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醒神書單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19日

【明報專訊】星期日生活發帖:想整個2021最醒神書單,政治、經濟、歷史、科學、科技、藝術、飲食、詩集、小說(再細分科幻、犯罪、懸疑、翻譯)等等,有興趣揀一個寫3本書其中1本中文?

文˙Josef Q

社會類

隱逸時代:想像香港社會的3個詞語

編輯先生叫我介紹3本書。這些書來自我正在思考的問題:在怎樣的情况下,「不發聲」是好的?

網絡上的公共領域,多強調「發聲」而貶抑「沉默」。「發聲」固然是正常的欲望。當我們感到被壓抑而無法伸張自我時,更有必要發聲。

可是,「發聲」和「沉默」的複雜關係也往往被簡化了。

舉例說,在政治運動活躍的時期,德國牧師Martin Niemöller在1946年的懺悔詩〈起初他們〉(First they came)在網上頗流行。這首詩是為了懺悔沒有及早阻止納粹而寫:「起初,當他們抓某某人時,我沉默,因為我不是某某人……最後再也沒有人替我說話」(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也頗常見)。「發聲」似乎總是代表真實地顯露自我,而「沉默」則是一種壓抑和不正常的扭曲。

但「不發聲」並非總是負面。儒家的名句「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很多人都聽過。我讀中學時,用廣東話教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老師,總會介紹幾個隱逸的古代知識分子模範,因為他們遠離官場,跟無道的世界保持一些距離,雖則「離地」但又保留了一些可能性。基督徒一直有隱修生活,在香港也是廣為人知。還有流行歌如《沉默是金》和Silence is Golden也讚揚不發聲的好處。但這種文化傳統,似乎不太能接駁到有關公共議題的討論。

我們可否把「不發聲」當成一種進步的可能,而不總是等於「跪」或失去本來的自我?這條問題可能不合時宜,在今天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中未必有太多討論空間——這就使我更好奇,有必要找書看。

無感

於倫敦大學學院英文系任教的Xine Yao今年出版了一本新書Disaffecte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Unfeeling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我暫且譯之為《不為所動:美國19世紀時期的無感文化政治》,杜克大學出版社,2021)。研究美國少數族群有關「動情」的討論。根據作者,一些(白人)自由主義者在批判權力的同時,經常訴諸「人性」和「同情心」去批評一些「無情」的人。這些批評既有道德力量,但也主導了公共情感應該如何被表達。例如,某些少數族群反應比較冷淡,便可能被自由主義者批評為無人性。

作者認為,從少數族群知識分子的角度看,所謂「不為所動」或「無感」並非無情無義,而只不過是其「冷」的情感表達不合乎某種情感架構的要求。我覺得作者最有趣的觀點是:很多人往往認為反應冷淡的情感來自政治上的操控:因為政權、資本主義和各種意識形態,使平民異化而失去了本來的真實情感,所以知識人要重建情感連結;作者卻提出相反的觀點,即「無感」可以是一種管理情感的策略,拒絕回應某種濫情,把情感投資在更貼身的社會改革事業,創造更豐富多元而堅韌的社群。

寂默

我再追溯了近年一些題材接近的書。一本叫Qualitative Studies of Silence: The Unsaid as Social Action(我暫且譯之為《寂默的質性研究:不語作為社會行動》,劍橋大學出版社,2019),編者是兩位來自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的社會學家。編者認為,學術界多年來重視人們說了什麼(論述),很少意識到「說了的」如何衍生「沒被說出的話」。編者認為我們要更敏感地把unsaid(我覺得編者意思包括被動的「無聲」和主動的「不語」)當成一種會生產意義的社會性行動(social action)。

「無聲」當然意味某些社會經驗被排斥,但要發現它是不容易的。例如編者用南非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做例子:一般的說法是,委員會使很多無法發聲的黑人得以發聲;但也有研究發現,委員會為追求社會最大公因數而選擇某些故事,放棄包納一些故事,使某些人得以放下重擔而可以忘記不公義,也是在為民主化的南非消音,製造一些壓抑性的經驗。而所謂「不語」,可以是逃避發言、逃避參與不想參與的事情,或刻意躺平,不合乎某種要求。編者特別提醒,我們要留意人們如何在複雜的人際網絡中不盡力地完成一些被迫要求做的事,即通過一些「圓滑」(slippery)的行為作為某種「無聲」的抵抗(即「hea做」)。

