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元宇宙「咁假」點解有價值? 加密貨幣誕生的啟示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19日

【明報專訊】說元宇宙之奇幻,如果想像VR、AR締造令人沉浸其中的眩目世界完全不吸引你,今次我們來談「實際」點的,講錢。上月一宗關於虛擬貨幣的奇案就在香港發生,一名男子因面對面交易達特幣(Tether)被綁架,驚險逃脫。想想相關的新聞,現時最為大眾所知的可能是比特幣(Bitcoin)大升大跌、明星與藝術家紛紛推出與買賣NFT,以及上述這宗綁架案,難道一切無非是科技泡沫裏的趁墟炒賣?也許是,也許並不,如果從比特幣的創世紀說起,會是我們設想希望活在怎樣的未來世界,一個不錯的入口。

元宇宙的虛擬經濟

上回提到港產元宇宙遊戲工作室INDEX GAME的團隊在虛擬平台The Sandbox創作城寨遊戲的限制與挑戰,折射出這群「創作者」背後其實不止一隻game,而是元宇宙經濟發展願景。兩名創辦人營運總監王碧琪(Becky)及行政總監劉耀祖(Joe)受訪,Becky解釋:「The Sandbox是用遊戲導入、用NFT導入的元宇宙,將遊戲玩家轉化為創作者,製作遊戲的兩個軟件可以免費下載,不只我們這種工作室或大公司,就算在家都可試做你的遊戲」;「平台有虛擬貨幣SAND、虛擬土地(LAND),土地買回來可做各種內容,當有人上去玩,又有創作者在上面,慢慢就會出現供求;在遊戲出現的所有東西都可以是NFT(非同質化代幣),可在市場買賣,很多經濟活動會發生,就有一個虛擬經濟。」

二人提及幾個開拓生意的方向,Becky說,「假設做一條彌敦道,兩邊街很多billboard都可以是廣告位;要起紅館、太古城,我們都幫到你。另外一些NFT是平面圖,我們也可將它變成立體voxel(3D立體像素),做2萬隻,我們現在都接觸幾多這類project」。Joe補充,這是NFT世界常見的10K project。

現時風行的NFT創作是系列圖像作品,如Bored Ape Yacht Club共有1萬幅人猿圖像,一隻戴眼鏡、另一隻戴帽、有的咬牙籤、有的咧嘴笑,每隻都是一個NFT,在12月17日顯示最近賣出一批價錢約50ETH至近400ETH(即以太幣,當日一個以太幣約可兌3萬港元)。可能你會問,買了有什麼用,是否有一幅實體畫送到家中?非也,現時10K project的數碼圖像會衍生出多種玩法,例如可作為參與遊戲的角色;買兩隻可孵化出第二代,隨時「抽中」具稀有特色的版本……

一幅網圖炒賣千萬元,聽上去就似比特幣因Elon Musk一句唱衰而幣價大挫般兒戲?我們不分析哪個NFT系列走紅的原因、不預測比特幣未來走勢,來談什麼是「價值」。

加密幣的去中心化理念

談論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科大商學院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講座教授許佳龍說:「很多人以為這純粹是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衝擊,其深層次的思想其實是一班科技用戶群體的理念,他們認為很多事不再需要有人安排,群眾可透過科技凝聚力量,發展自己的solution(方案),而與實體世界的政府、機構是等同的。科技造就這個思想可以實行,他們擁戴的是背後那種自由組合發揮的概念。」

科技媒體WIRED資深主編Gian Volpicelli在《加密貨幣的政治與經濟》中記載了比特幣出現的故事。一開始,一群技術專家、學者、思想家組成鬆散聯盟,這群人自稱Cypherpunk,認為網絡是自由自主的空間,而政府則會用盡方法監控用戶、扼殺用戶自由,並提出「一個開放社會中的私隱需要匿名交易系統」,當中很多人認為貨幣應有穩定價值,而非由政府操縱,任意增減貨幣數量影響幣值升跌。但難題來了,如果用數碼世界的「鈔票」,即不是紙幣而是電子檔案,怎樣防止檔案一傳再傳,類似不斷用一張紙幣到處付款的現象?這就需要交易雙方以外的第三方去做認證的工夫,不就是銀行的角色?當交易集中由第三方處理,就違背了他們想去除集中化帶來被操控的風險,即最終仍由銀行或政府話事。

