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代精神:為何總是搶廁紙?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04日

【明報專訊】一個在世界各地都出現的局面:超市裏曾放滿廁紙的貨架,現在空空如也,一切都歸咎於新冠肺炎而引起的恐慌搶購。究竟是什麼導致這種奇怪現象?

從社會角度看,在疫情不斷升溫,各國受感染數字和死亡人數開始出現幾何級數的增長,加上某些對於病毒來源的陰謀論,在社交媒體和個人通訊的催化下,其激發的恐慌情緒,比起2009年豬流感,以至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這些互聯網還未盛行之年代,來得更具體和廣泛。在這種氛圍下,最直接對廁紙恐慌的解釋可能是「博弈論」(Game Theory):若每個人都僅購買自己所需,在市場供求平穩下,理應不會出現短缺。只是當有些人開始恐慌掃貨,當下自保策略便是仿效,以確保自己有充足存貨。

可是「博弈論」亦不能完全解釋一切古怪現象。廁紙本身並不能直接防止感染新冠肺炎。况且那些更基本的生活所需,例如罐頭食物等起初亦不見搶購潮,因此廁紙短缺必然有其他原因。

從心理角度看,在全世界都在參予的這場抗疫戰爭中,人總想讓自己對生活有多一點操控。而偏偏在經濟低迷下,家庭預算有限,很多人會在眾多防疫舉措當中,傾向選擇一些低成本、即使其根本功效成疑的方式,而忽略另外一些代價高昂卻具有明顯高效果的措施。在災難裏,囤貨永遠給人帶來一份安全感,因此我們便選擇去購買一些既便宜又可儲藏的東西,而且深知將來會繼續使用,不會造成浪費。廁紙便順理成章地塞滿了每個家庭的儲物櫃。這就是所謂的「零風險偏見」(zero-risk bias)。

囤貨換取安全感

亦有人在疫症當前,覺得總要做一些事情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讓自己心安理得。當已經自我隔離,每天不斷的洗手、噴灑消毒液之外,仍然不能改變外在環境之威脅,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找些東西購買、囤積,也許付出多一點,心理上便能換取多一點安全感,起碼這些行為是我們能自主選擇。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講的「一廂情願迷思」(magical thinking)。

疫情中人人自危,網絡上更充斥流言蜚語。要堅信科學,透過認清事實,理性分析來建立對自己內在的信心,在洪流中保持鎮定,才不至令自己因羊群心理而墮入恐慌的漩渦。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