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巡迴展 發揮年輕創意 窄巷裂縫 透現香港城市空間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28日

【明報專訊】上周建築師嚴迅奇受訪談到運用香港城市特色,建造不少香港的文化建築。然而香港年輕建築師面對的土地限制問題愈見嚴峻,往往是見縫插針的空間,他們如何發揮創意?參考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辦的巡迴展,參展者以年輕建築師為主,展品透視香港「in-between(中間落墨)」的城市景觀,對香港未來城市發展有什麼啓示?

【公共建築系列二.完】

城市發展往往被視為由上而下的規劃,然而建築師策展人之一、香港珠海學院理工學院院長及建築學系主任朱海山觀察到在規劃以外出現「微妙的都市空間」,例如港鐵站和港鐵站中間的空間或天橋的接駁位置,既是在交通網絡規劃之下,又是自發定義如何使用空間。

年輕建築師理解「in-between」不一定從建築設計出發,還觀察到到城市不同規模、時間、人物和場景。另一建築師策展人張凱科舉例,其中一組以灣仔理髮店「愛群理髮」為題,該店在城市變遷下,極窄的舖位正是在城市狹縫生存的例子;第三名建築師策展人陳正芹續舉例,其中一組追溯房署在公共空間的中式建築,同時間又被一堆石屎建築包圍,違和感造就香港城市空間的特色。

共16組展品的巡迴展第一站在吉隆坡,10月在第二站南京展出,預計明年初在香港有回應展。朱海山指出,在亞洲特別看到這種在中間落墨的地方,例如攤檔和店舖多擺放貨物到舖外,「其實是佔用了公共空間,但既半公共又半私人。如果你說要管得很厲害,那當然全部都要退回到店舖」,在規矩之下又有靈活彈性。

這種既公共又私人的空間,建築師胡晞嵐和江貝詩就發現香港的後巷有着同樣特質。他們觀察上環九如坊的後巷——新舊建築交錯,從戰後建築到近代玻璃幕牆建築,高度不一,形成獨特的城市空間。

「(後巷)像是城市的後台,它有很多東西在那裏發生,有很多會服務城市的人在那裏休息,有些在大街擺不出來的東西會在後巷出現。」胡晞嵐說。例如他觀察到後巷放了一張椅子,又圍了一塊板,自發建構休息空間,甚至在後巷盡頭拜祭土地公,「欠缺像大街管理的時候,會發生一些古靈精怪、反映了人們需要的東西」。他還在休息空間看到有塊告示牌叫人放煙頭到煙灰缸,即使沒有管理,人人也會自發訂立使用規則。

除了城市光鮮的一面,胡晞嵐認為後巷「是看城市的另一個方法」,同樣「反映城市本身的文化或人真實的需要」。他們的展品《靜謐之間:探索香港後巷的時間隧道》(訪問時名稱,其後易名為《靜謐之間:探索香港後巷的都市迷宮》模擬上環九如坊後巷的空間地勢,例如又窄又長的上落樓梯,再用屏幕展示後巷的景象。「我們會有一個斜路,觀衆可能要蹲下來向上看屏幕,其實模擬我們在後巷上樓梯的經歷。」

反思建築設計 人工自然共生

胡晞嵐認為舊區的人情味,很大程度在於充滿如後巷的灰色空間,讓人自發去設計空間用途。江貝詩補充道,建築師未來可能只建構一個框架,提供空間讓使用者自由發揮想做的事,「可能是透過那些人自主創造空間出來的時候,會令到這個社會更加多樣」。

除了公共與私人之間的空間,建築師林灝泓和劉頌銘更想探討人工物與自然物之間的關係。他們觀察到,城市中石屎、磚等建築物料裂縫不時會長出植物,植物總是絕處逢生,然而那些裂縫本來應該視之為缺陷,卻讓人工和自然在城市共生。

植物偶然在裂縫間生長,並非在建築師設計之內。當時下流行綠色建築,但往往以人工建築物為主導,綠色植物為次要,他們就問道,主次次序能否倒轉?林灝泓指出,往往有固有指引限制植物的種植方式,例如盆栽和垂直植物,在不影響建築結構的情况下,能否有另一種人工和自然共生的狀態?

