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文學‧《封神演義》作者之謎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02日

【明報專訊】《封神演義》,就是俗稱的《封神榜》,最近有《封神三部曲》系列電影,第一部《朝歌風雲》已在2023年推出,而2024年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精裝金邊本《封神演義》,具名許仲琳編著。「許仲琳編輯」是勉強可以接受的寫法,如今成為了「許仲琳編著」,似乎視許仲琳為著作者。

香港中華版《封神演義》出版說明中就討論了作者問題,並否定陸西星為作者:「陸長庚(1520-1606),名西星,號潛虛子,又號方壺外史、蘊空居士,南直隸興化縣(今屬江蘇)人,早年為諸生,九次參加科舉考試都落榜,遂棄儒服出家學道,成為道教東派丹法的創始人。他一生著述甚豐,除了多部內丹學著作,還著有《南華真經副墨》和《楞嚴述旨》等作品。從他肆力於學和潛心著述的生平經歷來看,不大可能致力於編集被當時人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閒書《封神演義》;從他的思想來看,與《封神演義》也多有牴牾。」

《封神演義》作者為何許人,是多年來未解的懸案。

胡適的假設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出「日本藏明刻本,乃題許仲琳編(《內閣文庫圖書第二部漢書目錄》),今未見其序,無以確定為何時作,但張無咎作《平妖傳》序,已及《封神》,是殆成於隆慶萬曆間(十六世紀後半)矣。」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又說:「明舒載陽刊本《封神演義》卷二,題云『鍾山逸叟許仲琳編輯』。」但孫楷第也提到另一說為陸長庚。

1936年6月8日,張政烺致信胡適先生,引《傳奇彙考》卷七《順天時》云:「《封神傳》係元時道士陸長庚所作,未知的否。」張政烺認為元時當為明時,《封神演義》為萬曆年間興化人陸西星(字長庚)所作。小說崇道又混釋老一談,正合陸西星其人。

胡適覆信道:「此書的作者是陸長庚,大概很可信了。……陸長庚大概從《西遊記》得着一種inspiration,就取坊間流行的《武王伐紂書》(《全相平話》本,與今存之《列國志傳》之第一冊相同),放手改作,寫成這部《封神演義》。」胡適更把信函給《獨立評論》第209期發表。

1943年,胡適寫了〈《封神演義》的作者陸西星〉一文(已收入《胡適全集》第12卷),指出攝山是鍾山的一支,棲霞山古稱攝山,而陸西星在棲霞山做道士,胡適大膽假設鍾山逸叟許仲琳,「也許就是陸長庚發表小說時用的筆名」。

柳存仁的推論

真正為陸西星推至《封神演義》作者位置的人,不得不提柳存仁。1940年,柳存仁出版《西星集》,收〈《封神演義》作者陸西星〉一文(原刊《宇宙風》乙刊24期,1940年5月,已收入《想像力的世界:二十世紀「道教與古代文學」論叢》),初步整理了陸西星相關生平資料。比較可注意的是柳存仁提出《封神演義》中的人物陸壓道人,乃西崑崙閑人,為「作者理想中最閑散無己之至人也,是必西星自况無疑」。同一時間,李光璧撰寫〈《封神演義》考證〉(原刊《中和月刊》1941年第2卷第12期),也是以陸壓為陸西星作者自况。

柳存仁1946年赴香港工作,任教於元朗公立中學、皇仁書院和羅富國師範專科學校。1957年,柳存仁獲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1962年赴澳洲國立大學中文系任教,並出版博士論文Buddhist and Taoist Influences on Chinese Novels, volume 1: The Authorship of the Feng Shen Yen I(《佛道教影響中國小說考》第一卷《封神演義之作者》),書前有Arthur Waley序文。此書沒有中文譯本,且不易得,較少為中國大陸及台灣學者直接徵引。

