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旅行最有趣之處,是意料之外的新發現。記者早前到訪澳門,原計劃遊覽大三巴後,前往位於關前正街的文創活化熱點「關前薈」,卻意外走進附近一條百年老街草堆街。這條小街或許未必第一眼就能吸引你駐足,但探索下去,卻像一本被人遺忘的舊書,只待有心人翻閱。這條老街昔日以「布疋街」聞名,隨着時代變遷漸被遺忘,幸而近年陸續有新店進駐活化老街。復活節將至,不妨走進這條傳統與創新交織的老街,細味澳門另一番風貌。
百年老街草堆街,兩端分別連接十月初五日街和賣草地街,與營地大街、關前街為澳門最古老的街道。它全長約300米,名字源自昔日街道堆放柴草,後來逐漸發展為布疋行業的集中地,上世紀70至90年代更是黃金期,街上雲集布行、裁縫店及裙褂店,熱鬧得被人稱作「布疋街」,後因成衣業發達而式微。
布行見證行業興衰 西裝獨門剪裁
位於草堆街106號的銀宮合記公司相信是現時澳門最老的布行。店內招牌已微微褪色,兩旁布櫃擺滿各式布疋,由棉布至錦緞一應俱全。銀宮合記東主鄭氏兄弟祖籍中山,他們分享上一代胼手胝足在街邊賣布,儲夠本錢於1950年代初購入銀宮,「以前有許多中山人賣布,舊時通街裁縫,又有好多婦女買布返屋企做衫。現在有成衣代替,又有網購,賣布利潤不高,好難生存。這裏因為是自己物業,才能繼續下去」。他們唏噓地說﹕「你見深水埗(的布行)都變晒食肆、文青店、咖啡店啦。」
如今,銀宮主要客源為熟客、時裝設計學生,偶而還有被中式花紋布疋吸引的外國遊客。這裏標榜布料優質,店內充滿懷舊氣息,據知《燈塔下的戀人》等電影曾在此取景。
在銀宮斜對面,有一家於1973年創業的裁縫店「異裁洋服」。店主馮振皓以「三維分度法」的獨創剪裁技術聞名,他稱這套絕學能製作出稱身的西裝。然而,馮振皓已70多歲,他說34名徒弟皆未習得其真傳,這門技藝可能會消失。若想體驗這獨特手藝,不妨訂製一套西裝,價格由數千至2萬澳門幣不等。這裏還有「168寢具裙褂百貨」售賣各式裙褂、結婚用品或牀上用品,仍有不少重視傳統的準新人前來購物。
訪孫中山「藥局」 百年「聲」級享受
繼續漫遊街道,不經意被兩家博物館吸引,一間是位於草堆街80號的中西藥局舊址。1893年孫中山在這裏開設澳門首間中西藥局,其後原建築幾經轉手,甚至面臨清拆危機。2011年澳門政府購入並復修,改名中西藥局舊址,2016年開放予公眾免費參觀。現時建築保留傳統嶺南竹筒屋的風貌,館內亦展示早期石結構遺蹟,並可透過展覽了解孫中山與澳門的淵源。
另一個博物館則位於太平電器廣場3樓的「留聲歲月」私人音響博物館,由現年80歲、老字號太平電器創辦人陳裕鏗所建。館內展示其數十年收藏的多台逾百年歷史古董留聲機、音樂盒及相關收藏,場面震撼,包括VICTOR 78轉黑膠碟留聲機、EDISON 4 MIN蠟筒留聲機及手搖滾筒式音樂盒等,全部保存良好兼可以使用,實在令人大開眼界,即使非音響發燒友亦會愛上這「聲」級體驗。
新派冰室窩蛋牛變撻
時光荏苒,草堆街老化,即使鄰近關前街及康公夜市等熱鬧景點,許多遊客都只是匆匆路過。幸而近年有特色新店進駐,例如由東京製菓學校畢業生主理的FUWA FUWA蛋糕店、全澳首間以Snoopy為主題英記餅家,而去年金沙中國推出「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的活化方案,有更多新店活化老街,其中3家於去年11至12月開業的話題小店大受歡迎。新派冰室「翻撻冰室」由昔日人氣麵包店暨咖啡店Neibur原班人馬主理,酥皮、麵包的質素有保證。店主阿昇為新店帶來窩蛋咖喱牛肉撻及酸種酥皮蛋撻等新派冰室美食,前者香濃冶味,後者香滑可口。還有獨特鮮油菠蘿多士、生熟醬油蛋酸種多士及黑椒牛肉炒意等美食。
另一家澳葡小食店澳啦啦,店主希望宣揚澳葡飲食文化,創作出黑松露等多種口味的馬介休球、馬介休薯條、辣沙甸魚脆批等新派澳葡美食,還推出外賣碗裝Tacho「大煮」葡式雜燴,令這土生葡菜變得親民入屋。同時又推出葡風瓷磚等文創產品,推動本土文化。
日法烘焙店玩創腐乳、豆花可頌
日法烘焙店PANPAN以賣相精緻的酥皮產品作招徠,招牌黑芝麻可頌以法國麵粉、法國AOP牛油製作牛角包,將日式黑芝麻醬混合Mascarpone芝士作餡,表面點綴富澳門色彩的黑芝麻糖,蘊含多元飲食文化!還有融入中式風味的腐乳可頌和薑汁豆花可頌,以及可頌拿鐵亦IG-able。葡國生活用品小葡點及Glow Gelato晨光意式雪糕亦具特色。
稍後還有泰式茶餐廳遊泰號進駐草堆街,相信會令老街更熱鬧!
除了創新小店,這條街有一家開業半世紀的鳳城珍記麵家,這裏的手工製水餃、雲吞、魚角及豉油撈麵皆有水準,湯底是將豬骨、雞骨及蝦殼等材料熬煮2小時而成,格外鮮香,上桌前湯內加點豬油添上甘香。另外,由現任店主歐志強於1980年代末從日式草餅取得靈感而創作的手工韭菜麵也值得一試,他將新鮮韭菜榨汁製成麵條,沒攙鹼水,麵條吸汁快速,特別入味。最後提提大家,早上10時前來老街還會遇見隱藏打卡位,那就是銀宮合記等數間老店鐵閘上的鐵閘畫,色彩鮮艷並富故事。復活節遊澳門的話,不妨早點來,感受草堆街新舊交織的魅力!
(1)「留聲歲月」音響博物館
地址:澳門草堆街13至15號太平電器廣場3樓
入場費:每位30澳門幣(1天前預約)
(2)鳳城珍記麵家
地址:草堆街37B號
(3)翻撻冰室
地址:草堆街51A號 IG:cafefantart
(4)異裁洋服
地址:草堆街63號
(5)澳啦啦
地址:草堆街68號 IG:olala__macau
(6)PANPAN
地址:草堆街77A號 IG:panpan__bak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