他們的展品《器非器2.0》是多塊25×25厘米的展示板,不同展示板用上城市會見到的材質,如水泥和金屬,在此之上黏合自然物,觀眾亦可伸手觸摸,說明植物也能以自然方式出現在城市空間。「其實我們在拓印一些我們在城市裏面的觀察。」劉頌銘說,他估計那些展品或許能夠應用成新一種建築物料。

依照同樣思路,建築設計在人工和自然之間便更加自由,甚或刻意留下容讓植物自由生長的空間。林灝泓舉例,最簡單如建一堵牆,不一定要排除任何植物,或許透過這種方式就能讓人工和自然共生。

綠色建築以外,活化香港海濱空間也是近年熱話。由於經濟轉型,維港兩岸的海濱空間亦需要變為市民的公共空間。在官方主導而成的海濱公共空間之外,建築師蕭鈞揚、江柏萱和建築設計師李志峯留意到石塘嘴公衆貨物裝卸區,由民間自發,轉化成公共空間,全賴於Instagram。

「打卡」正在改變我們的設計

石塘嘴公衆貨物裝卸區在Instagram以拍攝「天空之鏡」而知名,帶動許多市民到訪,蕭鈞揚形容是一個「Instagram pier」。從「打卡」現象中,他思考到一件事:「以前那些人通常去到一個地方,拍照記錄下來,才叫做『打卡』。但現在很多時是反過來,那些人見到那張照片,才想過去那裏看,再去『打卡』。」

李志峯認為這個思考一反建築師的學習——先有物理空間存在,建築師才能創造讓人享受的空間。然而「打卡」現象單憑虛擬空間就創造了讓人享受的空間,並且「打卡」所見的空間跟現場所見的空間時常有落差,他們的展品恰恰欲捕捉兩者之間的落差。

展品《形上城方》參照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兼具實體和虛擬部分。實體部分先分析西區公衆貨物裝卸區和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不同位置的「打卡」密度,當3D打印貨物裝卸區和海濱長廊的平面圖時,就按照「打卡」密度,相應加厚加大不同位置的比例。在按照「打卡」密度比例的3D平面圖之下,還有一個由LED燈砌成的燈箱,燈光效果展示所得來的數據。

反思由民間主導活化的公共空間,蕭鈞揚認為建築師未來的定位可能有所不同:「我們(建築師)就是設計一個框架,去邀請公眾進來這個框架裏面,他們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設計,或者他們都可以參與設計本身。」

社交媒體爆發式佔據大衆生活,李志峯也無奈表示建築師只能以後知後覺的形式去追隨,建築師不但需要理解社交媒體如何運作,在社交平台上與大衆互動,「其實社交媒體正在改變我們做設計的方法」。江柏萱舉例,卑路乍灣長廊就放上擺牛奶樽的容箱,符合近年熱捧的本土元素,無論官方或民間都會思考「打卡」來設計一個地方的空間。

策展人朱海山曾多次帶領年輕建築師出外辦展,他發覺外國年輕建築師很多時已經建築過至少2至3棟建築物,未必是巨型建築,起碼是3至4層的住戶建築。「香港其實有一個問題,不要說那麼遠,先比較跟內地的制度,很多時候他們去選一個建築師其實很多時都是要透過一些(設計)比賽。但是在香港環境、生態,似乎我們說的20、30年,其實都比較少機會讓年輕建築師去發揮他們的所長。」因此他提議:「其實應該多一些建築物的設計比賽,或者展覽等,給我們新一代的年輕建築師去參與。」

張凱科和陳正芹同為年輕建築師,張留意到同代建築師即使未有很多建築項目在手,但仍以建築師身分活躍於不同舞台。譬如在今次展覽向大衆和同行展示建築構思,或者近年不少建築師撰書,去除建築學的奧秘面紗,用生活語言介紹建築。與此同時,陳正芹留意到M+跟香港故宮等文化藝術類型的博物館相繼落成,意味着大衆理應愈來愈欣賞文化,「其實你在城市生活是沒辦法離開建築,而你怎樣令到一個這麼普及的應用藝術,可以讓大家再欣賞多一些呢」?●

「美美與共 和而不同——連接大都會」

網址:bit.ly/3QdwOqc

文:嚴嘉栢

美術:張欲琪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