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除了日本的小林製藥風波,近期台灣亦有累計兩死的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兩名死者體內驗出的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亦常見於長時間發酵的澱粉類食物中。
米酵菌酸是來自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lderia cocovenenans)的毒素,小量足以致命。註冊營養師陸肇麟指,此菌主要存在於土壤和植物中,當環境溫度介於22℃至30℃、pH值中性至微鹼性等條件下,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就可迅速繁殖,並產生大量米酵菌酸,尤其常見在椰子、粟米、穀類等澱粉類食物與發酵製品。內地、印尼都曾有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個案,與發酵椰子、粿條、米粉等濕米麵製品或粟米產品等有關。黑龍江曾有家庭進食由粟米發酵而成的自製「酸湯子」,導致9人死亡。而今次台灣食物中毒事件中,多名顧客曾在店內進食過炒粿條、滑蛋河粉等,兩者在製作過程為增加韌度,常添加粟米澱粉。此外,過長時間浸泡黑木耳等菇菌,亦會產生米酵菌酸。
無解藥 清洗、高溫無法消除
米酵菌酸中毒後,患者會出現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嚴重可致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由於未有解毒藥物,致命率可達40%至100%。陸肇麟指,「高溫無法消除米酵菌酸,食物即使經烹調後,毒性仍在」,清洗、浸泡幫助不大。因此他提醒,任何經發酵處理的食物,都不應長時間放在室溫下,而且一旦保存期已過,就不宜再食用。食物安全中心亦提醒,浸泡黑木耳不宜過長時間,若要浸過夜,應放在雪櫃內;處理食物的範圍、設備、工具及接觸食物的表面,都應保持清潔。
資料來源: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澳門市政署食品安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