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校園:輔導為主 教孩子與人相處之道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19日

【明報專訊】常說「預防勝於治療」,剛榮獲復和綜合服務中心「和諧校園嘉許活動2023-2024」和諧校園大獎的馬頭涌官立小學(馬小),過去便一直投放不少資源預防校園欺凌,締造和諧校園。學校社工張瀞文說,學校着重培育群性價值觀,包括同理心、尊重等,「當同學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會減少作出侵害別人的行為,更懂得跟別人和諧共處,這些價值觀,會有助他們應對社交衝突」。

她又指出,在融合教育政策下,每間學校都必須錄取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有些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小朋友,社交能力的確較弱,有時會做些不太適宜的行為,一些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孩子,也較易衝動,或會有相對攻擊性大的行為,這些社交衝突,都容易被學生及家長曲解成「欺凌」,因此,該校除教導孩子從小怎樣面對衝突,增進他們的社交技巧之餘,也花了不少工夫在家長教育上,「作為家長,固然要關心『欺凌』問題,但又毋須過分擔心,即使小朋友發生了社交衝突,也不應該在家長群組中互相對質、指駡,因為身教很重要,當雙方家長鬧得很僵時,其實小朋友想恢復關係也不容易」。

不急於結案 持續跟進衝突

除做好預防校園欺凌的工作,馬小亦有嚴謹的校本機制及處理程序。該校德育及公民教育主任朱靈鳳表示,學校暫未出現過欺凌個案,但社交衝突也偶有發生,她作為已受急救訓練的教師,第一時間會先了解受害者是否有受傷或受驚,如有傷患,會立即處理,並安撫其情緒,若情况嚴重,便馬上通知家長。之後,她會聯同社工,請涉事學生雙方,各自表述當時的情况,校方也會即日通知雙方家長,告知事件始末及學校的處理方法。

不過,即使是輕微的社交衝突,馬小也不會急於結案,朱靈鳳透露︰「社工或訓輔組的老師,都會持續跟進一陣子,例如在小息時,再與受害者溝通,表達關心,了解他的情緒;至於攻擊者,也會觀察他在小息時,跟其他同學相處的情况,並繼續與雙方家長保持溝通。」她又謂,有些情况,都需要班主任或科任教師的幫忙,「假如兩個小朋友都經常不咬弦,班主任可能要調動一下座位,不讓他們坐得太近;而一些需要轉課室的課堂,例如音樂、體育、視藝科,亦可能需要老師在排隊上作出特別安排,讓兩人保持多些距離」。

總的來說,馬小的校本機制,以輔導為主。朱靈鳳說,假如是初小生,也屬初犯者,一般由輔導組教師聯同社工,耐心教導學生;如果是屢犯者,或是高小生,可能會加入訓育主任,嚴肅些處理,並略施懲罰,「但說到底,我們都是想給機會學生改過,最終目的是他們學懂怎樣跟別人相處」。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8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