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手工紡織作為相對小眾的愛好,要尋找志同道合的人,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加入本地的handweavers guild,即手工紡織者協會。這些協會遍佈美國各地,通常以城市為單位,主要以梭織或紡線為主,有時也包括染色、印花、籃編等相關技術。
最近,我在休斯頓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駐地藝術計劃。在此之前,我聯繫了休斯頓當代手工紡織協會(Contemporary Handweavers of Houston),諮詢能否租借織布機。我在紐約家中的織布機是老款,又大又重,無法搬運。幸運的是,協會給我發了一封熱情的回信,不僅免費提供一架落地織機、紡線機和各種配套工具,還授予我一份獎學金(Tilly Marchwinski Scholarship),以紀念該協會的長期會員Tilly。她在2012年以105歲的高齡去世。對於這份支持,我深感感激。
上月,我有幸在手織協會的月度會議中分享自己近期的作品,包括紙張染色、紡紙線和最終的織物。身為一個只有兩年多紡織經驗的baby weaver,在技術上我非常稚嫩,但在展示過程中,這些很多有幾十年紡織經驗的阿姨或奶奶,表現了很大的好奇心,發出非常捧場的驚歎聲。
跟棒針、鈎針、縫紉這些有不少年輕愛好者的手藝相比,梭織顯得更傳統或者說老氣,可能因為工具要求多、入門門檻高。美國各地的手織協會,成員大多是年長女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受到嬉皮士運動的影響,許多人愛上了手工藝,包括紡織,但這一代人如今已步入老年。不過近年來這種情况似乎有所改善,尤其是纖維藝術整體的關注度增加,一些年輕的紡織藝術家和男性也加入協會。例如,休斯頓年輕紡織藝術家Molly Koehn幫忙升級了協會的網站,以及在Zoom上直播例會等。
來我工作室的訪客中,有不少人第一次看到織布機,大人小孩都好奇地問這是什麼機器?我統統塞一張手紡協會的宣傳明信片,為他們介紹那邊有梭織入門課程和學習小組。很多人似乎都有興趣,但可能之前不知道哪裏有學織布的管道。
不久前,協會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手工藝展會,在兩個房間中放滿了大家過去一年的手工作品。這些通常是比較實用的織物,例如桌布、洗碗巾、氈子、圍巾、抱枕等,還有籃子、人偶、絲巾、襪子等小物。我拿起這件,摸摸那件,精緻又簡樸,喜歡得不得了。其實作品的定價一般不高,完全不能反映投入的時間成本,這份手工心意,更像是同好者之間的互換禮物吧。
文:林綺晴
(織物藝術家,常駐紐約 目前為休斯頓當代手工藝中心駐場藝術家)
個人網頁:www.linqiq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