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少做運動的人可能不知道運動膠布貼有什麼用。
田徑運動員兼教練陳家豪曾經偷偷把禮物放在膠布貼的小盒子裏,在結婚周年為太太製造驚喜。少看體育節目和比賽,不會留意馬拉松比賽有什麼不同組別,向來參加挑戰組別力爭三甲的陳家豪表示,今年初在渣打馬拉松只跑10公里賽事,為的是可以和太太一起衝線,在終點見證她破港績的一刻。
陳家豪是長跑好手,多項紀錄保持者,在2014年卻退下火線和女友姚潔貞結婚,一心擔當家庭經濟支柱,成為全心參加比賽的太太背後的男人。還以為這就是一個浪漫愛情故事,原來「好老公」除了夠熱血,還承受着陣陣揮之不去的「隱痛」。
今年八月,姚潔貞以39名佳績完成里約奧運的馬拉松,大家都為這位女跑手高興雀躍,作為丈夫,陳家豪沒有旁人的驚喜,太太能做出什麼成績,他一直心中有數。陳家豪與姚潔貞都是學校的田徑代表隊,早在中學階段已經認識,後來在社交群組聊起來,成為朋友,2006年,兩人在一場馬拉松賽事中勝出,雙雙步上頒獎台,友誼更進一步。當時陳家豪課餘做兼職幫補家計,其中一份是在彩虹斧山道泳池當救生員,公餘到附近的運動場跑步。姚潔貞的中學在同一區,課餘也會到這個運動場練跑,起初是各有各跑的,不久之後就一起跑,結伴跑人生路。
情侶跑手拍拖也跑步
認為運動員的快樂是建基於自身的突破而不靠身外物的陳家豪說,別人拍拖逛商場買東西,他們的拍拖節目卻離不開運動。「跑步的人不喜歡逛街,shopping一小時比跑10k更疲累。那時候我們都很忙,我一邊讀書一邊做很多兼職,潔貞那時讀大學,要實習,大家見面時間不多,如果有空,就會相約吃飯,在彼此居住的地區附近跑跑步,知道哪裏正在興建住宅,就會跑過去看,討論將來住在那裏好不好。」
拍拖的日子,彼此話題離不開跑步,一起練跑之餘,陳家豪很留意大家的成績走勢。「四年前,潔貞跑10公里的成績是36分鐘,半馬是1小時20分鐘,很接近香港歷代女跑手的前四五名,她每周又要上學,上班還要輪班,在練習上也是很初階的,每周練三四節,每次個多小時,也可以做出這種成績,我相信如果她全職跑步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驚喜求婚 要姚潔貞安心衝奧
當時,陳家豪已經覺得姚潔貞有機會晉身2016的奧運,女友聽到一笑置之,一年後,陳家豪再提起,姚潔貞開始相信。2014年,陳家豪眼見目標愈來愈近,加上當時任職護士的姚潔貞跟醫管局的三年約行將屆滿,就開始暗暗部署一個驚喜。
姚潔貞很想去迪士尼樂園,陳家豪是知道的,有一次她獲得免費門券,陳家豪竟然送了給別人,因為他要透過這一個節目來成就更重要的事情。14年12月13日,就是姚潔貞最喜歡的日子——一心一意愛你一世,陳家豪終於帶她去迪士尼。為了這一天,他早在半年前就開始籌備,在餐廳訂房間、相約數十位親友、租婚紗禮服、到婚姻登記處遞交通知書,他要在當天向姚潔貞求婚並註冊結婚——這一切,他都不讓她知道。
「結婚是大家有共識的,我要在那個時候和她結婚,是要名正言順照顧她,讓她安心全職練跑。」蒙在鼓裏的新娘子,必然是萬分驚喜了!「但就是未到我想象中的程度……」陳家豪說,因為翌日她還要應付一項15公里的挑戰賽。「她贏了,我早料到她會勝出,只是她想破紀錄破得更厲害而已。」陳家豪嘻嘻嘻笑起來。他的笑聲,在訪問中並不多,不過正如他形容自己是一個會直接表達情感的人,這一次帶點得意的笑聲之後,是一輪輕滲着痛的苦笑。
太太往日本受訓 婚後變「異地戀」
由預計太太可以參加奧運,到安排驚喜求婚結婚派對,都充分表現出他是一個很有計劃的人,他也自然很希望事情會按照既定的計劃發生。結果第一個意外是太太在求婚派對中未夠驚喜,第二個意外,來自他對婚後生活憧憬的落差。
