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徠卡女王 Ilse Bing 攝影巴黎 成就歷史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出生於1899年德國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猶太家庭的德國女生Ilse Bing,在十四歲生日那天收到了一部Kodak相機,面朝櫃門前的鏡子拍下了一張隨意的自拍,那時她尚未掌握攝影是什麼。

一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攝影仍僅僅是一種紀錄的媒介。

Ilse Bing長大後,為完成藝術史博士論文,拍攝十八世紀的建築物,她特地買來一部規格更高的相機。

在教堂刻有浮雕的半掩大門內往外張望,和煦的陽光照射進她所處的幽暗所在,喀嚓,就這樣拍下了一幅超越主流客觀理性的攝影觀所能想像的柔和相片。

她在隨學校到訪瑞士的一次旅途中,因為看見梵高的畫作《夜間咖啡館》,忽然醒覺自己應要去創造歷史,而非研讀歷史,隨即便帶同她的徠卡相機前往藝術之都法國。

攝影視作藝術 走得更前

Ilse Bing被譽為徠卡女王(Queen of Leica),跑馬地展場二樓的展櫃展示着一部她擁有相同型號的Leica One,Ilse Bing於1929年買下,館藏的這一部同樣是1929年出產。F11攝影博物館創辦人兼總監蘇彰德本身是一名徠卡相機的收藏家。有150年歷史的徠卡最初只做顯微鏡和望遠鏡,也幫其他相機品牌生產鏡頭,到1913年出產它第一部試驗版相機,1925年正式向公眾發售相機。

擁有一部輕便得被稱作「camera for the gentleman's pocket」的相機,便能突破攝影當年普遍在影樓、在拉上黑布大木頭機下對準靜物拍攝的限制,可以在街上隨意拍攝,那也是新聞攝影的開端。這天穿上淺藍色西裝外套的蘇彰德把半隻手掌放進胸前的小口袋,說Ilse Bing擁有的這個型號比今天的Leica體積細小得多,它專為男士的口袋設計,加上快門安靜,拍攝不動聲色,而徠卡大師布拉塞亦因而自稱「隱形拍攝者」。「布拉塞也是來自家境很好的家庭,所以1932年可以買一部Leica相機,周遊列國拍攝。Magnum創辦人Robert Capa,他也要到1936、1937年才有機會接觸它。」當攝影僅被視作紀錄的媒介,在男性主導的社會,Ilse Bing作為獨處異地的女生,蘇彰德認為Ilse Bing攝影的價值在此雙重弱勢下更為突出,比二十世紀闖出名堂的許多著名攝影師走得更前,抱持的勇氣絕不簡單。Ilse Bing最具標誌性的一張自拍,攝於前往巴黎之後,手執徠卡相機的她被機身遮掩半臉,身後的鏡子卻反射着她輪廓分明的側臉。這張自拍被認為是她將自己視為攝影師的有力宣示。

新視角發現巴黎

放下未完成的學業,Ilse Bing攜着她那部珍貴的徠卡相機隻身前往法國巴黎。在往後的回憶中,她說「The moment I put my foot on the Paris pavement, I knew it was my atmosphere」。帶着對這個城市的好奇,她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游走,在馬路邊的水窪倒影中拍攝此城的建築物,在梅因大道拍下穿著禮服的男士在樹叢間走過的一瞬。Ilse Bing也一如許多遊客般參觀名勝,但著名的巴黎鐵塔在她鏡頭下,並沒顯露它完整的面貌以及高聳的形態。她爬到了鐵塔上,以鐵塔支架作為前景,從鐵枝與鐵枝間俯瞰塔下被篩落的遊人,從不同角度拍下了好幾張。還原塔身的幾何形狀與物料同時,她以鐵塔的堅固恆久、複雜偉大與人類生命的脆弱渺小互相對照,以新視角發現巴黎。

