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三鐵三路排優次 效益點止減塞車

文章日期:2022年12月11日

【明報專訊】近日展開公眾諮詢的「三鐵三路」順口易記,但內裏實包括不同位置和功能的運輸基建,各有挑戰,現合併於一份策略性研究,要公眾着手討論不容易。香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地理系教授盧佩瑩建議將6個項目分成四組理解,運用交通地理學分析,以及對歐美和內地鐵路的研究經驗,排列出優次,並點出是次諮詢應多加探討的方向。

連接自然城市 應互補長短

盧佩瑩先介紹基於城市科學理論,透過地理信息系統和道路網絡分佈得出的「自然城市」(natural city)概念,此概念由耶夫勒大學地理學者江斌的團隊於2015年加以應用。它有別於由政府由上而下劃定的市中心(downtown),而是靠人類聚集及活動有機形成,範圍常較市中心大。市中心發展較單一,例如會是核心商業區,較少變動;自然城市向多核心(polycentric)發展,具備多種功能,且會隨時間轉換。

她指出,一般人對市中心的概念較主觀和模糊,但自然城市可透過客觀數據找出人類聚集的「熱點」,能放諸四海。她的團隊於2021年發表的Delineating traffic congestion zones in cities: An effective approach based on GIS中,分析和繪製香港的自然城市地圖,用於檢視交通壅塞和城市活動節點(urban activity node)的關係。地圖上每一塊粉紅色(即大圖中的粉紅色部分)代表一個自然城市。中環至銅鑼灣一帶呈連貫的長條狀,代表城市活動較為順暢。屯門區顯得斷續和「三尖八角」,九龍則有大片粉紅色。「可見屯門交通難解決,如果用中部水域人工島連接或延伸下去,對它的整體流通有好處;九龍半島的太大塊都有問題,要用很多大眾運輸方法,例如地鐵,現只有幾條軌道,不是太夠。」

自然城市分佈會隨城市發展速度轉變,「香港比較平穩,5至10年不會大變,除非有很多大型道路基建,就算三鐵三路,放在地圖都是很小一段」。三鐵三路的位置大抵與香港自然城市配合,但自然城市之間,如中環和沙田各有側重點,以交通配對時應要互補長短。

香港接近歐洲模式

她和團隊研究可持續交通20多年,今年中在高鐵與區域發展國際研討會發表Location Matters: High-speed Railway (HSR) Stations in City Evolution,分析內地和歐洲1627個高鐵站和城市發展的關係,結論之一是歐洲城市較為成熟,高鐵站能與鄰近自然城市融合;內地因城市擴展和人口增長急速,高鐵站所處位置通常較偏遠甚至未開發,然後引入就業和居住人口。香港步向城市成熟階段,已有完善交通網路,條件與歐洲較相近,她因此提出節約城市生態的交通規劃原則,即連結現有活動和商業發展地區,達到緊湊城市(compact city)之效:「將粉紅色連結起來,或將它們有限度延伸。並非在大嶼山開新的一片粉紅色,這樣人們整體交通出行時間加長,碳排放亦增加。」

她指着將軍澳一帶,說該處由於住宅較多,開始形成自然城市,「如果節約在這裏,將這片粉紅色填好和連結,主要生活和工作都在此,就不會大規模增加碳排放,也不會令自然城市太分散」,香港則可保有郊區生態或寧靜的鄉郊生活。

將軍澳項目首選:多區可「搓勻」

三鐵三路外,政府尚有5個於明年起動工的鐵路項目,以及中部水域人工島和相關運輸走廊。盧佩瑩多次比喻現時像走進珠寶店,6顆寶石各有特色,卻不知它們的標價和自身的財力,怕屆時「埋唔到單」,故認為要先理順優次。6個項目中,她視將軍澳線南延線和將軍澳至油塘隧道(將油隧道)為一組,並列為首選。南延線由康城站向南延伸,連接本為公眾填料庫的將軍澳137區,該用地計劃建5萬伙房屋單位,亦可為將軍澳和觀塘一帶市民提供區內就業機會,甚至駁通九龍南面:「交通連成一片後,可以將兩區的就業機會和居住人口搓勻。」將油隧道只有2公里長,規模比其餘項目小,但她相信受惠的不僅是將軍澳人,「可連接東隧到香港島,引發整個香港的經濟潛力,也改善社會流動,幫助到最弱勢的,都值得支持」。將軍澳既有今日啟用的將藍隧道,又擬建新鐵路和幹道,資源會否過度集中?她解釋要有幹道和鐵路互補,才做到多核心發展。市區鐵路以載人為主,有速度快、低碳和容量大的優勢;幹道則可以客貨共用,考慮到將軍澳有工業村,仍需要道路輔助物流和工廠。她提及幹道另一優勢在於造價和建造時間,「以前道路的投資較少又快建好,但近年建造年期變長和成本變貴,失去它的好處」。