「結婚後她由小貓變成老虎,我則由貓變成老鼠。都會是這樣的,對嗎?」陳家豪問已婚的記者,卻不準備等待答案。在他心裏,這算不得什麼,因為另有一條更粗大的刺錐着。在結婚前的幾年,陳家豪擔任姚潔貞的教練,他打算在婚後仍然擔任太太的教練,可是香港田徑隊卻為她聘請了一位日本教練,太太在往後一年經常要到日本接受訓練,又要到其他地方比賽,新婚夫妻婚後忽然變了「異地戀」,一年見面不到兩個月。
「我明白田徑隊,是希望幫助潔貞更上一層樓,但這幾年是我一手訓練她的,我希望親自帶她去奧運,這個機會忽然失去了。將來即使再有機會,已經不一樣。」他苦笑了幾聲,幾聲又幾聲。
高峰遇傷患 退下火線轉執教鞭
在陳家豪的運動生涯裏,這並不是唯一的失意。作為香港多項紀錄保持者,他也曾經雄心壯志想再創高峰,然而眼見香港男運動員由於起步較晚,成績受到天時地利的限制,加上自己受多年傷患困擾,被迫停止練習去休養,太太正在登上高峰,陳家豪遂決定放下前線跑手的夢轉型為教練。記者問他,自己陷入低潮,和姚潔貞另找教練兩種失意,哪一種更痛?「佢走咗!」這位伯樂想也沒想就回答。
「在香港,跑手因為較外國的遲起步,往往要到二十歲左右才開始做出成績,但這個時候許多跑手會為了在事業上衝刺而從跑道退下來,很難遇到另一個像她這樣有潛質的運動員,她還要是我的親人……」曾經有多少次一起在同一賽事中封王稱后的情侶檔,幸好能把公和私分開,大家的感情並沒有受到影響。
陳家豪笑說如果按照他的計劃,二人的故事簡直可以寫一本書:兩公婆一起辭工練跑去奧運。很完美啊,記者說。「潔貞告訴我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要有一點瑕疵才會覺得珍惜。」
自小愛跑不愛讀書;生於基層家庭,香港對運動員支援不足,難於放棄工作全時間練跑……他一早明白什麼是生命中的瑕疵。「我小時很貪玩,曾經是個邊緣少年,有一次和同學逛商店,他忽然拔足狂奔,我不知就裏也就跟着跑,後來才知道他偷了東西。嘩!有好一段日子,我不敢踏足那個商場。」陳家豪說,跟朋友一起去玩是很「刺激」的,幸好他熱愛運動,比愛這種「刺激」更甚,後來他始終走在正路上。
邊青成人生導師 辦跑會燃點熱血
中學畢業後,爸爸失業,他一邊讀大專,一邊做兼職幫補家計,再抽時間練跑,由大埔的家往柴灣IVE上課,到中環和香港仔上班,有時會到姚潔貞寶林的家見面,跑遍全港。在他讀書的路上,也是這樣兜兜轉轉,曲線的前進着。當他完成IVE後,有人建議他去投考浸會大學體育系,最終他憑着優秀的運動成績被取錄,從前不愛讀書的人在上足堂、交足功課的情况下順利完成學士課程。
大學畢業後,家豪曾經擔任專上學院的體育老師,可是他希望接觸更多人,於是放棄了收入和作息較穩定的教職,成立跑會在本地推動跑步運動,也有舉辦本地和海外的路跑活動,學生由中學生到成年人都有。
「早前看了一部電影《點五步》,有一句對白:『我相信呢個波可以改變班學生』,我則相信呢對球鞋可以改變班學生。」他記得從前父母常說他捧回家的獎牌是「爛銅爛鐵」,但每次在電視見到他比賽,就會好興奮:「家豪呀!家豪呀!」他說﹕「我會因為他們的呼喊聲而跑得更快。」他希望他的經驗,走過的路,和在運動場上流着汗得到的滿足感,可以燃點更多人跑出熱血。
■Profile
陳家豪
浸會大學體育系學士畢業。小時愛踢足球,中四開始長跑,為本港資深長跑運動員及多項紀錄保持者、香港渣打馬拉松2012年10公里組全場冠軍、美津濃香港半馬多屆冠軍、香港越野錦標賽多屆總冠軍。現為香港田徑隊隊員及教練,獲2014年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教練銀獎。近年與太太姚潔貞一起成立樂家跑會,致力推廣跑步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