隱身

最後一本叫How to Disappear(台版翻譯為《隱形的奧義》),作者是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任教的Akiko Busch,在2019年同時推出英文版及台灣版。社會主流要求人「曝光」,公開、透明、光明正大,而作者正正是想「重新將隱身視為人類經驗的一種正面狀態的時刻」。作者要對抗的名人文化(celebrity culture),舉出很多例子令人感到「匿名」之美:木匠不要在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上簽名,平面設計師就是不想出名,只想把工作做好,這些人不需要認可,極度腳踏實地,其實並不是異類,只是我們所有人都有的一種特性,只是各人的隱形程度、方式和處境不一。

隱身的潛能並不那麼複雜,畢竟互聯網就是靠匿名而產生強大的政治能量,也使實名制成為令人抗拒的制度。但本書要說的不僅僅如此。我很喜歡作者在討論大量案例之後的結論:隱身之後,感到自我縮小,自我在萬物間顯得沒那麼重要,人便會在生活中感受到驚奇(wonder)——驚奇的感覺是自由的源頭之一。這種自由觀,跟香港社會長久而來的主流自由觀頗不同,即傾向把自由視為一種由有權力者所賦予的禮物,它可以被輕易收回,也所以必須努力去抱緊這寶物。但自由不一定像物。自由的感覺也來自一種我們觀照自身和欣賞周邊日常後所產生的驚奇感,我們必須記得如何運用這些內置於人體的力量。

以上3本書,對應過去10年全球民間社會反覆思考的問題。很多人苦苦思索如何維持「激情」、努力「發聲」和「現身」,只花了很少時間去討論何謂無感、寂默和隱身。這裏不是說,某些詞語應該被替換,而是說我們如何在不同社會狀態下努力學習尋找可能性,建立可以有效引導自身的觀念。如果社會分裂,既要人「表忠」,又要人「表態」,選擇隱而不表,或者是一種潛能。

文章標題〈隱逸時代〉,是隨意改的,只是想捕捉一些存在,但又尚未好好說清的社會狀態。

政治類

文˙劉況

1)權力:基進觀點(第三版)

作者:史蒂芬‧路克斯

譯者:林葦芸,陳雅馨

出版社:商周出版

著名的英國社會學和政治學家史蒂芬.路克斯(Steven Lukes)在1974年出版了一本只有64頁的小書,《權力:基進觀點》(Power: A Radical View),就引起了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兩個陣營的激烈辯論。該書提出了三種權力的概念,其中最特別的是第三種,權力可以使人不自覺地服從了有權力者。即是說,當人在思想層面自自然然地服從有權力者,不覺得不自由是一個問題,不覺得需要加以指出或改變。2005年,路克斯修訂了該書,第二版內容增加了一倍。今年,年屆八旬的路克斯再修訂全書,再擴充兩章,並加入了最新的研究文獻,出版了第三版。在第三版裏,路克斯談及我們很熟悉的哈維爾〈無權力者的權力〉(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他提醒我們,1970年代的捷克人早已看清楚捷克共產黨的權力行使,「當每個人都在日常生活中將支配體系的結構、機制和受益者視為理所當然時,沒有人會在這套支配體系中被愚弄」(頁256)。路克斯認為,捷克共產黨倒台並不是因為一般人不再行禮如儀,而是因為社會運動的力量有一天強大到令向來循規蹈矩的人都願意改變其習慣,不再服從。但他卻悲觀地認為,今天民主或非民主國家受數位資本主義的操控,遠比1970年的捷克人,更加看不清楚權力支配的結構。

2)Rush Doshi, 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指出,冷戰以來中國和美國一直在地區和全球秩序中競爭,爭取霸主的地位。一般來說,國家會通過三種方式搶奪霸權,第一種是強制別國服從其意願,第二種是誘導或激勵別國遵從,第三種是建立合法性地位去命令別國。作者提出中國經歷三個階段逐步爭霸。第一個階段是1989至2008年,中國逐步看見美國對亞洲的影響力減弱。第二個階段是2008至2016年,中國乘全球金融風暴的機會,在亞洲建立其影響力。第三個階段是2016年以來,英國脫歐,新型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中國認為積極搶奪世界霸主的機會已經來到。這本書告訴我們未來中美局勢大概順這個形勢走下去。

