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工廠活化 匯聚不同社群 首爾聖水洞引領快閃文化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24日

【明報專訊】走入首爾聖水洞,乍看之下全是年輕面孔,雙雙或成群穿梭於潮牌與咖啡店之中。一幢幢舊工廠的外表,包裹着最新的流行文化,近年區內湧現快閃店與文化空間,一再證明聖水洞匯聚潮流的魅力。若年輕人是定義潮流的一大指標,其出沒地點大抵指向流行。活化空間與社群的互動,怎樣引領風潮?

【韓流內望系列一】

Instagram帳戶@seongsu_bible號稱「聖水洞教科書」,圖文並茂介紹區內咖啡店、快閃店與房地產等消息。帳戶由聖水洞居民Zelepark開設及管理,去年7月重新定位為網上地方雜誌,現已有11.3萬名追蹤者。身為聖水洞達人,Zelepark以兩個形容詞描述這日益蓬勃的社區:「時髦」(hip)、「舊與新」(old and new)。

每周平均50至70快閃店同時營運

與時代一同變遷的聖水洞,近兩年再有新文化進駐。快閃店成為新興推廣模式,Zelepark定期整理及發布名單,透露聖水洞每周平均高達50至70間快閃店同時營運,主辦方不限名牌或初創,更有著名K-pop團體舉辦限時展覽,吸引其國內外粉絲慕名而來。記者5月初到訪聖水洞,正好碰上男團BTS的Monochrome快閃展覽。Zelepark引述觀察:「放眼全球,聖水洞在(快閃店文化)這方面是非常領先的。」

獨特體驗 讓年輕人挖掘心愛品牌

紅黑包裝的辛辣麵為港人熟悉,其生產商、韓國食品公司農心4月中在聖水洞開設約一個月的快閃店,慶祝另一產品Chapagetti炸醬麵推出40周年。門外大批年輕人排隊,等候一嘗新鮮好玩的體驗活動。訪客可以享用網紅美食「即食辛辣麵炒飯」,又可重回炸醬麵初推出的1984年,於懷舊布景打卡留念。若完成指定活動,工作人員會贈送一包泡麵,或送出以塑膠包裝升級改造的小拉鏈袋。

上述精心設計正好說明Zelepark歸納的快閃店特點,一是讓訪客親身體驗產品概念,二是派發產品樣本,將體驗延續回家。他補充年輕人的特徵:「他們對於真正喜歡的事物會深入研究,例如『鐵粉』會深入研究其偶像;同樣地聖水洞的品牌吸引各式各樣的年輕人,他們會深入挖掘心愛品牌。」

空間夠大 室外巨大模型吸睛

農心快閃店內外設計恍似遊樂場,精美裝修現已人去樓空。聖水洞的快閃店普遍為期一周至一個月,展期短、流動度高,與流行文化一閃即逝的特性不謀而合。不過租期那麼短,為何業主願意租出?難道不怕找不到租戶?Zelepark說,現時許多快閃店正排着隊開張,業主不太擔心空間會空置。此外,快閃店的租金比長租貴得多,差距甚至高達5至10倍。

快閃店在香港並非新鮮事,各大品牌不時在商場開設攤位,只是規模遠遠不及聖水洞一幢幢的快閃店。在聖水洞,吸睛的室外裝飾很常見,記者走在演武場街,從遠處已可瞥見真露的巨型燒酒瓶模型。Zelepark在過往訪問提到,觀乎其他傳統旅遊熱點如汝矣島、江南、弘大等,它們均欠缺聖水洞昔日工業化遺產——動輒50坪(約1780平方呎)、100坪(約3560平方呎)以上的大型空間,這空間特點正是快閃店進駐的誘因。大量快閃店更形成漣漪效應,因為特意前來的遊人不會只去一處,而是一次過橫掃幾間。

舊建築低廉租金 「重新出發」

在朝鮮王朝(1392至1910年),聖水洞一帶平原乃軍事用地,皇帝會登上聖德亭視察士兵練武,對表現優良者予以獎勵。聖水洞的長巷「演武場街」,街名正正反映軍隊習武歷史。時至今日街上滿佈潮牌店、特色咖啡店與手工鞋工廠,由MZ世代(韓國泛指1981至2010年出生的人)遊客代替士兵「血拼」。

上世紀50至60年代,香港正經歷工業起飛,遠在首爾的聖水洞同樣演變成重工業區,是印刷廠、煉鋼廠、汽車修理廠等工廠落腳點。隨着工業式微,廠房遷離,低廉租金為空置建築物帶來新機遇。

現坐落演武場街的文化空間SFactory分為A至D幢,其中1幢大樓建於1971年,先後為製衣廠及煙盒廠房,其餘3幢前身則是健身室、宿舍和修車場。建築師李澔揆本來從事房地產發展,10年前看中這塊約3000坪(約10.7萬平方呎)土地的潛力,銳意將其發展成年輕設計師與初創企業的培育基地。SFactory標誌上的「ctrl + alt + del」以傳統電腦的重新開機功能,寓意租戶或參加者重新出發(reset)帶起新潮流。

活化舊工廠不易,李澔揆為取得安全許可,先後與13個政府部門交涉。舊建築缺乏抗地震設計,要重新改裝以符合要求,「我以為很簡單只是改變內在設計,但其實要大量資金投放在基礎建設」。建築期原定半年,最終耗費兩年才完成。

縱有同區咖啡館兼畫廊Daelim Changgo改裝舊倉庫的先例,SFactory算是位於聖水洞中心比較大型的空間,容讓有一定規模的活動如DJ派對、時裝秀舉行,其開幕日更舉辦了K-pop男團BIGBANG 10周年展覽。除此之外,SFactory為初創企業提供租金相宜的辦公室空間,目前B幢天台一端分別有美甲店、DJ公司、IT公司租用,另一端則是一間自助式韓燒餐廳。

Zelepark提到快閃店注重的「體驗」,李澔揆受訪時也有觸及。記者原本以為Z世代(泛指1997至2012年出生的人)從小接軌網絡世界,自然較習慣甚至偏好網購,李卻說「體驗」對產品銷售至關重要,「當然他們可以透過社交平台得到一些(產品)推薦,但這些年輕人現在想參與其中,想體驗品牌信息和文化」。因此他嘗試將SFactory打造成結合線上線下的平台,顧客可以前來親身接觸店主及產品,成為更忠實的追隨者。

SFactory旨在吸引潮人(hipsters)到訪,所指的不一定是年輕人,更重要是追隨新潮流、新事物的一群。李澔揆對SFactory租戶有一個特別要求:「社群(community)很重要,所以無論誰有興趣租用,都必須積極建設其社群。」目前現代百貨的新服裝品牌EQL租用A幢,「如果他們只想設立零售店,我可能會拒絕,但他們有意建立一個社群」。EQL定期舉辦派對或時裝秀,利用空間集結時尚中人。

SFactory的租戶來自不同文化領域,李澔揆說晚上到訪會看見C幢地下泊滿電單車,皆因車場由電單車愛好者租用,這個小社群每逢周末會駛往郊外賞景。這邊廂是時尚圈,那邊廂是車手圈,李澔揆相信截然不同的社群亦可彼此交流,終擴展成愈來愈大的社群,一同創造舊工廠外殼內的流行文化。

文:朱令筠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小玲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