、歐盟本月推行 英國今夏

歐盟新修訂的環保設計規則(Ecodesign Rules)本月開始生效,今次修訂包括首次引入「維修權利」規定,強制電器生產商和入口商供應後備零件,予消費者自行維修電器,而這些零件更必須在訂購後15個工作天內送到:

1.對於專業維修員:

生產商在某款電器全數推出歐盟市場後,至少7至10年內必須繼續提供電器的重要零件(例如摩打、泵、避震器、彈簧、洗衣機滾筒等);

2.對於消費者:

生產商須在電器售後數年提供特定後備零件,尤其是門、合頁(hinges)和密封件等適合DIY維修的零件。

歐盟新例於今年內分階段全面推行,合共涵蓋10類電器及電子產品。本月起首階段適用的電器包括洗衣機、洗碗機、雪櫃和電子熒幕(包括電視)4種。

英國雖已脫離歐盟,但英國政府本月10日亦宣布跟隨歐盟做法,會立法強制規定白色家電(泛指微波爐、洗衣機和冷氣機等早期多為白色外觀的家用電器)的生產商必須向用家提供後備零件,以延長電器壽命10年。英國政府的新聞稿指出,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BEIS)正制訂條例,希望今年夏季推行。

本港環保署回覆本報查詢表示,一直有留意各地WEEE管理的最新發展,包括英國和歐盟國家即將實行的維修權利法,但現階段署方無計劃引入類似法例,會繼續留意有關地方的運行情况及監察本地WEEE。

二、香港習慣汰舊換新?

1.人均棄置量 全球排12

根據國際電訊聯盟(ITU)、聯合國大學等聯合發起的《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20》研究報告,2019年全球WEEE棄置量5360萬噸,5年間上升21%,人均棄置7.3公斤。當中以吸塵機、風扇等小型家電最多,佔32%;大型家電如洗衣機、洗碗機佔24%;小型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亦佔9%。雖然,香港環保署網站指本港每年產生約7萬噸的廢電器電子產品,不過上述報告指2019年香港產生15.3萬噸電子垃圾(e-waste),佔全球0.29%,人均棄置高達20.2公斤。

2.被逼換新電器的無奈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用自身經驗訴說本地立法的需要。大約3年前他家中一部歐洲品牌的洗衣機壞掉,請師傅到家裏維修,師傅開價1800元,而本身洗衣機售價不過4500元,以超過售價三分之一的費用維修是否值得?師傅游說他「咁貴,付多少少買部新好過啦」,劉祉鋒則堅持維修,「我作為一個環保人,點滴是生命,即使要付出更多錢,但為了減少廢物和盡我能力延長電器的壽命,我一定是選擇維修」,形容師傅聽後露出詫異表情。

洗衣機現况如何?「兩年前它再壞了,師傅說因為部分生鏽得嚴重,捱不了多久。」劉祉鋒感嘆好多時市民即使有心維修電器,但奈何總被告知型號太舊、零件缺貨,或是嚴重故障無法維修,只能無奈接受,因此他贊成立法,讓消費者有選擇維修的權利。

深水埗電器維修達人、「電池男」創辦人輝哥就解釋,每個師傅人工加上燈油火蠟成本價是每小時180至250元,還未計產品價值,「有客人想維修售價80元的藍芽耳機,我說不要維修啦,我拆一拆、整一整,斷估都要兩小時」。

3.有零件包整到?

不過輝哥亦說:「除非無零件,否則無任何電子產品是維修不到,只是視乎你願不願意花時間,和投資的價值值不值得你去維修。」他指電器和電子產品失靈的原因離不開兩樣,一是電池,二是零件和配件問題,因此作為業內人士他亦歡迎維修權利法:「如果難得可以好容易就能夠向廠家訂到零件,而令到這件產品能夠再生和重用,我是支持的。」

三、多循進口 港電器「無王管」?