3)Christophe Jaffrelot, Modi's India: Hindu Nationalism and the Rise of Ethnic Democracy

法國政治學家杰佛洛(Christophe Jaffrelot)長年研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社會和政治,近作翻譯成英文《莫廸的印度——印度教的民族主義與族群民主的誕生》,詳細分析莫廸2014年執政以來,一改之前印度世俗化的民主,大力提倡印度教作為印度人的獨特身分,甚至把公民空間「印度教化」,鼓勵對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排斥。這種新型的民族主義國家會把印度推向何方,對中亞的地緣政治有什麼影響,相信是未來不可忽略的問題。

歷史類

提供˙姜鍾赫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歷史學者

1)Michael Sheridan, The Gate to China: A New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and Hong Kong

這本書以鴉片戰爭起始,迄於社會運動,梳理了中國與香港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難得在作者Michael Sheridan援引了逾30年來的報道、採訪及來自中國和國外文史館的文獻,有許多過往歷史學家均未曾臚列的史料,也能提供嶄新的詮釋角度,例如戴卓爾夫人當年對中英談判的反應。

2)Michael Bennett, War Against Smallpox: Edward Jenner and the Global Spread of Vaccination

這本講述天花疫苗歷史的著作,正好呼應疫情和各國「谷針」政策,雖不算深入但內容全面。全書圍繞拿破崙戰爭時代,作者Michael Bennett由1796年英國醫生Edward Jenner發明天花疫苗、並在兒童身上接種說起,把疫苗接種描繪成一場安靜的革命。至1815年,全球已有數以百萬的兒童接種疫苗。

3)毛升《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作者毛升甄選了近年歐美港台中國史和東亞史的新研究,探討歷史寫法的多種可能。即使不熟悉歷史的人,也能從這本書得到樂趣。毛升提供了外人不曾想過的書寫角度,筆調風趣幽默,平常讀者也能在寫作中學以致用。值得留意的是,這書同時得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王奇生和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陳永發的推薦。

經濟類

文˙李宇森

David Harvey, The Anti-Capitalist Chronicles

獲《明報》邀請介紹一本經濟學新作,趕忙找回David Harvey在疫症期間的作品。雖然出版日期是在2020年底,但Harvey新作還是值得再三推介的。The Anti-Capitalist Chronicles這本新書無疑是順着他的經典作品《新自由主義簡史》的進路而來,補充他近十年所觀察到的全球政經發展,尤其是氣候政治和全球疫症下帶來的種種挑戰,如何跟他一直強調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時空壓縮的後現代性與資本主義的多重危機連結在一起。一如他過往所預視的是,在資本不斷擴張的壓力下,全球化、零散化和去福特主義所指向的政治未來,往往是新自由主義跟新法西斯的結盟,一如近幾年香港動盪的同時,在南美洲同樣烽煙四起,正是基於政治經濟結構帶來的社會壓力。資本無限增長是沒有出路的,Harvey苦口婆心的千言萬語,正是要在困窘中重新豎立社會主義的新方向,只是他並無在新作回應當前正興起的生態社會主義或者酷兒生態思想,甚為可惜。

藝術類

文˙黃宇軒

1)樊樂怡《香港抽象遊戲地景》

作者把香港遊樂場難以書寫的設計史寫了出來,是個極難尋找歷史資料的題目。出版社和設計師也用盡心思去鋪陳作者研究所得,一書兩冊,精美得交關。

2)《觀看權力的方式:改變社會的21世紀藝術行動指南》

作者:納托.湯普森

譯者:周佳欣

這是英文書Seeing Power首次被譯成中文,有些朋友看到中文名字,以為它跟Ways of Seeing相關,實為一場誤會。此書的作者是西方重要的策展人,深入淺出地介紹什麼是「與社會交往的藝術」。

