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考現:塞車又有乜好怕! 車窗外的奇遇日常

文章日期:2023年03月12日

【明報專訊】平時坐巴士,風景多是飛閃而過。但「屯門牛」Amy自小出入屯門公路,繼承了「世襲塞車宿命」,可能坐1小時都對着同一窗景,也可能由日落塞到月亮高掛。每早載她到觀塘上班的巴士線259D,取道屯門公路、龍翔道和觀塘道往鯉魚門邨,她稱之為「塞車combo」,車程由45分鐘至2小時不等,亦有網民笑比飛程台北更久。Amy說:「原來自己的人生有很多時間都在公路坐車,或塞車。」

簡介:疫情為「a room with a view」一語添上當代意義。留家抗疫、檢疫、隔離,一扇窗成為人與世界的連結。被窗框裝裱的風景,等同一幀幀疫下風情畫。「考現學」與考古學相對,微觀今人生活百態,換句話說,長期憑倚窗邊的人,其實已是個社會觀察員。這欄目從他們的視角出發,發掘有趣的行徑或現象,之後探尋答案。

【時地。人物】

窗外:屯門公路

謎題:公路奇遇特別多?

【窗內。窗外】

見證沙灘求婚 遇羊群公路散步

Amy是友儕間的「奇遇博士」,8年前更開設了專頁「奇遇博士 Why Always Me?」記錄奇人奇事,她笑着解釋是為「將自己的痛苦成就大家的娛樂」。芸芸奇事,有不少都在巴士遇到。由屯門坐到觀塘免不了塞車,但勝在可點對點。如果選港鐵,她要先坐巴士到港鐵站,再轉3次線,故唯有硬着頭皮揀巴士,「早到就去吃早餐,遲到就索性不吃。」她的公司採「罰留堂制」,遲到多久,同日就在公司「留堂」多久,「塞車(時間)可以好黐線……當自己很努力上班,香港人好鍾意返工嘛」。

她習慣坐巴士上層中後方、靠海岸線那邊的座位。以前坐車沒太多手機娛樂,就算之後開始有流動數據,亦要省着用,故很多乘客都會跟她一樣望窗,現在則少得多。但她看熒幕太久會頭暈,所以還是看風景,包括屯門公路(下稱屯公)的海景、龍翔道的一片「獅子山下」。說不上是她最喜歡的路線,但夠賞心悅目。說到奇遇,她試過在汀九橋俯瞰別人砌出「Marry Me」字樣,在沙灘求婚,她遙遙在心中送上祝福;也見過公路羊群,據說有人畜養。這在網上有許多相片或片段,甚至有網民拍到羊群結隊,於公路石壆上奔跑的情狀。她亦常見到汽車拋錨、冒煙或起火,幸好都沒有傷亡,只是阻塞交通。車廂內也有奇遇,例如2018年颱風「山竹」吹襲翌日,上層地面竟有水流傾瀉而出,之後如瀑布般湧向下層。車長開錯路不鮮見,有次回觀塘,車卻轉進尖沙嘴,另一次則開進了巴士廠。其中一次她坐的巴士冒煙,把照片放上網,才知道那架車是巴士迷都認識的「廠長」,意即「入廠時間比行車還要多」,「無意中見證了它巴士生涯的最後一程」。

拍事故照 自證清白

有趣的是,大家經常拍下屯公各種事故,其實是為跟公司或同事自證清白。「雖然我公司不算太嚴,但我真的比較多遇意外,都有同事問係唔係路。有少少想記錄這件事是真的。」她11年前與友人一起成立「屯門公路塞車關注組」,方便大家報告最新的塞車情况,後來很多成員都會用關注組的相片,證明自己因塞車遲到,「其實都幾坎坷」。群組至今有11萬成員,「很多上班族,起來要去看看群組的相片,去決定當日用什麼路線上班……屯公一上去(塞的話)就是1小時,可以救到很多人」。儘管可看交通消息和Google地圖,但圖片有助大家判斷,是輕輕碰撞、爭執,或是嚴重得攔住行車線,盤算都不一樣。

屯公最大轉變,或是一路多了新樓盤擋住海景,亦有礙眼的綠白色隔音屏障,其下方本來有些盆栽植物,卻已悉數枯萎,「好慘,擺在那像注定是死」。比起市區路線,始終是屯公和龍翔道的景色勝一籌,「市區密麻麻,最後車都是擠到一起」。現在她搬到斧山,少了回屯門娘家,上班仍選擇坐巴士。她說因港鐵擠得似沙甸魚,腦袋和眼睛無法運作,「視野範圍只有30米……我會繼續坐巴士,做塞車界和巴士界的代表」。

【實地。考現】

偶遇開線車長 細訴屯公奇遇

259D線於1994年7月28日啟用,曾有YouTuber用來實測屯門人坐車內急的辛酸,也有電視台跟拍看觀塘擠塞情况。這次記者來回觀塘與屯門,遇到由開線已駕駛259D的葉車長,邀他說說29年來,屬於他的屯公奇遇。

