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多得互聯網的發達,年輕人即使喜歡幾十年前的舊歌舊電影,網上也有多個渠道可搜尋、分享。記者就正正在Instagram找到@precious.cantopop這個帳號,而管理員是00後的Ada,她除了喜歡聽舊歌,看舊電影、舊電視劇,還公諸同好,將自己搜尋得來的資訊、相片整理好在IG上分享,讓更多人欣賞廣東歌。
Ada說近年廣東歌雖再掀熱潮,但她回憶起中學時代身邊沒有多少同學會聽廣東歌,大家聽的是韓文、日文、英文歌等。她曾問低她一屆、讀書很好的學妹知道誰是張國榮嗎?「她當時用很純真的眼神望着我說:『誰?演戲那位?是否很靚仔?』」她嘆氣表示,原來年紀比她小的人真的不認識從前的巨星,因而驅使她開設專頁,希望將廣東歌傳承下去。
在專頁的介紹欄,她稱自己「偏心」梅艷芳、張國榮、陳百強(Danny)和羅文,但若要分高下,她最關注的肯定是羅文。第一篇帖文正是分享羅文的《好歌獻給你》。她解釋平時已有不少人提起梅姐、哥哥和Danny,在社交媒體也有不少關於他們的專頁,昔日歌迷會會員還會向年輕粉絲分享偶像當年點滴。但或許因為羅文出道較早,粉絲普遍較年長,未必使用社交媒體,因此在互聯網上並不容易找到他的蹤迹,所以她更賣力為羅文「宣傳」,希望引起更多人討論,別讓他從大眾記憶中消失。
Ada表示不少人對羅文的印象就是《獅子山下》,她說自己最初也是,但多聽他的歌,看他在舞台上的表演,就會發現他時而正經,時而妖冶,時而華麗,形象百變得很,這些卻未必人人都知。所以她每年都會在羅文的忌辰,整合不同媒體上的訪問、網上資料寫成千字文,讓更多人了解他。去年述說羅文成名前的故事,今年聚焦在他1980年代的形象、音樂作品。
一代巨星述說「什麼是香港文化」
對於00後Ada的舉動,澳門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李展鵬說:「這是很有趣的事,她不止自己追星,她還很害怕這些東西在歷史長河中消失,害怕大家會忘記這些精彩的事物。」他又認為傳承使命不限於年輕一代,但他們的使命感的確比較強。香港過去十多廿年,社會上不少年輕人強調保育、本土情懷,例如保育天星碼頭、皇后碼頭,緬懷過去的廣東歌、港產片,或者擔心香港一些好的制度、價值消失,「你可以說他們一懂性,一開始接觸新聞時,已有很多這些事情發生。對於部分人而言,他們第一日關心香港,就與傳承有關」。
他續稱,大眾在傳承、保育流行文化的同時,其實是在建構一種本土身分,香港流行文化從來不止是一種娛樂,而是香港人身分認同的寄託;大家喜歡梅艷芳這一代明星,不止是喜歡他們唱歌跳舞勁,而是因為他們身上述說了什麼是香港人,什麼是香港文化。以梅艷芳為例,她學歷低,從小要賣唱為生,但經歷奮鬥後成名。成名後的演出風格、形象、作品等吸收自不同地方,展現出一種混雜的香港文化。而歌影視背後,她曾經參加《民主歌聲獻中華》,大病之時舉辦《1:99音樂會》為SARS受害家庭籌款。「大家不止在仰望一位超級巨星,而是這位超級巨星承載了香港社會、歷史、文化、經濟的種種,所以為什麼後世這麼想傳承?他們不止是在傳承一位天后,同時在傳承香港曾經的精彩多元文化,香港身分曾經的活力。」直至今日,梅艷芳仍一再被提起,李展鵬認為大眾對她的認同已超越一個歌手,而是與此城連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