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Electric Dreams:數碼藝術的起源故事

文章日期:2025年01月03日

【明報專訊】上期提到,每年年底的時候總會有不少重要的展覽開幕,而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最新的大型專題展「Electric Dreams」是2024年我最期待的展覽之一。這個展覽展出很多在互聯網普及前,在電腦還是一種新銳科技的時代的先鋒藝術作品,而這些作品橫跨1950至1990年代。單是說作品的數量、多種媒介類型,以及主題的曖昧性,已經足夠我去看一次了。不過入場費22英鎊,確實是貴了一點的。

我還是藝術學生的時候聽過一句話,「藝術的目的,是為了擴闊審美的維度」。它成為我後來創作時為數不多的座右銘之一。綜觀藝術史,美學的定義其實一直隨着人文精神、科技發展而改變。正如攝影的出現可以說在某程度上解放了繪畫這種藝術形式,因此在未知的領域、新銳的媒介上推進可以說是藝術家的一種天職。而在互聯網、VR、AR、故障藝術等等五花八門的數字媒介大行其道的當下,或者就是時候回顧一下這些創作方式的原點,以及當時的藝術家對於這些新媒介的期許,看一下它們與現在的世界有什麼落差。這樣說來這個展覽倒是頗有詩意的。

展覽場地頗大,展品亦確實很多。篇幅所限,在這裏我就挑兩個我最感興趣的來說吧。首先,說到早期錄像藝術的話,很多人都會想起大師白南準的作品,各種古老的電視機作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以一種類似雕塑的形式展現。然而,藝術家山口勝弘在1969年的作品Image Modulator則採取一種不同的方式。藝術家把電視本身隱藏起來,並在電視前放置一塊格紋玻璃,因此電視播放的影像會被扭曲成像素點的模樣。在我看來,這個做法就像把抽象畫的概念應用在錄像之上,讓觀眾用一個更主觀、更自由的方式來看待這些影像。而我喜歡這個作品的原因,則在於他的簡單直接。利用新媒體創作時,很容易陷入一種想要show off新技術的心態,因此把作品搞得太複雜、太技術化,觀眾除了「嘩,這個技術真厲害」以外就很難有其他的反應,簡單而言,喧賓奪主。因此,我很佩服山口勝弘在處理這個作品時的簡潔。

而第二個作品,則是整個展覽的點題作,藝術家薩米亞.哈拉比(Samia Halaby)的Fold 2。這件1988年的作品大概是最早使用家用電腦以及程式編碼來創作的繪畫作品之一,藝術家利用一部Amiga 1000家用電腦,配合C以及Visual Basic的編碼來創作出一段幾何風格的動畫。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它或者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作品,但是它卻象徵着數碼藝術的普及化,以及當代美學的延伸。

這個展覽將一直延續到6月。個人認為,雖然展覽有部分藝術品可以在展出手法上改善一下,但是考慮到作品之多,以及同時需要兼顧多種媒介,再加上這個題材的獨特性,它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文:Michael Cheung(當代藝術家,現居倫敦,畢業於 Central Saint Martins。個人網頁:michael-cheung.com

設計:賴雋旼

編輯:鄒靈璞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