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書店歎「大餐」 細嘗紙上飲食百味

文章日期:2022年09月18日

【明報專訊】我對呂嘉俊實在心懷感激,因為一碗牛雜河。去年《蘋果》倒下,相約他受訪細說在《飲食男女》多年的經歷,因此也讀到昔日出自其筆下中環「水記」的報道,嗒完故事的人味,還數度親身翻嗒牛雜味,自此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還可得口福。他離開媒體後,創辦了出版社「字字研究所」,近日決定將工作室開放為書店,賣與飲食有關的書。「即係食譜啦」,yes and no,想起那碗牛雜河,我信他的推介不簡單。

選書多元 照顧不同口味

走上灣仔富德樓一樓,推開門是個清雅的工作室,開店前夕呂嘉俊仍在調整佈局,書店內藏小型展覽,從眼鏡店收來的二手展櫃裏擺着與飲食相關的文物。地茂館甜品1990年開業的落單紙,背後有郭富城簽名,上面的「川貝燉雪梨」往日是平民食品,今日川貝價錢已飛升,與旁邊的「椰汁燉雪蛤」都變得少見;雲來茶室曾是上海街地標,一個精美褶套承載舊日興盛,印上3層的電話,是號碼還只有6個字的時代。寫飲食故事多年,呂嘉俊儲着舊物舊書,隨手拉開書枱的抽屜,又取出私藏西餐廳Amigo的宣傳冊與粵東磁廠的小糖壺。當日壹傳媒大樓要清空,他亦有回去收拾物品,雖然他早已離職,公司仍給自己留着一個位置,「我一直有兩個大櫃儲下很多東西,拿回家整理之後就在想,究竟可以做什麼?現在就嘗試開一間書店,亦是拋磚引玉,吸引其他收藏家在這邊展出藏品」,如以他所知就有餐廳老闆搜羅形形色色的餐牌。

這半年間,呂嘉俊開始寫飲食專欄,以為有十幾年功力落筆更隨心,他卻更認真,「我覺得儲下的知識不是很夠,就看很多書,也逼自己透過專欄改善飲食知識,不想只停留在過去的了解」。以前旁人知道他寫食,總只會問「係咪專寫鱔稿?」「有邊度好食?」「即係寫食譜?」在之前專訪他就提過,食是生活,也是文化歷史、人類學、哲學,這方面的學問可以雅俗共賞,以他的眼光挑書,亦有花心機展現不同層次,照顧各種讀者的口味。

陳年食譜咪走寶

有時在商場會見到書商散貨,標價十蚊八蚊,賣得最多都是食譜、補充作業等的工具書,這裏有本書封面看似無甚特別,但列為展出珍藏,是食家唯靈所編的《香港名厨真傳食譜》,1985年出版,呂嘉俊翻開目錄,食譜都是依廚師名字編排,如第一個是梁敬,「他是唯靈推崇備至的粵菜大廚,其中一個著名菜式是『敬叔羊腩煲』」,果然下方就見一味「砂鍋㸆羊腩」。他又指指「仙鶴神針煲」,「舊食譜具參考價值,特別是記錄了一些舊時代的菜式,仙鶴神針即乳鴿釀翅,有段時間都好流行,不過打個茨汁,這個則是用煲上」。另一道菜式驟看似飲宴名菜,中間放着一條立體的龍,原來是教煮煎釀三寶,食譜沒教如何雕龍,僅是展展手藝擺個氣勢。

往出版商倉庫尋寶

呂嘉俊會在二手書店尋寶,也到出版商倉庫去發掘倉底貨,一本Paul Bocuse的食譜My Best,是他在書展宛如散貨的攤檔相中,再細問庫存下落所得,「發現Page One結業送了一批書到賣廚具的貨倉,Paul Bocuse是米芝蓮大廚,餐廳有50多年獲米芝蓮三星的紀錄,他在2018年過世,這本書記錄了其經典菜式,如用薯仔片焗鱸魚,在他法國里昂的餐廳一定會吃到這個菜」。為了開書店,他也問大出版社取書,但過程亦不容易,一套陳夢因《食之道》的書,「出版社只官腔地介紹『這是幾本我們最新出版與飲食相關的書』,我問這些書時,負責人會說『唔知呀,可能有啦』,多番追問才追到,其實書在2011年出版,都不算出了很久」,陳夢因筆名「特級校對」,米芝蓮官網亦有介紹他為「香港第一代食家,也是美食文字工作者的祖師爺」,呂嘉俊補充他亦是《飲食男女》專欄作家、江太史孫女江獻珠的煮菜師父。飲食在網上輕易就能找到海量資料,反過來考證就不容易,「我們常常不是很了解什麼是正宗,透過這些與名人接觸過的人或大師所談的做法或食材典故,可以相信比較真實」。

學問與飲食 撞出有趣題目

走過文物展櫃之後,呂嘉俊延續歷史感帶來的重量,重點推介3本有分量的書,分別為陳夢因《食經》、梁秉鈞《蔬菜的政治》、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不過與其視它們為必讀經典,感覺更似是一道有三重味道的精緻菜式,《食經》與《食之道》同是收錄陳夢因的散文,並不艱深,「初中生都睇得明」;《蔬菜的政治》則是詩作,告訴你講食有很多可能,不只有食譜;《陰翳禮讚》甚至不是只談食的書,與文化交織,「日本很重視陰翳這種美學,其中一樣食器叫漆器,就跟暗很有關係,在燈光較暗的和室裏,漆器會特別光亮,味噌湯在裏面也會顯得好浮好靚」。

