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講師黃培烽在2013年首次看到大英帝國博覽會(時稱「英京賽會」,意指在英國首都舉行的比賽聚會)香港展區的明信片:「我在香港出生,也算認識香港,為何從未聽聞?」兩季英京賽會於1924及1925年舉行,各為期7個月及5個月。他收集得約180件相關物品,收藏興趣逐漸變成爬梳研究,並發現這是香港在殖民時期,唯一於英國被全面展示的場合。然而,其籌備過程、展區設計和展品選擇,均透露展覽重點並非香港歷史文化。令黃培烽好奇的是:香港在反帝國主義、中國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暗流間,如何籌辦展覽?展館和展品表述了怎樣的香港?
在山雨欲來的時代 到英國參展
博覽會在1900年代初於歐洲蔚為風尚,大英帝國聯盟當時已提出舉辦帝國博覽會,惟因一戰而擱置,至1920年復得到政府及王室支持,選在將鄰近鐵路及方便往返倫敦巿中心的城郊地區溫布萊公園舉行。英國於1924年組成首屆工黨政府,社會氣氛有所轉變,帝國主義正走下坡。故此,英京賽會試圖重振聲威和鞏固宗主國地位,同時建立帝國成員間的貿易共同體,黃培烽解釋其本質近似一場貿易展覽會(trade show),旅遊指南則介紹它是「大英帝國的迷你版」。惟博覽會收效不彰,第一季錄得嚴重虧損,也產生與殖民地間的齟齬,第二季更有殖民地拒絕參與。彼時,香港亦波譎雲詭,共產思潮掩至亞洲,工人階級抬頭,1920至22年間有42次罷工,更有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1925年的省港大罷工,見出本地華人的民族主義和反帝意識高漲,而背後更牽涉國民黨及共產黨。
相對於晚清,1910年代的中國有平穩經濟發展,包括天津的工業,早令香港華商質疑英國管治。軍閥混戰在1920年代中白熱化,則令港英政府擔憂會動搖香港的貿易中心地位及在華利益。於此複雜時局和中英關係下,香港展區能巧妙避過政治漩渦,更顯耐人尋味。從博覽會地圖可見,展區地處東南角,與緬甸及鍚蘭展區為鄰,旁邊是火車軌和馬廄,「環境嘈雜,地位不受重視,英國人大致覺得香港只是在中國的貿易港口,所以放到角落。」展區由巴馬丹拿前合伙人Herbert William Bird設計,沿中華街延伸,兩旁為展館及商店,兼具中國傳統文化及皇后大道中的商業氣氛,擺脫刻板的中式設計,呈現香港的進步一面。中華酒家尤獲好評,它是少數設於展區的食肆,飾有燈籠和中式斗拱木柱,穿着西裝的華人樂師演奏中樂,當年的菜單網羅大江南北的菜式,甚至有道「西藏羅漢齋」。展區的宣傳語謂呈現「真實的中國」,傳媒說是「中國向英國國旗敬禮的真實畫面」,頗有將中國「納入」公園的意味。在此背景下,當年持份者滿腹盤算,運用不同手腕各取所需,達成一己目的:
香港外籍社群
主要為英國人。博覽會加強了他們與歐洲及帝國中心「老家」的連繫。華人報章如《華字日報》當時較關注中國,只提及部分華商的歐洲行程,但英文報章《南華早報》除了有正面報道,亦深入討論參展成效。英資公司如和記及渣甸等都有提供展品,勾勒香港的現代形象。展品包括太古及黃埔船塢、香港大酒店大堂及「香港之夜」發光模型等,在在反映工商業成就;同時亦有風土人情,如丙午風災後的香港景象,以及晚清和香港的風情畫,由此比照出英國治下的長足發展,證明殖民的價值。
華人領袖