《封神演義之作者》考證小說源流及作者問題,全書12章,內容包括《武王伐紂平話》英譯、《列國志傳》卷一與《封神演義》比較、明代出版業、駁印度學者J. C. Coyajee的Cults and Legends of Ancient Iran and China一書所主張,《封神演義》的故事多根據波斯菲爾多西(Ferdowsi)的史詩《列王紀》(Shahnameh)而來、《封神演義》的道教背景、佛教影響、作者的宗教信念、俗文學的影響、多聞天王(毘沙門)與哪吒故事。《封神演義之作者》一書是目前關於這部小說最翔實之研究專著。

柳存仁在《封神演義之作者》提出的結論是,從元代《武王伐紂平話》到《封神演義》,中間經過了《列國志傳》卷一。從《樂府考略》和《傳奇彙考》可知陸西星是《封神演義》作者,主要原因是《封神演義》作者當是十分熟悉道教之道士,運用天門、玄門、元神和三清等道教術語。

陸西星本人晚年從道,思想上結合儒釋兩家,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指出「三教聖賢同一宗旨」,正合《封神演義》十五回:「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

陸西星從話本、寶卷取材,用於《封神演義》。柳存仁又認為小說場景與嘉靖年間之事對應。小說中的聞仲(聞太師)實取自嘉靖帝信任的道士陶仲文,而通天教主對應明世宗嘉靖帝。陸西星為江蘇興化人,在《封神演義》中也不乏江蘇北部道觀之名。

柳存仁在〈《封神演義》作者陸西星〉一文已提到書中的人物陸壓道人,《封神演義之作者》更提出小說中還有西崑崙度厄真人,而陸西星號蘊空居士,度厄和蘊空出自《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度厄呼應陸西星之號,陸壓呼應陸西星之姓,陸壓和度厄同出西崑崙則呼應陸西星之名,壓星為道教行事,陸壓之名也是呼應陸西星之名。而且,小說中不少名字如陳庚、黃庚、沈庚、宋庚、周庚、陳夢庚,都暗示小說作者就是陸西星(字長庚)。

柳存仁曾在1959年《新亞學報》發表〈元至治本全相武王伐紂平話明刊本列國志傳卷一與封神演義之關係〉,1981年又在《中華文史論叢》發表〈陸西星吳承恩事蹟補考〉,兩文俱收入《和風堂文集》,可以說是《封神演義之作者》的總結及補充。

〈陸西星吳承恩事蹟補考〉指出《封神演義》並非完全獨創,柳存仁承認難以肯定陸西星是否見過元代的《武王伐紂平話》,但應利用了明代的《列國志傳》卷一,為小說的輪廓再加以修飾擴展。《封神演義》有引詩取自《列國志傳》而稍改。

回到作者問題,柳存仁指出:「許仲琳役於舒氏,其『編輯』或實不外普通性質之修訂,舒氏所刻之《封神》更未必係該書之最早刻本,而許君之不必定為小說之撰人,觀於明代通俗小說板刻之一般紊亂情形,亦可釋然矣。……而為舒本撰序之李雲翔,亦可能為參訂之一人。然皆未必為作者也。」

至於證明陸西星為《封神演義》作者,柳存仁比較《南華真經副墨》和《封神演義》可比附之處,又提到小說之柏鑑和鴻鈞道人,與《南華真經副墨》相關。其餘陸壓道人和庚字人物,已是舊文重提。

章培恆的獻疑

章培恆《獻疑集》及《不京不海集》二書,都收入〈《封神演義》的性質、時代和作者〉和〈《封神演義》作者補考〉,兩文都是有力的討論文章。

章培恆力排眾議,指出《封神演義》由許仲琳、李雲翔寫定,李雲翔是主要的寫定者,只因邗江李雲翔序說:「余友舒沖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託余終其事。余不愧續貂,刪其荒謬,去其鄙俚,而於每回之後,或正詞,或反說,或以嘲謔之語,以寫其忠貞俠烈之品,奸邪頑頓之態,於世道人心不無喚醒耳。」但這一段似是說鍾惺未竟批閱工作,李雲翔完成批閱,刪除鍾惺荒謬鄙俚之言。章培恆則認為《封神演義》開頭十回左右由許仲琳編輯,且經李雲翔修改,其他包括評語,出自李雲翔之手。舒沖甫利用鍾惺大名,刊行《封神演義》。這是大膽假設而已,證據薄弱。