筷子與蒸魚

散文可以是看書的輕鬆入口,他也介紹蘇美璐與母親何淑珍合著的《珍收百味集》,「蘇美璐是幫蔡瀾畫插畫的,大家通常注意到蔡瀾,沒怎麼留意她本身的故事,這本書談到她以前在香港、澳門的生活,也有提到街頭美食、澳門龍華茶樓這些事物」。由淺入深,當然都有研究類的專書,常看呂嘉俊的文章都會疑惑「佢點解會知呢啲嘢」,從他的選書終於算是略懂一二,「我想寫關於咖啡的專題,曾有宗教視咖啡是神聖事物,飲完令人清醒去追求真理;又有段時間被認為很邪惡,現在它代表一種好chill的生活態度,原來過去有人當咖啡像是精神信仰,所以我覺得這個題材好得意」。他在書店引入《咖啡癮史》這本書,「咖啡由埃塞俄比亞傳到也門,到中東再帶去歐洲,作者就循這個路線去走」;想寫一篇關於筷子的文章,他又發現了好書《筷子:飲食與文化》,「書中提到筷子初時是只在廚房用的,不是平時食飯用,流行的原因是小麥興起,有了麵食就令筷子普及化」。寫食的作家,追源溯流起來亦深不見底,他補好底後鑽出一個特別的書寫角度,「我想寫的是,你試吓用刀叉食蒸魚,可能夾到散晒,廣東人挾蒸魚是很特別的技巧,筷子與蒸魚是一個有意思的配搭」。

專寫食物、食材、食器之外,還有一個層次是不同學問與飲食撞出新的題目,「有本書我很喜歡,有經營書店的朋友卻說賣得很差,入兩本賣了幾個月,叫《獨裁者的廚師》,作者訪問了伊拉克、古巴、柬埔寨等獨裁者的御廚,用很人性的角度看獨裁者食飯是怎樣的」。《作家的料理店》,「講日本大文豪如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在東京哪裏食飯,其實是本飲食指南」。

書與雜誌界線模糊 探尋出版新路向

店裏有幾組學生桌椅,其中一張桌上放了日本雜誌《Casa BRUTUS》及台灣雜誌《地味手帖》,呂嘉俊說前者在他以前編採《飲食男女》時每期都買來參閱如何編撰專題內容,這期「器之教科書」封面寫「完全保存版」,是收藏級的特集,「我們做開雜誌會看它怎樣放大縮細(指如圖片配置、圖文比例等),如一本書100頁,封面故事佔50頁,是在第10頁出現還是第20頁出現?又如listing」,他翻開羅列各款式小碟的一頁,「這種版面用來做比較就最好,一隻碟佔一大版又得,編輯沒有絕對答案」。《地味手帖》以「移動販賣車」為該期專題,他形容「Casa是書的雜誌化,這則是雜誌的書化」,「雜誌已死」說了多年,現今雜誌與書的界線模糊,可能在指向出路,一本讀物既有探討專題的深度與精細版面,形式上又不似專書感覺深奧拒人於千里之外,可以吸引讀者掏腰包買下收藏。

與此同時,圖解型的書亦大行其道,這也啟發他經營出版社「字字研究所」。架上一本《圖解香港燒賣》,「這不正是做雜誌的方法嗎?將燒賣拆散,解說它的皮是怎樣,豬肉和蝦又怎樣,上面是紅蘿蔔還是蟹籽,有哪些師傅,分什麼派別,我們做雜誌習慣了每個禮拜都用,不知對讀者是很新奇、很正的」。他重新認識自己一些專長其實很有價值,正打算用來編輯下一本書。他的選書包含編輯的目光,會欣賞構思新鮮的題材,如《巨匠的技與心:日本三大料理之神的廚藝與修練》專寫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名師之間原來會互訪對方的店以精益求精;《餐桌上的電影物語》是台灣作者寫各地經典電影包括港產片的食物;《日本懷舊道具百科》圖文並茂介紹器具,「我也想香港人看到原來台灣出版社有這些書,香港亦有火水爐,可否做這樣的書記錄?希望激發出版界的意念」。

如何判斷好書?

飲食之書,簡易如食譜、深入如專題研究之間,還有很多變奏,問呂嘉俊怎樣判斷一本好書,他想了想,說出二字:「共鳴」。「必不可少的是共鳴,例如我沒在西班牙由細長大,但到過當地tapas bar,一食就彷彿親身接通當地人的生活;又如蘇美璐以前的生活,我沒經歷過,但她說起小朋友的糖果,也會勾起我兒時的記憶;食譜一個貼士,寫打肉餅千萬不要落水,不然會散,也會令人記起係喎我都經歷過。它可以完全與貧窮、學識無關,放入口食,就有共鳴。」如果你過去只是散漫地接觸這些書,不妨到這書店走一圈,嗒真啲,也許慢慢能練就從日常裏都可嘗出無窮無盡的味道。

字字研究所書店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樓

開放時間:周三至日,中午12:00至下午8:00

文˙ 曾曉玲

{ 圖 } 受訪者提供、曾曉玲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