周壽臣、何東被委任為香港展區榮譽副專員,據黃培烽研究,自領地及殖民地的本地人甚少在英京賽會中被委以重任,相信其參與有助遏止本地華人的不滿。他們積極在歐洲探討中國前路,曾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的梁士詒獲司徒拔邀請出席開幕禮,及後便在歐洲發表對中國經濟的己見。何東不僅參與會場會議,分享其種桑養蠶的經驗,又到各地宣揚他對中國局勢的研判和主張,確立自己在香港政界和商界的領袖地位,「在歐洲人眼中他是中國人,成為了在英國的中國代表,他就是利用這個身分」。據記載指何東在歐洲行程緊密,但1924年中國政局漸趨不穩,他1月從上海回港後趕赴溫布萊,又於9月突然啟程回港。至於1925年,因有省港大罷工,只在溫布萊逗留短時間。
華商
1924年最少有76家華商參與,他們一方面在展區中示範工序,如養蠶、織藤、剪紙,一方面銷售產品,如辣椒醬、草蓆、刺繡品。黃培烽形容他們取態務實,賺錢為上,志在於歐洲擴展業務。由於中國正逢亂局,他們不抗拒香港展區強調與中國文化的連繫:「他們較重視以前的中國,不想提及當時的中國。」故此,其他展區出現對文化歷史的敏感表述,甚至激起當地的反帝國意識,香港展區反而風平浪靜。但是,香港政府有見參展華商利潤豐厚,決定於1925年自行營運展區商店,令華商缺少參與動機,又受罷工影響,規模縮減,展期終提早結束。
華工
華商總會為展區聯合席理會的成員。曾有建議將「咕哩」、人力車車夫和人力轎轎夫帶到溫布萊,但最終因華工反對而擱置。黃培烽指當時工人已有反帝國及反殖民意識,而華商總會亦尊重其聲音。香港在1924年4月恰巧有人力轎轎夫罷工,雖與展覽無關,但可見工人力量壯大。除了華工反對, 他估計因園內有其他收費交通工具,人力車或帶來競爭,故大會亦未必同意。另外,在展廳中竟有香港同敬工會展出的迷你棚架模型,亦隱示其時的工會地位。
入場觀眾
黃培烽翻查當時的英國報道,指整個博覽會增加民眾的國家認同,亦有人比較香港展區與遊歷中國的見聞。當時英國人只知香港為貿易港或遠東城市,初時的報道把中華街形容為真實中國的代表,後來開始聚焦香港工業發展和現代生活,例如香港的船塢面積為英國殖民地之最。展區所用的紅牆綠瓦也受到注目,因其他自領地展區如加拿大及澳洲的建築為新古典主義設計,外觀素淨。另外黃培烽指出展館雖有「中國風」,法國亦正流行裝飾藝術,但在英國的討論並不熱烈:「這個館對建築與藝術的影響較小,呈現的華人形象較深刻。」例如穿西裝的人偶師傅及穿鬆身服裝的女工。
缺失歷史 百年後再整理
以往也有博物館收藏香港參加博覽的檔案,但這段香港參與英京賽會的歷史,卻欠缺完整紀錄和回顧,黃培烽指1920年代初歐洲已戰雲密佈,中國也蓄勢待發:「共產黨成立,孫中山籌謀北伐。司徒拔甚至想過介入,為廣東省軍閥提供財政資助。」四面楚歌,官方和傳媒均不看重英京賽會。二戰後,殖民政府為免香港如同其他殖民地般興起獨立運動,亦避免重提這場宣揚帝國主義的博覽會。
故此,他的研究材料主要為明信片、指南及平面圖,從明信片的插畫和相片,更可掌握當時的氛圍和裝潢。他依據檔案製作了展區的立體模型和多媒體投射,但因預算所限,並未重現商舖招牌等細節,以及當時中外遊人的形象:「目前找不到當時身處歐洲的華人對這個展區的記錄,未知他們的評價。」他以兩個階段的展覽分享成果,也出版了同名書籍,然而這只是第一步,他計劃再就多條線索撰寫專書,加入理論分析。一百年後回看展覽,他感慨與當下處境相去不遠,兩個時代都充滿意識形態和活在各種「主義」之下,當時各方都有本事化解紛爭,「從結果看來,大致都達到他們的目的,與現在不同,現在是不同陣營都無法達到」。一百年前的智慧,後人今天領略多少?
「在倫敦展示香港」
//第一部/
日期:2021年11月27日至今日
地址:西營盤忠正街2號A Nice Place To
//第二部/
日期:2022年2月9日至3月11日
地址:薄扶林道香港大學圖書館二樓中庭展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