3)楊東龍《就是繪畫》

今年看過、印象最深的藝術展覽之一,是楊東龍的個人畫展「日作」。艺鵠非常有心,趁着那機會出版了一本大部頭的書,既收錄楊東龍的畫作,也有多篇專文分析其創作取向,編輯所費的心力不菲。

飲食類

文˙鄒芷茵

1)鄭寶鴻《香江知味——香港百年飲食場所》

香港史研究者與收藏家鄭寶鴻,已編撰了大量香港史圖文集。其中數部與香港飲食歷史相關,包括《香江知味:香港的早期飲食場所》、《百年香港中式飲食》和《香港華洋行業百年——飲食與娛樂篇》。今年的《香江知味——香港百年飲食場所》糅合了上文前兩部舊作的圖稿,一再編寫香港百年滋味的重要空間,內容更加連貫、立體。若將〈酒樓與酒家〉、〈外江菜館〉、〈東江(客家)菜館〉與陳夢因的《食經》對讀,更津津有味。很多人喜歡在網絡媒體大談香港飲食歷史。寫得多的大有人在;寫得好、寫得對的未算多;而把「冰室」與「茶餐廳」混淆、把「大牌檔」誤寫成「大排檔」的,已見怪不怪。《香江知味——香港百年飲食場所》專業求真,彌足珍貴。

2)Robert Hellyer, Green with Milk and Sugar: When Japan Filled America's Tea Cups

我們現在覺得,「熱奶綠」(熱鮮奶綠茶)是杯尋常的台式手搖飲品;但Robert Hellyer告訴我們,green with milk and sugar曾是19世紀美國人喝茶的熱門之選。Robert Hellyer是從事日本史研究的美國學者,擅長分析現代日本的全球化脈絡。這部學術著作從國族(national)的角度來描繪美日茶葉貿易史,指出飲食品味不單純為文化氣質,也是全球社會經濟互動的結果。Robert Hellyer帶着他的茶商家庭背景,寫下那些我們即使喝過了熱奶綠,也不大能想像的美國和日本。喜歡這種來自專業研究的溫度。

3)楊双子《開動了!老台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

2021年的最後一口美味,必須留給台灣作家楊双子。喜歡跨文類實驗寫作的讀者,都不會錯過楊双子。她的代表作《臺灣漫遊錄》撒落了千萬線索;我有時會想,青山小姐與小千,到底有沒有一起吃炒米粉呢。新作《開動了!老台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比前作平易近人,以踏查(實地考察)的形式來呈現台中飲食歷史的視覺與味覺。想要踏查,先得有踏查的對象。當城市的妝容變換太快,我們就沒有踏查過去的餘地了。長崎蛋糕、水煎包、傻瓜麵……楊双子明明在寫台中,卻突然提起我非常掛念的台南「雙全紅茶」,害我心亂跳了幾下。

文˙Sharon 見山書店

4)《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賣書記

今年4月,讀者傳來《老派少女》:「文筆不錯,見山會進嗎?」

正如《馬橋詞典》不是詞典,購物路線也不是購物指南。

在博客來網站看了幾段,心底開始輕輕放煙火,噗哧噗哧。好像漫無目的走,灰濛濛的街道,迎面走來一個人,無法具體形容她到底長得什麼樣子,周圍陰沉,但你看見她的時侯,感覺到風,有光。

我們宣布:「老派少女是2021見山母親節選書!」

5月,嘉露幫見山IG寫了篇推薦文:「讀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感到作者的幸福滿溢,其一是她家庭的吃食味道豐富,其二是她的筆觸靈巧,寫出深遠况味,不止食物,還有對媽媽的感情。」

所有令人深深記住的食物,不應止於味蕾的感受,還應該有情。愛珠寫出了味道和情。

愛珠寫她與媽媽之間的食事,從不止於廚房裏的一碗一碟或菜市場的乾濕貨品,而是吃與吃之間彌漫的母女情。「吃麵的兆頭」一文,寫「終得吃麵和生活的同伴,謝天謝地,真不容易。」巧妙將愛情與生活連結。更神奇的是,愛珠在書中介紹了上環「福建茶行」,台灣大家庭,長年累月吃香港茶,為什麼?