直到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人2008年提出比特幣白皮書,帶來一場變革。用密碼學中的公鑰、私鑰確認付款方與收款方,以區塊鏈中的區塊儲存交易紀錄,區塊資料環環相扣,能互相認證,因區塊會不斷誕生,不可能竄改一個區塊來改變紀錄,確立其可靠度。而「礦工」就是驗證並記錄交易的角色,他們要鬥快完成數據演算來處理交易,並獲比特幣作報酬,這競爭關係便不需一個機構去指明誰來處理交易,操控更變得不可能,如此一來,不需銀行,不需第三方,實現了無大台的匿名交易系統。

由此重新來想元宇宙的定義,許佳龍認為:「元宇宙的概念是加密貨幣的一個引伸,現在我們用加密貨幣,很多人的想法是用它來買實體世界的東西,元宇宙就是將這個實體世界的部分也虛擬化。」The Sandbox不是孤例,Decentraland利用以太坊區塊鏈建立,買賣虛擬土地,所用的虛擬貨幣是MANA。他笑言:「當然唔明點解有人買,但有人創造一個虛擬世界,然後在虛擬世界給人pleasure,這就是(元宇宙)在推的一個方向。」

這有什麼價值?他說「這是很多人都看不通的一件事」,「價值從來不需要靠實質去決定」。比特幣的價值何來?中本聰曾說「也許它可以在流通中獲得初始價值,因為人們預見它在交換上可能具有實用性」,亦即只要有人覺得比特幣提供這種交易有用,就會產生價值。如果覺得虛無,想想錢的價值,想想黃金。許佳龍:「好多人認為比特幣連黃金都不如,因為沒有實體、沒有支撐,我從來認為是錯誤的看法,因為價值是由人定義的。黃金本身亦無用,給你也不能吃,有人以前都會戴戴,現在更戴也不戴,但人賦予它價值,因為其稀有性」,各國紙幣就由政府定義其價值,而中本聰亦設定了比特幣可開採總數是2100萬粒,不是可不斷印的銀紙。許說:「價值就是你鍾意就得,所以元宇宙這個概念有沒有價值?我真的說不上來,有人鍾意就得。你會覺得假的地皮、假的遊戲、假的武器,為何會有人玩、有人買?只要有人在入面認為它有價值,它就有價值。」如何說服人有價值,就是各平台、創作者的心思。

香港監管兩邊搖擺中

連登討論區有人出帖討論「元宇宙=上網」,當中有人諷刺舊日玩《金庸群俠傳》,賣出帳戶獲利,已率先進入元宇宙,許佳龍一聽評道:「錯唔晒㗎」,「不過現在元宇宙是進一步去到不是玩game咁簡單,可能你會在元宇宙將人生時間、財富都放入去,但當然很多細節未搞清楚,因為在推的公司都未諗掂。要推人入元宇宙,提供銀行服務,是否代表元宇宙的銀行服務就不需要影響到實際的銀行服務?我覺得未必是這樣,或未必做到」。

實際發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加密貨幣交易愈趨流行,比特幣每天交易量約40萬次,以太坊是100萬,在地鐵站、隧道口也能見到投資廣告。另一方面,香港證監會副行政總裁梁鳳儀上月則在論壇演講稱,證監會正評估修訂加密貨幣監管框架。當初Cypherpunk的理念似乎愈來愈能普遍實行了,但自然會被政府注視它帶來的風險。

從泰特幣綁架案可透視加密貨幣交易的現况。泰特幣是一種加密貨幣交易中的穩定幣,與美金1:1掛鈎,「現在買賣比特幣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要入錢落銀行,銀行未必肯收,收了都未必容許你將存入去的錢做加密貨幣交易」,投資者先用法定貨幣買泰特幣,就可用來在區塊鏈交易。這可透過交易平台進行,但為何有人選擇面交?因為這樣做或可節省平台收取的佣金。銀行系統與加密貨幣之間的不相容造就泰特幣出現,而交易平台的存在降低了投資門檻,不了解加密貨幣運作的投資者也可輕易買賣,但他們參與去中心化買賣,亦隨時承受帳戶被入侵損失財產的風險,沒有監管機構或銀行可代為追回。許佳龍認為,監管有可能將更多投資者推向黑市,然而「兩害取其輕」,「黑市交易會有人被綁架、打劫,但畢竟好少數;如果容許人自由在交易平台trade,就隨時好似2008年金融風暴,有可能全世界受影響」。

