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教育:工、商、校跨界合作 回收舊制服做新校服 傳遞環保知識

文章日期:2025年01月14日

【明報專訊】聯合國在最新公布的《2024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中警告,全球在履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訂下的目標,進度並不理想,呼籲各國加大行動力度。香港作為全球一分子,如何能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更有效灌輸給下一代呢?有學校便選擇以孩子每天穿著的校服入手,教大家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環保校服、有機耕種 實踐可持續理念

在剛過去的聖誕,天保民學校的多名學生,應恒基物業管理部邀請,出席「鋁罐」聖誕樹的亮燈儀式。當天,同學不單以自製環保結他獻奏聖誕樂曲,還齊齊穿上學校校慶紀念版外套,十分醒神。

同學身上的開胸長袖外套,以白色為主調,衣領、兩襟和衫腳綴以黑色的條子,左右口袋則各繡上「5」字,象徵天保民學校創校55周年。一件如此漂亮別致的校服外套,讓人完全想像不到,前身竟原來是恒基物業管理部的舊制服,校服供應商通過回收加工,把舊制服的物料重新轉為紗線,再化成天保民學校400名學生的新衣!

「我們將會在1月17日校慶當日,正式把冷衫(外套)派發到所有學生手裏。而這件環保校服,亦將會成為一個新媒介,讓教師去解釋給同學知道,什麼是可持續服裝。」天保民學校校長陳雅麗說。

天保民學校雖是一間特殊學校,但校方向來重視環保教育,同學對廢物分類回收、慳電節能等環保概念,並不陌生。近年,該校更成立「生態環境學習中心」,透過把學生午膳產生的廚餘轉化成肥料,讓同學作有機耕種,把環保知識學以致用。陳雅麗表示︰「在這個關乎全人類福祉的大是大非問題面前,即使我們的學生是智障,但我認為,他們都有權利去學習環保知識。况且,我們的同學都有一種『擇善固執』的特質,當他們認定一件事是正確的話,就會一生一世堅持去做。」

7000件舊制服 換來400件校服外套

說回這件環保校服,它的誕生,也標誌着工、商、校的跨界別合作,藉三方攜手,令地球資源循環利用,以減少碳排放。作為今次商、校之間的橋樑,ESG School HK是目前本港少數專門生產環保校服的校服供應商,雖然這個概念在校服界仍屬新鮮事,但其實創辦人陳偉彬(Paul)的家族,多年來一直替多個國際知名時尚品牌生產永續時裝,他認為現在是時候推展至學界。

提起「環保」與「校服」,或許不少家長會立時聯想起,即是讓孩子穿著二手校服,但其實這只是「轉手」再用,Paul所指的環保校服,是透過回收舊衣物,升級再造(upcycling)。以天保民學校的校慶紀念版外套為例,ESG School HK從恒基物業管理部取得7000件舊制服,經過6個步驟,先把舊制服作顏色和成分分類,挑選可回收的材料;繼而剪掉衣物上的鈕扣和接縫;再放入抗菌藥水機作抗菌處理及高溫乾衣;接着把材料放入碎料機搞碎;碎料後,再轉換成纖維;最後,就是把纖維製作成毛線去編織冷衫。

但何解7000件舊制服最終只換來400件外套呢?Paul解釋︰「因為今次要做白色冷衫,而這批舊制服又有不同顏色,所以我們只能挑選當中的白恤衫去做材料,而餘下的物料,稍後部分會用來做工業地氈,不會浪費的。」

環保衣料減少污染 提升校服質素

作為爸爸的Paul續指,無論從愛護地球還是衣物品質的角度來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件環保校服。眾所周知,紡織業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僅次於石油業,衣服從無到有,每個工序,都威脅着地球及其資源。「傳統常用的製衣物料,是棉花和聚酯纖維(Polyester),做冷衫的,就多用亞加力(Acrylic)。由於種植棉花需要很多殺蟲劑,而在染色過程中,亦消耗大量染料和水;至於Polyester和Acrylic,兩者其實都是由石油提煉出來的塑膠化合物,用這些物料做校服,幾百年都不能分解,對地球造成很大的破壞」。

即使撇除環境生態等因素,Paul笑言,相信不少家長都跟他有同感,就是傳統校服幾十年來的質素都沒有提升,「我見到女兒的校服便『火滾』,質料差,不耐洗也不耐用,容易爛及爆線,且缺乏彈性」。相反,目前常用的環保衣料,品質高,他舉例︰「竹纖維布料,是很柔軟透氣的;由樹木纖維製成的萊賽爾(Lyocell),特點就是吸濕排汗;粟米纖維,好處則是不易褪色、不易起縐,能夠做出免燙的校服,就最受家長歡迎!」

陳雅麗也大讚環保校服外套質地舒適,「我一摸上手,便覺得跟孩子一般穿的寶藍色冷衫有很大分別,這件白色冷衫,質地很柔軟,但又不是軟身至『墜』下來那種,同學穿上去蠻挺身的,很好看」。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6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