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看電影和做運動一樣,都是我的減壓良方。只是工作日程總是排得密密麻麻,難得有空去電影院,即使在出差的航機上,也可能要忙着準備文件而無法歇息。然而最近兩次出差,竟是難得閒暇,一口氣看了4齣口碑載道的港產片。這幾部電影題材迥異,但都相當寫實,並洋溢着對弱勢人士的關懷,令我深受感動之餘,也不禁深思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可以消弭社會的積弊,讓有需要的人得到真正的幫助。
4部電影之中,其中兩部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首先是取材自真人真事的《白日之下》。這部電影的氣氛非常沉重,然而我相信編導不是為了煽情,而是希望認真探討一些社會問題,帶領觀眾思考。片中的長者和智障人士,不僅得不到應有的照顧,反而受到虐待、尊嚴被剝奪。儘管傳媒披露了真相,施虐者也被制裁,可惜礙於制度的不完善,這些弱勢人士再次受到傷害。
見義勇為 勇敢面對未知
這部電影透過紮實的劇本、演員精湛的演技,充分展現了現實的殘酷與無奈,並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來一心盡己所能伸出援手,誰知竟造成二次傷害,我們應該如何自處?自責、內疚或盡力補救之餘,我們應否為了避免「好心做壞事」,從此袖手旁觀?世事紛紜,難以一概而論,但我始終認為做人處事應該見義勇為。三思而行、不要鹵莽是對的,但也不必因無法估計所有結果而退縮。如果我們沒有面對未知的勇氣,人類的文明早就裹足不前,甚至銷聲匿迹了。
另一部是《年少日記》,同樣探討一個沉重的課題,但敘事結構另闢蹊徑,頗具創意。故事的主角是一名中學教師,他追查學生企圖輕生的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卻不斷憶起小時候親歷兄長因受不了家庭壓力而輕生的往事。電影裏的「過去」與「現在」不斷交織,就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紛亂的思緒,但觀眾看起來不會覺得無所適從,這就是導演的高明之處。
片中主角兄弟倆的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管教手法不近人情,相信令很多觀眾心生共鳴,繼而同聲一哭。我站在父親的立場,受到一記響亮的晨鐘暮鼓,為人父母,對子女有期望是正常不過,但我們為孩子訂立的目標,應以鼓勵他們上進為前提,而不是將不切實際的期望強加於他們身上。可是不少父母都是「緊張大師」,有意無意間為孩子增添了不必要的壓力。我建議為人父母者都去看看《年少日記》,或會有所啟發。
在旅途上能看到這幾部啟迪人心的港產片,我除了獲得心靈滿足外,亦見這些電影製作精良、言之有物,實在欣喜。看來我也要盡量抽空,多支持本港電影了。
文:劉澤星(港大醫學院院長)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專欄「澤星寄語」,分享醫人醫事,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