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廠相繼落成 中國威士忌潮流下悄悄醞釀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如果我問大家對「中國」和「威士忌」有什麼聯想,估計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假酒。誠然直到現時這問題仍然相當猖獗,你會在淘寶找到不用10元人民幣、而自稱是KTV專用威士忌的飲料,你也可以找到看起來和Suntory的響一模一樣,並由某位不明來歷的日本大師監修的作品。這類來源不明的東西我當然不敢喝,但總有些有心人想去做好威士忌。仔細一找,這幾年間原來在中國已誕生了10多家認真製作的廠商!

內地的威士忌生態事實上相當特別,在精品的層面,富人近年來對奢侈品的收藏當然是無上限,甚至對國外產生不小的衝擊。各個城市的資深飲家對品飲的鑽研,亦催生出很多不同的烈酒展覽和專門的威士忌酒吧。但在普及層面上,卻似乎仍然是有待學習和發展。根據Ries企業管理諮詢機構的《2020中國烈酒市場分析報告》,過往幾年內地每年平均的烈酒消耗量約50億公升,是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分量,但在中式白酒當道的情况下,威士忌的份額據聞只約1%。適逢威士忌正在全球捲起熱潮,無論國內國外的商家,當然都想在這個潛在的巨大市場上分一杯羹。

內地近年誕生的威士忌品牌

我原來對內地的威士忌也沒投放太多關注,因為即使特別嘗試去找相關的新聞和報道,也不容易得到任何資料,對新酒廠的認知在今年早些時間還停留於福建有名台灣商人回鄉,建起了大芹蒸餾廠,甚至現時推出市面的作品都曾在國外得獎等。然而今年卻是愈來愈多有關中國威士忌的新聞,在英文媒體上亦開始有所報道,在好奇心驅使下再仔細找一找,還真的有些有趣的發現可以和大家分享。

最初引得留意的是內蒙古蒙泰集團在鄂爾多斯準備興建的酒廠,因為他們花下近3000萬港元從蘇格蘭有名的供應商手中訂購了整條生產線,幾乎是把一家當地酒廠搬到中國,引起不少外媒留意。其後探究一下,原來在中國已落成或正在興建的酒廠總數已有接近20家,從南到北遍佈不同省市。

四川崍州的酒廠上個月才剛剛完工開始投入生產,湖南的東爺蒸餾廠用到了國內打造的蒸餾器以及本地種植的大麥,西藏的天佑德以及雲南的迪慶香格里拉用到藏族獨有的青稞生產穀物威士忌,而香港人較熟悉的品牌青島啤酒和怡園酒莊也有興趣在威士忌市場摻一腳,甚至近在廣東省也準備興建一間和Springbank同名的雲頂酒廠。數量當然不止以上提到的幾家,但從可以找到的資料和圖片看來,他們還真的擁有整套相當正規的生產設施,雖然暫時大部分還沒有作品面世,但幾年後或許會引起不少轟動。

相較這些新生的品牌,一些酒業巨頭對中國市場的看好卻教人出乎意料。全球第2大葡萄酒與烈酒生產集團Pernod Ricard在兩年前已宣布在四川的峨眉山上花上約12億港元準備興建一家酒廠,這個剛剛落成的疊川蒸餾廠投資甚巨,卻竟然只有一對蒸餾器,除了是主張精品化的生產,美得有如藝術館的建築也是打算和附近的風景區結合,塑造一個旅遊和威士忌結合的獨特體驗(蘇格蘭以及其他國家有不少新酒廠也是如此打算)。

跨國大集團重視中國市場

他們的另一大競爭對手,世界最大的蒸餾酒出產商Diageo在這棋盤上雖然慢了一手,但也剛剛下了子,在雲南洱源縣海拔2100米的高山之上,舉行了新酒廠的動土儀式,預計斥資約6億港元,雖然名字還沒有決定,但同樣也是美輪美奐的設計,配上山明水秀的風景,而且兩者之間的距離不算遠,就等他們都準備好再看會是如何在兩座山巔一較高下。

相較中國本土誕生的新品牌,我比較看好這兩個集團旗下的作品,始終在威士忌這一方面,它們原先已管理不少蘇格蘭威士忌以及其他陳年烈酒的品牌,也有多年生產、宣傳經驗以及專業團隊協助,甚至單從投金額看已是比其他國內品牌多出一大截。

沉澱過後才見真章

雖然這幾年有眾多威士忌酒廠誕生,不論中國的、日本的、蘇格蘭還是其他國家的,亦有不少剛推出因為是「酒廠第一桶」而旋即引起哄動的作品,但始終威士忌是一款需要長時間熟成、動輒花上十年八載製成的產物,所以現時就下定論說誰好誰不好也是不公平的。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到底往後這些新酒廠,能否真的和舊有那些百年品牌平分秋色。威士忌市場在全球的成長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比較可惜的是,香港應該都不會有人打算建威士忌蒸餾廠吧……

●Tony Leung:fb專頁「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版主,專欄作家,一個醉多過醒的酒徒。為了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佳釀,近年用盡辦法令更多人鍾意威士忌。

文:Tony Leung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中國威士忌 威士忌 每日明報-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