不過許佳龍提出監管虛擬貨幣存在「內在悖論」(Intrinsic Paradox),即監管免不了削弱去中心化的價值,他坦言未見到良好方案出現。「網上(加密貨幣)用戶群體擁戴自由組合發揮的生態系統,政府當然不希望見到,因為政府有責任保護大眾市民,當好多市民『盲舂舂』,甚至不知比特幣是什麼就去買,最後如果這個新的群體、組織失敗、倒下,這些人(投資者)的財產就會受損失。」各地規管不同,「以美國為例,相對上對新興的投資或科技包容小小,就從投資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容許虛擬貨幣或網上智能合約平台發展,也容許顧客投資買賣,賺到錢便收稅,這是最寬鬆的監管做法;比較收緊的是如中國內地、韓國」,韓國要求虛擬貨幣交易實名制;中國內地則將交易列為非法,「這就是另一個極端」,「香港暫時是兩邊搖擺中」,證監會2019年11月推出自願發牌計劃,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今年6月就發牌制度發表諮詢總結,提出限制虛擬資產交易所只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專業投資者」投資不少於800萬港元。

也就是說,如果規管成真,投資少於800萬的人不能使用平台,但仍可自行處理交易。站在政府角度,是否可禁絕加密貨幣交易一了百了?許佳龍認為,「這亦是非常高程度上限制人的自由,如毒品證實有害所以不容許持有,虛擬貨幣是否去到這個程度?這一刻尚未見到這樣的需要」,「我想政府都要容許一些空間讓業界或市民去創新,慢慢群體自己都會演變,變吓變吓不排除會出現更好的應用,未來可能對社會有好大價值」。

元宇宙「無大台」的可能

加密貨幣的演變宛如一場價值觀的較勁。在提出元宇宙偉大願景之前,facebook就因計劃推出性質如穩定幣的「天秤幣」(Libra),會與貨幣及銀行存款等資產掛鈎,還拉攏到Visa、eBay、Uber等加入,但facebook「做大佬」的宏願兩頭不討好,不但加密貨幣圈批評不是去中心化,還引來法國及中國政府抨擊、美國國會質詢,最終伙伴紛紛退出,Libra改名敗走。科技巨企想沾手,各國央行也積極研究開發中央銀行電子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中國人民銀行即將全面推出電子人民幣E-CNY,若以比特幣理念來衡量,由央行決定價值的電子貨幣自然亦不算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

央行摩拳擦掌之際,由比特幣背後去中心化理想衍生出的以太坊,則逐漸被開發形成「元宇宙」更多可能。以太坊探索出區塊鏈應用在傳統貨幣以外的用途,令智能合約得以運行,一旦交易發生就實行協議。將創作者得到的like轉化為「幣」的LikeCoin創辦人高重建,曾從事遊戲行業20年,他解釋區塊鏈遊戲上的一把劍,與《金庸群俠傳》那把劍有什麼不同,「這把劍可以從《金庸群俠傳》帶到《古龍群俠傳》,甚至有喬靖夫群俠傳也可帶過去」,不過他不再關心武器賣到幾多錢,而是區塊鏈上可怎樣建立人與人的關係。元宇宙裏定義價值的空間,除了衍生瘋狂炒賣,也許還裝得下實踐理念的力量。下集談區塊鏈發展催生出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一種無大台治理的可能,用「錢」投票,可不可以?

元宇宙字典

Cryptocurrency

加密貨幣,以加密技術建立的電子及去中心化交易媒介,透過區塊鏈記錄交易,比特幣被視為首個誕生的加密貨幣;後來研發的區塊鏈以太坊可創建智能合約,根據交易自動執行程式。另聲稱有法定貨幣儲備支撐的穩定幣會被一些論者定義為不屬加密貨幣或特例。

NFT

全名non-fungible token,多譯「非同質化代幣」,同質是指如紙幣般每張性質一樣,而非同質就是指每個NFT都獨一無二,有獨特的數碼印記,創作人可將一幅畫、一首歌,甚至Twitter上一則帖文「鑄」成NFT,可在網上市集如OpenSea上架出售,每項交易包括每次轉手價錢、買家都有紀錄。

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是centralized finance(中心化金融),DeFi即指以區塊鏈應用代替傳統金融服務,如P2P(Peer to Peer)網貸平台。近年中國內地因多宗P2P平台實際上以高息集資詐騙,造成泡沫而全數取締。

【元宇宙入門手冊系列之三】

文˙ 曾曉玲

{ 圖 } 網上截圖、曾曉玲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