鐵路站慎選址 免變「鬼城」

她的次選是坐落北部都會區的北都公路和中鐵線一組。她回應「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口號,解釋城市容量(capacity)主要看人口、經濟、社會,再以交通支持。既然香港人口趨穩,當局應視乎經濟結構,如想發展金融科技、工業或其他;社會方面則要提升居住條件、解決劏房問題。「在這大前提之下,看交通放在哪最好 」,「設新鐵路站時,因應香港的情况,如果十年後都未能達到每小時2萬人次乘搭,重鐵可能就不是最合適的交通模式」。

最後,是涉及國家策略和大灣區的港深西部鐵路,「這項目不是為發揮或滿足香港內部需要,要與內地互補」。鐵路計劃由洪水橋出發,連接深圳前海,並在境內鐵路沿線如厦村及流浮山增設車站。盧佩瑩的高鐵站研究分析1976至2021年間高鐵站位置與城市結構的關係,發現興建新站,一般需要15至20年,才能達至車站和城市的主要活動區有機結合,效益或不及翻新現有車站顯著。放在香港,她說值得思考若翻新羅湖站,會否比起興建多個西部鐵路新站更有效。而在鐵路沿線增設的車站,要避免出現內地的「鬼城」現象,她建議先計算香港所有自然城市的平均面積,再選擇在大於平均數的自然城市附近設站,「這個新站成功的機會大很多,可以有助香港經濟和改善市民生活」。

剩下的沙田繞道,則見不到附近有創造城市活動的項目,「多建一條改善擠塞的道路,但附近沒有新建項目,居住環境沒有改善,經濟亦沒增加活力。如果目的是疏導交通,似乎應有更好的方案」。為善用公帑,可將經營權招標,或等待融資方案,「對整個社會長遠有利,應該由政府出資,其餘的有人投資才做」。她眼中有比這6個項目更迫切的「大鑽石」,即交椅洲人工島,「它投資大,但收穫必大」。她說北都是將已有人使用的土地加以整合,但人工島提供的是約1000公頃全新土地,既能將屯門和港島兩個自然城市駁通,人工島上也會形成新的自然城市,引入無人駕駛或5G等最新的建設和通訊科技。同時也可解決覓地建公屋的難題,「大家都嫌棄公屋,建在哪裏都有人反對,只有在新地段,才幫助到需要公屋的人」。

公眾諮詢補遺

是次公眾諮詢重點包括走線、分流作用、鐵路車站位置及數量、幹道出入口及交匯處位置及數量、規模及推展時間、建造工程影響,以及融資方法七個範疇,她認為雖然足夠,但公眾未有深入和準確資料參與討論,例如各項目的預算闕如。同時,她關注如何配合香港的碳減排目標,例如鐵路能減少多少地面車輛、幹道對碳排放的影響,這些均未有着墨。她亦特別談到走線,「容量」也包括環境一環,北都公路天水圍段接近濕地,「要小心考慮,支持北都,但走線是否一定要經過濕地?」當中或涉及覓地難題。「所以為何我這樣支持137區,因為已準備好一塊用地。」她提到以往見到需求才上馬的做法屬「交通滯後」,現時趨勢是投放基建,令地方「盡量吸引」和聚集城市活動,預視5至10年後的乘客需求。

循此進路,她對將軍澳最有信心,但其他項目有更多不決定因素。她記得2003年西鐵通車,本報攝得只有長者和小童乘搭的畫面,當年記者訪問她西鐵是否大白象,「要想長遠一點,今天相信沒人說是大白象了」。

如何計算「自然城市」

Location Matters中,盧佩瑩團隊借用軟件識別城市的道路網和城市邊界,再用江斌團隊開發的自然城市模型識別「活動集群」(activity clusters),但團隊將自然城市的篩選條件定為1平方公里或以上,以得出對城市活動較具分析意義的節點;之後分析這些活動集群的特點,得出城市形態和結構,再判別高鐵站是接近、遠離或身處自然城市。

齊夫定律(Zipf's law)

Location Matters中提到齊夫定律,這條數學定律引伸出小結構應總是多於大結構,例如一個城市的支線會比主幹道多,才得以流通;或自然城市地圖中粉紅色所佔的範圍,應遠小於其他白色和灰色的範圍。不過,盧佩瑩說此定律至少要有數百個城市作數學分析,未能直接用於審視城市小範圍內的交通規劃。

【運輸基建篇】

文˙ 梁雅婷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利永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