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es and Wonders 2024 拉近與大眾距離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24日

【明報專訊】日內瓦Watches and Wonders(下稱WW)高級鐘表展於上月中圓滿落幕。雖然業界普遍看淡今年市况,但參展品牌數量、訪客人數及門票銷售,今年均穩定上升。生意之外,WW大會也努力拉近「時間」與我們的距離,進一步向公眾開放展覽,積極舉辦市內延伸活動,吸引「未來」的鐘表愛好者參與其中。

今屆展覽場地空間比以往更大,54個參展品牌包括Richemont集團旗下的Cartier、Vacheron Constantin、Piaget,鐘表業兩大領導品牌Rolex和Patek Philippe,LVMH集團旗下的Hublot、Zenith,以及Hermès、Chanel、Chopard和眾多獨立製表品牌。各品牌在佔地兩層的展場中展示新作,一共吸引約49,000名訪客(比去年上升14%)。其間更有超模Gisele Bündchen、網球冠軍Coco Gauff及足球巨星麥巴比等眾多名人蒞臨,星光熠熠。除了產品設計方面,鐘表業界也嘗試吸引新一代參與。今屆展會吸引多間學校報名參與,官方數字顯示,今年19,000張門票中(2023年門票數量為12,000張),近25%門票由25歲以下人士購買。

隨機應變WW表展更親民

以往表展一直圍繞兩個核心,一是邀請世界各地經銷商和各品牌銷售代表接洽,洽談訂貨、配貨、交貨安排;另一部分則是邀請全世界媒體到場,鑑賞最新表款、整理第一手資訊並發布。各大品牌每年在日內瓦表展發表年度新作,某程度上也確立了來年鐘表設計的趨勢。除了經典及中性鐘表款式的回歸,大膽鮮艷的色彩及可替換式表帶也是近年腕表設計的趨勢。超級複雜功能繼續引領潮流,而藝術工藝款式則展現鐘表和裝飾藝術的密切關係。

疫情前,業界一直由Baselworld表展和SIHH(WW前身)主導。兩者除了是參展品牌有別外,最大不同之處是SIHH主打「高端」和「邀請制」,只有受到主辦單位或品牌邀請的媒體與經銷商等業界人士才能進場;而Baselworld則是公開給大眾入場的展覽活動。但Baselworld愈發高昂的展覽租金引來參展品牌不滿,直至2020年疫情爆發,改名為WW的表展反應迅速,改以線上形式舉行發布,網上發布令更多人更快接觸到最新腕表資訊,因而令更多品牌決意離開Baselworld表展。至2022年WW復辦實體展,便形成現時的表展格局。WW也因應社會文化的轉變而變得更親民,成為近年表展愈來愈重視的第三個元素:腕表業界與大眾之間的互動。

好像今年表展舉行期間,在日內瓦市舉行的In The City延伸活動和Watchmaking Village製表村體驗,讓更多人由不同角度接觸鐘表業。不少品牌也在城中專門店舉辦活動,甚至延長營業至深夜。鐘表愛好者更可在工作坊,嘗試跟製表師體驗拆卸和重組機芯。位於瑞士製表重鎮La Chaux-de-Fonds的國際鐘表博物館(Musée International de l'Horlogerie, MIH)特別為年輕人舉行工作坊,讓更多年輕人了解行業培訓機會。表展不再只顧及商品宣傳,也希望培育下一代對鐘表的熱情及興趣,讓鐘表能夠「可持續發展」。銷售與教育以外,大會亦特別在日內瓦市中心舉辦夜間慶祝活動,DJ Lost Frequencies的音樂表演為日內瓦河畔帶來熾熱氣氛,搖身一變成露天音樂節,與民同樂。

產品以外 還有故事

今屆WW表展前,Rolex CEO Jean-Frederic Dufour 罕有地接受外媒訪問,特別提到「我不喜歡人把腕表與股票比較,這會傳遞錯誤的訊息,且非常危險,我們製造的是產品而不是投資」。他認為2024年鐘表業將迎來巨大挑戰,「在經濟好的時候,往往會生產過多腕表,隨着市場降溫,就像現在,面臨壓力的表商會以折扣應對,這是個非常有問題的現象,因為折扣會損害產品的價值」。而作為WW董事會的一員,他也曾拜訪一直沒參與WW表展的Swatch集團創辦人Nicolas Hayek。「我無法深入了解Hayek的想法,但他認為Swatch集團非常工業化,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展覽上。然而對很多品牌來說,這並不是浪費時間,我們售賣的是情感和夢想,為了保持這種活力,你必須講述故事和保持積極,不只是單純銷售產品。」Jean-Frederic Dufour說的可能也是WW表展的重點。

WW的全名是Watches and Wonders,鐘表作為產品只是展覽主題的一半,背後還有很多文化、故事、科學原理、工藝、創新……這些才是令人感到驚奇的部分,且看今年各大品牌為大家帶來什麼驚奇新作。●

文、圖:張曉冬

編輯:歐慧兒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鐘表展特刊)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