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關於生二寶與否,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考慮,多數是實際的因素,例如有沒有後援、資源分配、媽媽是否想快點重獲自由、追求不同性別等。最近在Thread看到有名網民媽媽分享,最終決定不生二寶,原因是因為太愛大寶了,不忍看到他少了媽媽的陪伴而孤單,每當幻想到抱着二寶時,大寶會露出失落的眼神,就不想再生了。
二寶用笑容融化媽媽
這名媽媽的想法真特別!這帖子有不少人留言認同呢,但我之前未曾聽過,反而通常怕小朋友孤單的,都決定生兩個孩子作伴,我也一樣,覺得手足可以互相依靠很好。不過,我能理解那名媽媽的想法,現在的育兒資訊真多,會提醒家長二寶來臨時多注意大寶的情緒,我計劃生二寶時也閱讀不少,因此由懷孕到二寶祖祖出生,我都額外留意可可,擔心她有被忽略的感覺而不開心,我也曾想過,我和可可已相處了4年,感情深厚,可能會偏心可可呢。
而網民媽媽所講的「失落眼神」,我做好了心理準備及實際行動去迎接它出現。還記得祖祖出生時,可可第一次面對媽媽離開自己數天,她有一天到醫院探望,離開時忍着淚水跟我揮手道別,看得我心都酸了,之後還要等一個月媽媽才能陪她出街玩。所以,我早早就安排了一個瘋狂的行程,月子未坐完就帶可可到位於山上的主題樂園到的冰室看企鵝,她樂翻了!
明明是祖祖出生的大日子,說到這裏還沒提到她,似乎被家姐搶走所有關注吧?並沒有。根據非正式統計,二寶天生就懂得怎樣取悅媽媽的心,常聽說通常二寶的性格與大寶相反,可能知道不一樣自然能得到注意吧?有的安靜易養,有的則不停叫喊令你無法放下他,而祖祖是個愛笑寶寶。
祖祖總是笑瞇瞇的,看到任何新玩意,聽到新聲音都會笑,甚至只看着她、叫她的名字,她都會笑,愛笑的程度是路人在升降機短短的相遇也看得出。回想祖祖甫出生,醫生把她捧到我的心口,我正在感受暖呼呼的肌膚之親,她突然睜開一隻眼睛看着我,很鬼馬的樣子,還有第五天爸爸抱着她準備出院,她笑到咯咯聲,都令我無比喜悅。回家後,我把注意力都放到家姐身上,晚上祖祖哭着要喝奶,比起第一胎擔心寶寶肚餓,我更擔心哭聲吵醒家姐,我抱着她一邊冲奶,一邊說:「我冲緊㗎喇,你唔好咁大聲啦,唔好嘈醒家姐呀。」然後看了看她,怎料一對上眼,她立刻破涕為笑,真神奇呀!
關注大寶情緒 毋須無限放大
然後我心裏又上演一個小劇場:我真過分,也太偏心太不公平了吧,竟然叫個初生嬰兒小聲一點,祖祖也太好了吧,不但沒有用更尖銳的哭聲告訴我肚餓,還用笑容融化我,我真的要反省一下。
其實自從陀着祖祖起,身邊就有不少人善意提醒我要多關注可可的情緒,有二寶媽媽朋友、學校教師、社交媒體不停「餵」我相關的育兒資訊,那的確是需要的,因為可可已到懂事的年齡,不過,這也是無可避免,只要我關注到,不必要無限放大,不然可能還有反效果呢。真感激祖祖的每個笑容,早早提醒了我凡事要平衡,當二寶媽媽真不容易呀!
文:婆婆媽媽
作者簡介:年紀不大但愛歎茶,生女前生活像個婆婆般悠閒自在;全職湊兩女後變成婆婆媽媽,育兒每件小事都是大件事,雖然有時感慨瀟灑不再,但抱住兩個寶貝就甜蜜幸福滿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