6月,約設計師在陸羽早茶,等候時再重讀幾段。

那天的IG日誌,寫的是:「陸羽今年88。偶爾伙計與客人對話,不着邊際,總有近日時事,該留白處留白,該激昂處提高音調。八卦雜誌與此處不搭綱。我幻想,愛珠他日來港,邀她一起吃茶,一起走回見山。」

7月,我們宣布:「老派少女是2021年見山中秋節選書!」,帶它去會展,參加「香港國際旅遊展」,配陳皮豆沙月、梧州六堡茶和粵東督花彩瓷,毫不違和。

8月,經過九如坊大班樓,放下給Danny,一本《不中聽》一本《老派少女》,紙仔寫着:「一本是情,一本是愛,等我們。我會和愛珠來。」第二天,Danny回信:「請務必帶愛珠過來。」

10月,有兩位店長分別悄悄問我:你覺不覺得我像老派少女?我一邊偷笑一邊想,像像像,香港最像那位叫Margaret。真的,那次她拿着老派少女,不經意說:「這樣類型的文章,我能寫。」

我幾乎尖叫:快寫快寫,別遲疑。

11月,老派少女遠渡法國普羅旺斯,每天端正坐在Julia Child舊居廚房的料理台上,安靜看着來自世界各地,參加廚藝班的同學做菜閒聊。

「我哋真係好L鍾意香港」,曾經像一面,山嶺上迎風飄揚的巨大旗幟,唬唬威風,這十個字裏面,哪個字最觸動你?是「真係」嗎。

如果真的好L鍾意香港,不難寫出一本獨家「香港購物路綫」。如果暫時寫不出,且來看看愛珠的版本,她的真摯會打動你,會讓你回想或者盼望起來,從前或者將來的日子,甜美幸福。

如愛珠書中所寫:「一場大疫若能迫使太平盛世中的嬌人,重新面對生活基本技能,也算禍福相倚,實用的預習。人實在渺小,須盡量自強。煮飯即自強,餵飽自己照顧他人,以應人生萬變,一直一直來。」(P82)

一直一直來。

手作類

文˙郭梓祺

詩集 周翊琳 《孩子開的洞》

年輕藝術家周翊琳暫時的兩部著作,都跟她的女兒有關。

認識她十幾年了,平日是個大情大性的靚女,但一講到自己的創作,就會頓時怕醜臉紅起來。但也往往是在她書中的文字與畫作,才知道她更幽微、更敏感的想法,那裡彷彿暫時有個嬰孩安睡沒哭聲、比較安閒平靜的空間,讓她把另一面的自己逐筆逐筆描畫出來,與日常這一面常倦透的自己結合,成為更完整的人。

去年初,她出版了手造書《日落午睡》,因湊女終日在家,風景固定,就用原子筆畫下窗內窗外景色,線條很密,畫面富質感,像菲林,也用第三身寫下一些平時不易宣之於口的心事:新生活來了,舊記憶還偶爾鑽出,也沒時間回頭細想,便新舊交纏地前行。畫與文字的觸覺極好,封面還自己染和絲印了紅、橙、黄等不同落日顏色,壓上鍍金的太陽,精緻得不得了。

幾天前,她出版了手造書《孩子開的洞》,我有幸再度成為首個讀者。身為兩個女兒的母親,她這種在每天頭頭尾尾擠出時間的創作實在艱難,尤其她說細女出世後,連用原子筆畫畫的時間也沒了,故轉用iPad。文字今次則是詩,直白不造作,我讀到許多掙扎和愛,不論背後的世界和感情,都很重、很深,像這首:

〈如常〉

我恨我

用盡力氣以維持一切如常

洗衫煮飯餵食拖地

陪玩沖涼讀書哄睡

門口以外腥風血雨

家門以內馨香溫暖

晾衫洗碗抹枱執屋

刷牙洗面冚被抱抱

死亡在他和她之間

被清洗得了無痕跡的街上

你來得正是時候

就在這時代缺口

因我的膽怯懦弱

需要如你般一個天真無邪

的藉口

但願在我和你之間

沒有誰須為了誰放棄自由

我愛我

用盡力氣以維持一切如常

因日常就是你的所有

編輯•蔡曉彤、林曉慧、歐陽德智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