不過輝哥又補充,對於是否支持本地立法仍有商榷餘地,因為香港大部分電器和電子產品都是入口貨,以代理商形式引入外國品牌,他懷疑立法是否真能有效規管。劉祉鋒就認為無問題,以現時香港籌備實施的「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責任計劃」為例,除了本地製造商,進口商、批發商都要承擔回收和處理玻璃樽的責任,需要符合法例或繳交循環再造徵費,「而且老實說,維修權利已是世界大趨勢,而香港由建議到立法起碼7至8年,到時其他國家都已經達到標準了,所以政府不要說似是而非的藉口」。

劉又提到除了英國和歐盟已推行維修權利法,美國多個州份亦有提出同類法案,即意味香港代理商日後銷售歐美電器時,這些電器已有後備零件庫存。至於其他亞洲牌子電器,他就認為日韓等大電器品牌一直出口產品到歐美市場賺外匯,到時亦必會依從歐美法規,其實香港立法的難度沒想像般高。

四、涵蓋電器範圍,包唔包手機?

英國維修權利法暫未公布細則,暫時只確定涵蓋洗衣機、雪櫃等一般大型家電,輝哥覺得電器該不該管分為3類——必要、非必要和中間,他覺得必要規管的電器是提供單一功能的電器,例如鬧鐘、洗衣機、焗爐,「既然你買個新的,提供的功能都和原本一樣,不如維修啦,即使維修費可能和買新的價錢一樣,但可以減少浪費」。

而他不支持立法規管的是高端和具前瞻性的電子產品,例如手提電話和電腦,「如果好強制要求盡量維修舊產品,還哪有人願意繼續研發和創新呢?而且有時一些新功能是要有新的軟硬件支援,例如要更新的型號才支持到運行速度更快的功能,正如現在用iPhone 4的人就算維修,都無法升級系統,被迫跟着潮流去演變」。

五、廠家撐立法:對品牌是好事

廠商又點睇?本地電器製造及銷售商德國寶創辦人陳國民就說,他們生產的電器本身就會儲存零件7年,因此加多3年難度不大,只是法例之下製造商的存倉成本必然增加,而且10年後要棄置這批零件又是另一問題。不過他亦支持立法,因為如果產品更耐用、在市場上存在和流行的時間愈長,其實對品牌商譽是好事;但問題其實在於現在消費者心態不同,「幾十年前我們用電器用到爛和壞才捨得丟,現在用家買風扇、攪拌器用三五年就丟,可能生活富裕了,只要產品制式外觀不同,用家就想換,其實供應商都是被動的」。

站在消費者立場,也許會問,幾十年前的電器好像更不易壞?陳國民相信是因為一些小型中國廠商為搶佔市場,產品設計在物料採購上未完全做好便推出市場;輝哥則認為是今天的電器功能大幅增加所致。

六、「整好過丟」——要話畀公眾知

不過說到底,立法令電器更方便維修,不代表消費者會選擇為舊電器續命。劉祉鋒認為政府應向市民宣傳電子垃圾對環境和公共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加上期望未來實施的廢物按量收費,令市民意識到扔大件廢物是要付費。

輝哥都覺得其實即使未立法,維修師傅現時其實只要聯絡電器廠家、提供型號,並表明是外判維修商,大部分廠家都願意提供相應零件,只是視乎廠家有無存貨,「一些品牌新model出得太快,就未必有後備零件。不過,中國其實是電子零件龐大製造國,所以好容易在國內互聯網上找到相應的替代品」。

因此比起立法,輝哥覺得公眾教育更重要:「香港人最叻計數,一部洗衣機已經用了四五年,假設維修費是售價三分二;而維修始終有風險,因為一件電子產品裏面有好幾百件甚至過千件的零件組合而成,它今次可能只是壞一部分,但維修後亦難保其他零件無出現老化或金屬疲勞,尤其是大型電器其實香港人好少維修。如果買部洗衣機要5000元,維修要3800元,但是有人例如政府基金補貼一半,你只需要1900元就可以維修好,你就有誘因了,你幾歹都維修啦。電子廢物就會少很多,師傅又可以cover利潤,社會又有經濟效益。」

文˙ 彭麗芳

{ 圖 } 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劉子斌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