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媒體一間又一間退場,假新聞法如箭在弦,在人人嗌fact-check的年代,fact-checker在做什麼?事實查核實驗室(Factcheck Lab)成立兩年,在2021年10月獲國際事實查核網絡(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 IFCN)認證,成為香港首家加入網絡的中文事實查核機構。Factcheck Lab查核報告題材多元,橫跨網絡迷因、媒體報道以及廣傳信息,當然也少不了觸碰包括美國大選、COVID-19疫苗及俄烏戰爭等燙手山芋。今天希望跟讀者分享一些有關事實查核的經驗與觀察。
邊個fact-check你啲fact-check?
事實查核報告刊出後,不時會面對質疑:點解你話啱就係啱、錯就係錯?要回答問題,先要解釋事實查核機構及報告如何產生。由波因特新聞學院(Poynter Institute)成立的IFCN早年已制定一套查核守則,符合標準方能獲得認證,守則可分為針對「查核機構」及「查核報告」的要求。前者要求事實查核機構公開選題方法及財政來源,確保編採不受任何國家、政黨或政治人物控制;後者強調查核報告的對象不能過分集中在某一陣營,要考慮被查核的資訊本身流傳及重要程度,報告同時要公開查核方法,細列相關證據及資料來源供讀者檢視,若發現錯誤,要修正還要清楚說明更正內容。
這種做法的核心精神是讓讀者能夠自行覆檢查核報告的結論,真真假假並非由機構說了算。換言之,莫道機構在fact-check人,人亦能fact-check你,讀者才是最重要的查核員,信與不信,你可以檢視已鋪陳的證據再作判斷。
事實查核的限制
回顧兩年工作,Factcheck Lab不無掙扎,因為事實查核工作有其限制。與主動發掘及報道新聞的傳統媒體不同,查核機構主要是因應坊間已出現大量流傳的信息才會出動辨別真偽。一般而言,點明資訊對錯的步伐當然愈快愈好,這樣才會有效阻截假資訊大規模擴散,但查核工作本身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過程涉及查證信息來源、排除不同可能、備份資料及註明來源等,工序無法簡略,當查核報告面世時,或與虛假信息已經有時差。
查核工作的另一面向是公眾教育,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查核報告寫法如食譜,細列技巧心法,讓讀者一技旁身,可應對他日來襲的各類假信息。然而,要在資訊大爆炸的社交平台上佔一席位,內容須準確又易讀,兩者不易平衡。完成查核報告後,Factcheck Lab編輯會重寫「簡化版」於社交平台發布,還找來實習生「查理」擔任宣傳大使,以設計圖向讀者解釋查核要點,帖文最後附上完整報告連結,方便讀者鑽研。
與此同時,會被廣傳的信息往往備受爭議,而在兩極化的議題上,「敵對媒體效應」會令查核機構被雙方視作「偏幫對方」,查核報告容易兩面不討好,讀者亦可能因立場而拒絕相信。
社交平台查核資訊機制
Factcheck Lab主要透過社交平台發布查核結果,可是這些結果未必送到曾閱讀、轉發有關信息的用家眼前。例如當查核發現某陣營犯錯,通常另一個陣營的讀者會較踴躍轉發消息,這是人之常情,但會令查核的效果打了折扣。
今年5月,Factcheck Lab正式成為Meta第三方事實查核機制的首間香港合作機構,希望能更有效讓facebook和Instagram的用家掌握可靠資訊。根據條款,查核機構按照IFCN守則獨立運作,整個查核過程——由選材、查核到為信息評級——不受Meta干涉。查核信息後,機構會按結果給予不同評級,包括:不實(False)、經變造(Altered,主要指經編輯或合成的圖像、影音內容)、部分不實(Partly False)、缺少背景資料(Missing Context),另有諷刺(Satire)及真實(True)的評級。
Meta的系統會按照評級採取相應措施,例如降低該內容的曝光率(僅限於不實、經變造及部分不實的內容)、在內容加上相應評級的標籤,以及通知曾經分享過該內容的用家。這些標籤和通知均附上查核報告的連結,方便用家了解來龍去脈。
舉例說,Factcheck Lab上月曾經查核香港政研會就傳真社831報道的評論及網傳相片稱林鄭月娥與李家超拒絕握手的說法,分別評定其為「部分不實」及「缺少背景資料」。facebook用戶可以在該批帖文下方找到相應標籤,點擊「查看原因」閱讀事實查核報告,了解評級背後的原因。
若發文者不同意評級或已更正內容,可向查核機構申訴要求修改評級。要留意的是,查核機構無法刪除任何帖文,也沒有處理其他投訴、封鎖專頁或帳戶的權力,相關決定皆來自Meta。
事實由人延續
自草創後兩年來,Factcheck Lab有幸與一眾香港fact-checker為事實查核而努力。然而,失實資訊這樣多,Factcheck Lab又查得幾多個?當媒體逐一消失,查核可用的資料勢必減少,而且人手追不上信息流傳速度。實不相瞞,過去實驗室只有一名全職編輯,近日規模終於擴大了一倍,增聘一名編輯!Factcheck Lab近日推出了Patreon訂閱(patreon.com/factchecklab),希望能夠在現存空間撰寫更多事實查核報告、分享查核技巧,以饗公眾,一同修煉媒體素養應對未來挑戰。畢竟獨fact-check不如眾fact-c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