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從非華語學生進入主流學校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須同時兼顧不同背景的學生。我們看待這個狀况,可以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取向。
視非華語為「不足」 聚焦包容
第一個取向是,因為學生能力水平參差,令教師很難照顧,這是有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就此,教育局推出政策「加強幼稚園對其非華語學童的支援」、「照顧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而錄取非華語學生的幼稚園可獲資助(教育局通告第14/2019)。
由於重點在支援非華語學生,我們便聚焦在他們的不足,例如學習中文缺乏語境、困難重重等。兒童圖書(例如《嘉嘉的外籍朋友》、《我們都一樣》等)中的典型情節總是:非華語學生來自貧窮家庭,不諳中文,沒有自信,對中華文化一竅不通。幸而,有華語學生充當愛心大使、小老師,經常與非華語學生聊天、閱讀圖書。最終,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大有進步,也融入學校生活。這些故事對於華語學生的啟示是,要接納、包容非華語學生。
至於沒有非華語學生就讀的學校,課程保持原狀,教師和學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視非華語為「長處」 雙向交流學習
看待非華語學生的另一個取向,是視之為社會重要的資源。
由於不是支援,焦點不在非華語學生的困難;而是既然課堂有非華語學生,教師怎樣發揮他們的長處,從而促進全部學生的學習?舉個例子,一般華語學生學英文,每每缺乏說英語的機會,而部分非華語學生日常慣用英語,口語很流利。教師如何盡其所長,以協作學習的方式,提升華語學生的英文?
另一個例子是,教師教「了解世界」、「尊重不同文化」等課題時,可以邀請非華語學生分享生活經歷,具體而實在。反之,沒有非華語學生的課堂,教師唯有依靠教材中的他人經驗。
非華語學生增添了學校的多元文化,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生活方式。因此,華語學生對非華語學生的態度,不是要包容別人的缺點,而是由衷賞識對方的文化習俗,彼此欣賞、互相學習、雙向交流。
我們21世紀的教育願景,不正是希望學生走出香港,將來擔當華語地區與鄰近國家的橋樑?就算沒有非華語學生就讀,多元文化學習同樣重要。
綜合而言,兩個取向之間並沒有其中一個較優勝。假如我們是倡導政策、向政府爭取資源的社工,跟我們是每天以言行舉止作為學生榜樣的教師,我們所選擇的取向便可能完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的想像中只有單一取向,比起我們能夠依照特定情况,從兩個取向中選擇較適合的一個,當然後者更靈活。期盼我們與非華語學生一起成長,培育覺醒多元文化的下一代。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