他記得當年公司見開始多人到觀塘上班,遂增設這路線,並叫有興趣的車長來開。「(它)數一數二惡揸,有時我們說是垃圾線,有車長入紙寫不開這條線的。」除因塞車,它的路線長度與過海線差不多,有車長寧願多開幾趟短線車。但葉車長從小是屯門人,還住在總站附近,覺得上下班方便;亦不怕開長途線:「長途線3轉車一天,時間會覺得快一點,開循環線一天20轉、區內線可能15轉。」

睹女乘客被揩油 開聲搭救

他記得有次在屯公,一個男乘客從上層下來,要求他把車停在一旁,一時說是自己不舒服,一時是女朋友不舒服、想要報警等,「我們都遇過這些情况,一定要確定他在說真話。我說:不如我停在一邊,幫你報警和叫救護車,起碼我可以說出準確地點。他就說不用了,然後走回去。」隔一陣子,那女朋友下來,哭着對葉車長說自己實在憋不住,不想尿在巴士上。「那刻自己心很痛,好像見到自己女兒一樣。唯有在最近的深井讓他們下車,之後他們可再轉巴士。」有乘客不滿,上前質問他為何在屯公落客,他只好解釋那女生怎樣急得要哭,隨乘客投訴與否。

另一樁難忘事與屯公塞車有關。那是1994年,他剛入職開「熱狗」巴,車上擠滿人。他眼見有男乘客整個身驅壓到另一女士背後,明顯在揩油。那時未有拍照手機,難以指證,他唯有開聲請另一乘客與那女士調位,那女士連忙道謝。因為這條線,他收過乘客感謝信、傑出服務獎。

Amy說屯公總是「無定向塞車」 ,葉車長試過單程開了2個小時45分鐘,行內戲稱這是「破紀錄」,會比較誰開得更長。有些乘客每遇塞車就衝到車頭查問,但車長其實只能在開車前看巴士App了解交通情况,開車後便不能拿出電話,「我不會知道哪裏塞。乘客拿着電話,一按就知道交通消息。希望他們尊重車長,不要經常發脾氣。」

這些年來,屯公增設了路肩,遇意外時可避免堵塞行車線;1998年通車的汀九橋也疏導了車流。但同時掃管笏一帶多了6、7個屋苑,這些居民出入九龍全靠屯公轉車站接駁,「上班時間停車上落客,無論出入屯門都要停10甚至15分鐘」。他指望將來西鐵線延長後能疏導乘客,巴士和鐵路不一定競爭,可以互補來服務市民。

【車長Q&A】

除259D的葉車長,記者也到了屯門寶田總站、龍門居總站和鯉魚門邨總站,訪問負責過海線和九龍線的車長,解答屯公迷思。

1‧屯公意外特別多?

有車長說因大欖隧道要收費,故較多貨櫃車和泥頭車會走屯公,令他們格外小心。較麻煩是遇到貨櫃車傾側,有時橫擋着兩條線,又要待吊走貨櫃。不過有過海線如960X的車長覺得,港島市區道路更窄,屯門和九龍的路算容易。至於屯公交通黑點,最多人提到「拓海灣」和往屯門方向的深井位置。繁忙時間出屯門方向,司機們或趕着上班,較易生意外。

2‧塞車點算好?

乘客可以倒頭睡覺或看風景,車長則要保持專注和驅走睡意。葉車長說咖啡奶茶都不及人的意志管用,例如想一下旅行地點、買部新電視,或用白花油、喉糖。他試過在長青隧道出口,遠望到迪士尼煙花,也有車長見過山羊擋在前方,或在車站見過野豬。

開車前少喝水 吃飯不配豆漿

葉車長說,專業司機要做好準備,例如閒時用Google地圖認路或多坐其他路線,萬一塞車需改道,都要想好怎樣走。另外,開長途車前少喝水,特別是吃飯不會配豆漿。

3‧點解開錯路?

屯公共有8個雙向出口及3個單向出口,Amy猜想近年車長要調派到不同路線,所以有時出錯路口。有車長承認此說,加上九巴有「衫尾車」,即車長可以申請額外多走一轉,但同日最多只能走3條路線。如果車長失神走錯,又沒信心繞回原路,他們可通知公司電台派車來帶路。另有車長說,現在的自動報站器在部分路線會有主要路口提示,減少失誤。葉車長說,走錯路時最重要跟乘客交代清楚,只要巴士繼續走,乘客會較放心。

【考現學。案例】

百年前的車廂「沙甸魚」

「出城」上班不是新事物。民俗學家今和次郎早在1925年觀察上班族從吉祥寺到東京上班的疲態,形容他們是家庭犧牲者,在宛如沙甸魚的電車中,早晨被搬送,傍晚再運回來。他統計後發現多數人手捧報紙,「只為讓腦袋放空,貪婪閱讀讓眼睛疲累」,而姿勢「形塑出其靈魂的形狀」。然後他再比較中午12時的車廂光景,盡是家庭和婦孺,稱他們擁有的「幸福重量」與早晨的乘客明顯不同。

文˙ 梁雅婷

{ 圖 } 梁雅婷、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