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健康地老去 不止是個醫療議題

文章日期:2025年01月05日

【明報專訊】新年伊始,人們互送祝福,對長輩少不了說一聲「祝你長命百歲」,長壽是福,不過健康地長壽和衰弱地長壽是兩回事。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一諾與中大研究團隊發現,港人雖長壽,但老年殘疾問題嚴重,他說:「長壽但活得不好、不開心、不健康,其實也是一種煎熬。」他認為量度壽命不能只看生命長度,也要納生活質素為量度指標,計算「健康預期壽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 )。面對人口老化,思考如何改善醫療和護老服務之餘,不如先想想如何健康地活着。

【長壽是福?】

預期壽命雖增 老年殘疾問題嚴重

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生命統計數字,香港男女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分別由1971年的67.8歲和75.3歲,上升至2023年的82.5歲和88.1歲,升幅均約兩成,居全球高位。儘管港人的壽命領先全球,鍾一諾與中大研究團隊前年在國際醫學期刊《刺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發表研究,他們從政府統計處檢索了2007年、2013年及2020年的人口結構、死亡紀錄和殘疾數據,估算港人在65歲時的預期壽命和無殘疾預期壽命(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發現男性和女性65歲之後離世前維持殘疾狀態時間與總預期壽命比例上升,分別由20.3%和28.1%,上升至25.8%和33.7%,兩者增約5個百分點;團隊推算2020年的65歲男性無殘疾預期壽命為81.3歲,女性則為81.5歲,對比2007年分別只增加1.8年及0.1年,升幅小於平均預期壽命,其分別增加了3.7年及2.1年。鍾一諾解釋,平均預期壽命並不是推算未來的壽命,而是計算現時人口平均能活多久,「譬如你計2024年的平均預期壽命,就是2024年人們平均可活到多少歲,也不代表他們只是活到那個歲數而已」。

根據政府統計處,2023年年底全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750.3萬,當中65歲或以上長者人數為157萬,佔21%,其勞動人口約為21.5萬,勞動人口參與率是13.6%,較10年前增5.5個百分點。隨人口老化,活出健康晚年更重要,試想像生命長度增加,身體機能和生活質素卻下降,那麼長壽是禮物還是懲罰或未易量。因此衍生了「健康預期壽命」這個概念,用於計算一個人沒有患上任何疾病或傷殘、完全健康的預期壽命。鍾一諾說香港目前只有他的研究團隊有統計港人的健康預期壽命,無殘疾平均預期壽命是計算健康預期壽命其中一項關鍵指標,惟政府關於殘疾人口的數據「不是每年都有,因此限制了我們無法經常去做健康預期壽命的研究」。此外,殘疾數據由市民自行報告,殘疾率的準確度取決於他們是否能識別自身障礙和有健康意識。

【長壽只與醫療有關?】

不同地區 不同社經地位存在健康差距

日本厚生勞動省上月公布了每3年抽樣研究的日本國民「健康壽命」推算調查,健康壽命即毋須護理、沒有臥病在牀,能維持日常生活的時間,鍾說這概念與健康預期壽命類似,只是提取數據的方法或有分別。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日本男女的健康壽命分別為72.57歲和75.45歲,數值對比2019年沒增長,有關當局指這或因新冠肺炎縮短了國民的平均壽命。鍾的研究沒觀察香港於2021及2022年的數據,但他縱觀世界各地如美國和英國,兩地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均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去年於《刺針》發表研究,分析了全球204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發現當中84%的平均預期壽命在2020至21年間縮短。

在醫療科技相對發達的已發展國家,人們往往死於慢性疾病,而非傳染病,但新冠肺炎這種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甫出現,沒治療方案和疫苗,人們容易病歿,後來研發相應疫苗和藥物,疫情得以平息。鍾續說,即使在已發展國家,貧窮人口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及死亡率也會高一點,這是社經地位會造成的健康差距。譬如基層工人或因新冠疫情而開工不足和失業,比起工作穩定的白領更常擔心收入,「那個壓力其實很大」,影響身體及精神健康。

鍾一諾作為大學教授,可享有薪病假,但他想像有些人沒這勞工保障,甚或無法選擇在家工作,「生病要死頂上班」或傳染他人,又忙於工作不看醫生,「每次病倒都不看醫生的話,久而久之沒那麼健康」;再想想獨自撫養子女的單親父母,他們為生計或同時打幾份兼職,補貼子女的書簿費,「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他們很大機會生病時不看醫生,此情况下如何健康?」縱然建議這些人多做運動、不吃外賣等,「他會說哪有時間」。如此看來,健康長壽不單是醫療議題,還涉及其他社會因素,「我們說健康,第一時間就想到醫療(問題),但是人們已經病了……我們要多想一點預防(疾病)的政策」。