挑戰夜景 不斷實驗

Ilse Bing在巴黎的黃金十年,拍下的照片一方面將巴黎局部的面貌記錄下來,另一方面也藉助這個對她來說充滿未知的城市,發掘攝影的可能。「要學用這部相機都不容易,沒人能告訴你這部相機可以做什麼。」蘇彰德舉例說,當時入菲林並不像今天放進相機合上蓋子即成,在菲林還沒大量生產的年代,相機用的是電影菲林,因此要自行剪裁成合適大小。而當年的菲林感光度非常低,拍攝晚上或室內昏暗場景幾乎不可能,「手持一兩秒手都震晒,一定要長期曝光,可能整整一兩秒,所以她要好定」。Ilse Bing只利用環境燈光為芭蕾舞劇《漂泊者》拍攝一系列照片,也在紅磨坊為舞台上的舞者攝下了充滿活力的動態。徠卡公司對單靠一部35mm相機便能拍出這些照片的Ilse Bing非常欣賞,更將廣角及遠攝鏡頭送給她做攝影實驗。深信攝影是一種藝術形式的Ilse Bing,在那個年代更是鮮有地專注於此單一形式創作的人,「她從沒懷疑過攝影是一種藝術。除了拍攝,她在黑房裏做很多實驗,希望最後的成品,會被人認同是藝術品」。展覽中「破格者」的部分,展示了一系列雙重曝光的照片,景物的黑白倒轉,於當時是非常破格的嘗試。

被關集中營 後赴紐約

Ilse Bing創新的攝影技巧獲得時裝雜誌的青睞,相展展出她部分商業拍攝,大膽地只聚焦在模特兒身體的一部分,例如穿上絹面鞋的一雙腳踝、戴上帽子的髮鬢與後頸。當年開始冒起的雜誌Life Magazine亦曾向1936年短暫到訪美國的Ilse Bing招手,她卻以須返回法國與未婚夫結婚為由拒絕邀請,這後來被一些批評者形容為不幸的決定。一樓展廳的樓梯旁,懸掛着一張在空盪晴空飄蕩的國旗,這是Ilse Bing從她房間裏看出去的風景,攝於1939年。那是巴黎最後一個和平的巴士底日,巴黎隨即便捲入了戰爭狀態,Ilse Bing因為猶太人的身分被關進了集中營。在二樓展廳的一角播放着的紀錄片中,一名被關進了同一所集中營的女士回憶着營中的悲慘日子,形容在裏面的人每天指望的僅僅是一磚麵包,由二十五人平分,卻不獲給予任何工具輔助,牢房裏的人便常常為了那一口永遠分得不平均的麵包打個你死我活。被困六星期後,獲Emergency Rescue Committee列於拯救名單上的Ilse Bing終於獲救,與丈夫在紐約落腳,這段經歷成為了她人生的轉捩點。

無法重拾攝影感覺

梯間的牆壁也展示着部分展品,包括兩幅在海上遙望曼克頓的照片。也不知道是準備登陸還是正在遠離,呈現的是一種由始至終的漂泊狀態。與初到步法國的那些年,她曾在聖馬丁運河的橋上俯首拍下河裏自己的倒影,呈現的短暫過渡狀態遙遙呼應。她如此形容過「家」:「如果它在某一處,它總是在別的地方。」蘇彰德提到Ilse Bing曾於訪問中形容三十年代是她最開心的時候,覺得法國是她的家,也是她將會成功的地方,「她用的字是flourish。但四十年代的大環境這樣子,很影響她的藝術創作」。Ilse Bing在落戶美國後重拾攝影的那段時間,拍攝風格變得異常平實,展覽「美麗新世界」的部分諷刺地展示那個她不由自主地選擇的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展示部分Ilse Bing在紐約拍攝的照片,例如地上的落葉、階梯上的廢紙。她也曾兩度以遊客身分重返法國,照片中多是微小的事物,例如小販擺賣巴黎鐵塔紀念品的行李箱。蘇彰德認為這些作品反映了Ilse Bing在戰後心境的轉變,雖然在一個相對和平的地方可以重新開始,但她變得相對悲觀。她曾自白說,已經無法重拾對攝影的感覺,再也不懂得透過攝影講自己心裏的想法。終於,她在1959年正式放下攝影,轉而嘗試以拼貼、寫詩的其他方式表達自己,卻只是以非常少的創作量延續她的藝術生涯。享齡九十九的她,晚年以當年初到法國時自拍的相同設置與角度,拍下另一幀自拍。照片中,Ilse Bing以年輕時同樣堅定的姿態,透過相機的觀景窗往世界凝視。

F11攝影博物館與法國五月聯辦展覽《Ilse Bing─ 超越巴黎》

日期:即日至10月31日(逢周二至周六,周一、周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時間:下午2時至晚上7時

地點:跑馬地毓秀街11號F11攝影博物館

票價:成人$100;學生及65歲或以上長者$50;傷健人士及11歲或以下兒童免費

網址:www.f11.com

文 // 潘曉彤

圖 // F11攝影博物館、潘曉彤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