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情香港電影 辦小小放映院 意人落腳深水埗 播動人故事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14日

【明報專訊】身為香港人,你會怎樣形容自己身處的城市?山水間遍地高樓大廈的香港,是意大利人Alberto Gerosa口中形容的moon colony。來港8年的Alberto Gerosa會說一點自學的廣東話與普通話,由始至終最鍾情的語言是電影。因為電影而離家,如今落腳深水埗多年,眼看深水埗由草根變成文青勝地,Alberto靜看種種變幻,暫時沒有離開打算,倒是更盡心在地區打理一個小小電影放映空間與藝文場地——THY LAB旲堂。

THY LAB的入口有點隱蔽,位處一棟大廈的後巷,若不是特意拜訪很容易錯過。場地的前身是洗衣工場,故入口設於後巷。本應平凡、污糟的後巷,在用心設計下,就有了不一樣的風情。Alberto將他欣賞的香港招牌與中文字,化身成後巷的中文書法裝飾。THY LAB中文名是旲堂,這條通向放映空間的後巷便被他戲稱為旲里,立即有了文藝氣息。他解釋名字的由來:「Thy在英語有『yours(你的)』的意思,也是一個比較正式的講法,含敬意。這個字給我的感覺,是那個當下,屬於正在閱讀這個字的人,是一種共享的概念;至於Lab,就有實驗室之意。」那中文名字由來又有沒有故事?「一開始我是想找一個跟英文讀音相近的中文字,在網上字典看到這個旲字,感覺像是一個張開雙手站在太陽下的人,知道其中文意思後,就覺得很適合用來做這裏的名字。」旲(粵音:台)按字典解釋,金文從「日」從「大」,像人站立於太陽之下,有沐浴於日光中之意,即曬太陽。本義疑為日光。由於日光所及,廣大無邊,故後來又表示大。這個古字含意深遠,他一看就喜歡,再加上中文的「堂」字有讓人聚首一起之意,於是就有了「旲堂」這個中文名字。

愛拍攝小眾 記錄外傭生活獲獎

Alberto在意大利修讀表演藝術、電影與劇場,也曾修讀視覺藝術,他所學的一切都與電影相關,他最喜歡拍攝的是紀錄片。來自意大利遊客區Lake Como附近小城的他,旅居過歐洲不同地方,也住過上海數年,最後因為鍾情香港電影而來。他最初對香港的印象均來自電影,也了解英殖背景。對當時的他來說,香港充滿未來感,猶如moon colony一樣,很想親身體驗。他又以電影Blade Runner與Ghost in the Shell為例,表示當中呈現的香港就很富魅力。

來港已8年,他仍然對香港景色着迷。他舉例說,在灣仔、金鐘、中環一帶的海濱跑步,那樣的天際線景色仍然讓他有所啟發。意大利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歷史豐富,但不會予人充滿「未來感」。香港充滿高樓大廈,是一個移民城市,他也認識不少廣州人、越南人、英國人等聚居香港。定居香港、成為香港的一分子後,Alberto亦很自然留意其他非香港土生土長人士的情况,於是成為他的拍攝題材,諸如曾於意大利Cineteca Di Bologna電影節獲獎的紀錄片Dea,就以記錄香港外籍傭工生活為骨幹,以紀實與演戲方式交錯呈現。像Alberto這類製作獨立影片的非華語人士,要打入香港市場或得到關注,並不容易,但他認為不論是新香港人或是本地少數族裔人士,都令城市在文化及其他層面更為豐富,希望將來能有更多電影或文化產品與此相關。

鍾情深水埗 轉變間保留「老香港」

Alberto回想2013年初來香港時,入住租金低廉和外籍人士聚居而聞名的重慶大廈,之後網上搜尋到深水埗租金便宜,實地觀察後,周圍豐富有趣的環境吸引他住下來。他認為本地社區包容度大,來自各國的人即使說着不同語言,都有辦法溝通,很願意互相幫忙。面對深水埗快速轉變,他仍然覺得這裏有趣,也最保留到「老香港」感覺。他覺得深水埗比起五光十色的中環更吸引,因為他曾周遊列國工作旅居多年,國際化餐飲、品牌、連鎖店,走到哪個大城市都差不多,相反深水埗的個性與本土味卻非常有趣。以往深水埗常被標籤「危險、貧窮」,跟本地人說自己住在深水埗就會被關心人身安全,他倒覺得香港比其他大城市安全得多,晚上出街不用提心吊膽。

現在大家一窩蜂宣傳深水埗藝術文化的一面,Alberto說:「我在香港的日子不夠長,無法跟本地人一樣,去比較深水埗的今昔變化。我也無法說我初來香港時的深水埗,就是本來的面貌。從舊地圖可以看到,早期深水埗有英軍軍營,現在早已消失,可見深水埗區一直轉變。不斷回溯所謂的本來面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永遠不會找到。正如要我說本來的意大利是什麼樣子,那只會是混合了很多東西的compromise,留下來的元素可能就是比較強大、盛行的,但那不代表是最重要的。」他表示「比較喜歡2013至15年間的深水埗,因為無可否認,後來的深水埗開始與其他地區更相似」,但改變無可避免,本地人或早已習慣。

當媒體以「New Brooklyn」來形容此區,Alberto就認為值得想想,當中「是不是地產商的branding,以方便發展」?像他一樣早期進駐深水埗的藝術場地,如Things that Can Happen及100ft. Park已經沒有經營下去,到底深水埗算不算更「藝術」了?儘管面對種種改變,他笑言業主很好,自己依然很喜歡深水埗,暫沒有離開的打算。

陌生人舊照當寶物 化成展品

醉心電影與表演藝術的Alberto,2019年時曾邀來韓國傳奇導演金基德(已故)到來THY LAB為本地捧場客作《阿里郎》朝鮮族民歌表演(影片由Alberto拍攝,可在此觀看:youtu.be/jFr9jvzOVgs)。Italian Cultural Institute的總監Stefano Fossati,給予THY LAB和Alberto很多支持;本地導演陳果也是常客,亦給予不少幫助。Alberto提到,去年一次颱風把不少別人的舊照片吹到他門前,陳年照片加上風雨,變得褪色破損,在Alberto眼中卻都是寶物,照片記錄了人的經歷和故事。他把照片製成展品,早前陳列於被他稱為旲里的冷巷,成為了THY LAB社區展覽的一部分。對於THY LAB未來的發展,Alberto思索一下,說對現在的規模很滿意。「如果要擴充,就要妥協一些事,可能是對細節所能付出的時間,可能是處事的彈性。如果要向這些方面妥協,我就沒有興趣了……小規模沒有什麼不好呀。」

文:Selene Luk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陳果 深水埗 電影 旲堂 意大利 人物 外國人在香港 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