〈《封神演義》作者補考〉主力反駁柳存仁〈陸西星吳承恩事蹟補考〉一文,指出柳存仁未能證明「鍾山逸叟許仲琳編輯」不是《封神演義》作者,《樂府考略》又來源不明。最重要的是,章培恆指沒有資料提及陸西星曾寫過《封神演義》。章培恆逐條討論柳存仁在《封神演義》找到的內證,包括《封神演義》與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相近處不夠多,柏鑑未必出自《南華經》,鴻鈞之名出自杜甫詩,至於庚字人物,更未及名忠、元、吉之人物多。陸壓和度厄之名可有別解,如《新刻鍾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總批中指出,陸壓用「釘頭七箭書原是壓魅之術」,度厄不止出自《心經》,也出自《神仙傳》,陸壓和度厄不必然是暗藏作者之名。

總歸而言,〈《封神演義》作者補考〉反駁相當有力,但對陸壓和度厄暗藏陸西星之名,還是柳存仁比章培恆眼力稍高一籌。

小結

假如章培恆能審閱《封神演義之作者》一書,相信討論會更為精彩,可惜柳存仁和章培恆皆已故去。當然,〈陸西星吳承恩事蹟補考〉已再述了主要觀點,沒必要引以為憾。

近年又有新觀點是關於陸西星何時成書,龔敏〈《封神演義》的成書時間及其與元明小說關係考〉提出是嘉靖三十七至三十九年間,當時陸西星客居金台(北京),擔任李春芳的幕僚,他可能利用這三年編撰《封神演義》,也改善了經濟狀况,其後自京返鄉得地建宅,修道煉丹。

另一新觀點是《封神演義》中的呂祖信仰,陳宏〈呂洞賓信仰與小說《封神演義》作者關係考〉認為陸壓身上呂洞賓的影子着迹,而且《封神演義》的詩贊韻語中不乏呂洞賓的詩,正合陸西星整理過呂洞賓傳記和詩文集。陳宏認為:「無論是混同三教而唯道獨尊的宗教觀,還是以天命敉平忠孝與朝代更替之間的困惑矛盾的政治觀,乃至對於神靈世界的深刻體驗等,陸西星都與《封神演義》存在某種關聯。」

關於《封神演義》的特色,柳存仁說:「《封神》之書,洋洋灑灑百回巨著,蓋融會若干話本、說部之通俗素材,摶合儒釋道三教歸一之本旨,而以闡、截二家鬥爭之故事衍出之,其於三教之中,又隱然以道家之虛靜恬淡為超然塵外更高一境者。其參用佛教人物部分,皆援道入佛,佛、菩薩悉易為道人,又吸收密宗有關之生動故事,如毗沙門天王與哪吒父子活動,他說一鱗半爪間亦有之,而溶化佛教與說部之材料,又渲染以道教之誇稱法術,逞奇鬥妍,蔚成大觀,其趣味濃郁、生動活潑淋漓傳神之處,非高手不能致。」

《封神演義》是出色的明代神魔章回小說,評價不及《西遊記》,但徐朔方在〈論《封神演義》的成書〉(已收入《小說考信編》)指《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之間是雙向的彼此影響。

《封神演義》影響甚大,許多電視劇和電影改編,姬昌、姬發、姜子牙、紂王、妲己、申公豹、聞仲、哪吒、楊戩、雷震子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封神演義》是高手之作,合儒釋道三教歸一,但作者何人一直是謎。

就目前而言,我們大概可以相信《封神演義》作者是陸西星,編輯是許仲琳,評點者是李雲翔。

文•鄭政恆

美術•劉若基

編輯•鄒靈璞

電郵•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