【人會愈來愈長壽?】

促進健康政策多 平均預期壽命將愈升愈慢

日本人素來長壽,2023年日本男性平均壽命為81.09歲,女性則為87.14歲,僅次於香港。日本自2000年展開以10年為期的「健康日本21」國民健康運動,為人們設定飲食和運動等目標,並推行促進健康的政策,例如按人口動態和地區的社會資源制定都道府縣健康增進計劃,並將9月定為「健康增進普及月」,通過地區公共團體、企業和民間團體宣傳。去年4月開始的「健康日本21(第三版)」新增女性健康的議題,日本媒體日本放送協會(NHK)特別就此在其節目「きょうの健康」解說女性健康風險如骨質疏鬆症。

回望香港,政府有辦「全民運動日」和「精神健康月」等,鍾一諾認為香港在提升市民的健康意識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港人教育水平高,「未成年懷孕和暴力等問題(對比外國)少一點」,而且接觸社區資源也相對容易。至於香港人口是否會持續長壽,鍾說全球的平均預期壽命應持上升趨勢,「但不如以前升得快,我覺得香港應該也會慢下來」。壽命(life span)有限,人一直靠近那極限的邊界,但受生活習慣、物質條件、身體和精神健康影響,並非人人的壽命都能「登頂」。

【Marmot City是什麼?】

支援孩童發展 從生命初期打好健康基礎

健康普遍與疾病掛鈎,很多人認為沒生病便是健康,但鍾一諾表示健康的定義不限於醫療層面。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了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收入、社會安全、教育、住屋、基本設施、環境及兒童早期發展等,都可以影響健康公平(health equity),體現社會資源是否平均分配、人人有平等機會過一個長壽、健康的人生;不少研究顯示這些社會因素比醫療保健和生活模式更影響健康。

鍾舉例說,吸煙危害健康,醫生叮囑病人戒煙,但憑一句話難改變病人的習慣,「可能他想要解放自己,覺得其精神狀態須吸煙,或者他身邊的同事都吸煙」。正因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背後涉及許多社會因素,關於健康的政策便要宏觀地考慮社會福利、經濟、勞工和房屋等方面。

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最先由英國流行病學家Michael Marmot和Richard Wilkinson於其1999年的著作提出,之後英國衛生部邀請Marmot審視導致英格蘭健康不平等的原因,並提出改善建議。Marmot指,想減輕健康不平等,要給孩子最好的人生開始,讓所有人能最大程度發揮才能和掌控生活,以及創造平等和良好的工作機會等。英國城市考文垂於2013年成為「Marmot City」,與Marmot任職的倫敦大學學院健康公平研究所合作,當地政府增撥支援孩童初期發展的資源,並提供優質早期教育和兒童照顧服務等,改善當地居民福祉和減少健康差距。幾乎所有人類發展層面,包括身體、智力和情感的基礎,都在幼兒期奠定,這時期對人的生理疾病和精神健康、教育成就和經濟狀况等都有終生影響。「我在大學教書,發現很多問題去到大學已經處理不了,因為那些問題由幼稚園、中小學就開始發生。」鍾一諾特別留意到精神健康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長久問題,他說香港社會要變得健康,須先營造一個沒有壓力且令人滿意的社會環境。

「Marmot的想法是讓大家從小開始有好的生活,家長不需要花大錢也能提供孩子良好的教育。」鍾一諾認為,「Marmot City」的做法值得香港參考,從生命初期入手,有效打造健康長壽的社會。他笑言自從3年前成為父親,發現家長承擔巨大社會壓力,「身邊的家長會帶孩子學這些,學那些,上幼稚園前要報學前班,為孩子鋪路等,這些全部都是焦慮(的原因)」。除此之外,他認為政府須關注香港健康不平等的情况,例如考慮到香港人口密度高,統計處和衛生防護中心可協調,定期蒐集小面積數據,研究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並在2026年人口普查中加入與弱勢群體的健康和護理有關的問題。同時還要監測健康不平等現象,而健康監測不應只停留於計算平均預期壽命,也要推算健康預期壽命。

【人口統計篇】

文˙ 姚超雯

{ 圖 } 網上圖片、資料圖片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梁曉菲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