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回跟大家介紹了東京的Riverside,事實上無論日本及其他國家在這幾年也建起了不少各種模式的蒸餾廠,早前到訪的木內酒造,更是在幾年間由老派清酒生產商,發展到目前涵蓋清酒、燒酎、手工啤酒、威士忌、其他烈酒和利口酒,甚至包括飲食業的一個大集團!
木內酒造的清酒可能香港的朋友不太熟悉,但說到他們旗下的手工啤酒品牌Hitachino,應該有不少人對這家以貓頭鷹作酒標的品牌有點印象。事實上其公司早於1823年、整整200年以前已在茨城縣成立(大約就是東京往北一個多小時火車路程的位置),近10多年來品牌也不斷擴闊版圖,由剛剛提過的啤酒、餐飲,還有約3年前、在石岡市建起的「八鄉蒸溜所」Kiuchi Distillery。
品牌在剛開始計劃生產威士忌的時候,其實只是實驗性質,使用了原來在燒酎生產地開設的「額田蒸溜所」,以及在東京秋葉原的Tokyo Distillery(以半餐廳形式營運,也是東京都內僅有3個有烈酒生產牌照的公司的烈酒作坊)作小批次作品,但或許因為太受歡迎,而近兩年間誕生了幾十間新酒廠也形成一個新市場,最後他們決心建立自己的威士忌廠,於是選址在品牌的發源地茨城建廠。
堅持在地風土品質
事實上要筆者形容的話,太多新的日本威士忌品牌都是使用相當接近的設定,來自同一個器械的生產商、同一個來源甚至完全一樣設定的麥芽……但「八鄉蒸溜所」卻不一樣。例如原料方面,除了single malt慣常用到的大麥麥芽,他們還會使用平常甚少用在壺式蒸餾器的小麥,還有大米,甚至是幾種材料混合一起。木桶方面,由於他們同時經營很多其他類別酒品,所以無論葡萄酒、淡口味的啤酒以至濃味一點的黑啤酒桶,也有不少庫存在內,就因為才建起不久,大部分作品還在熟成當中,所以「曝光率」暫時仍不太高。
值得稱讚的是,除了是做法上比較新穎,他們在製酒的所有部分,都毫不吝嗇地介紹茨城:造酒的原料、木桶都盡量來自同一個地方,就連旗下餐廳的所有菜式都使用該縣出產的農作及肉食,就是在東京都不忘宣傳自己故鄉。
烈酒業推旅遊 成新風潮
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地方,是很多新建起的威士忌廠、甚至固有的大品牌,也集中在生產以外,同時兼顧一些旅遊與酒業相關的東西,例如會在遊客中心或導賞團方面多花些工夫,與不同品牌或餐廳合作推廣,或是設有一些和調酒有關的項目。就如今次介紹的木內酒造,除了產酒的廠房,也有接近10間不同的直營店遍佈日本各地,也是見證整個烈酒業的一個新風潮。
當然除了日本,在世上其他國家,也陸陸續續多了很多新的威士忌廠誕生。令人更意想不到的是,雖然香港還未有本地的威士忌廠,但中環Club Qing酒吧的老闆Aaron Chan和Kennis Ko,亦有份投資蘇格蘭酒廠Kythe Distillery,不久將來會開始以復古方式製作威士忌,值得大家期待。
■Tony Leung
fb專頁「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版主,專欄作家,一個醉多過醒的酒徒。為了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佳釀,近年用盡辦法令更多人鍾意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