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被背叛迫害的一代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21日

【明報專訊】身分對人類社群從來都重要。有人以做父母為榮,視父母為首要身分;有人則要信教,以教徒自居。這幾年很多人強調愛國主義,要開口埋口做中國人。身分認同從來是複雜課題,身分不止有一個。做什麼人都好,屬個人選擇,愈逼就只會愈討人厭。不過,愛,最慘的還是對方不愛自己。如果國家不愛你甚至要趕你走,那你又如何愛國?這就是英國BBC劇集Sitting in Limbo的故事。

Sitting in Limbo是按照2018年發生的Windrush scandal事件真人真事改編,講述Anthony Bryan的親身經歷。Anthony於1957年在牙買加出生,8歲時隨母親移民到英國。在英國受教育結婚生子的他從未出國,直至2017年他決定到牙買加探他已回流的母親,才申請護照,怎知最後沒有給他想要的護照,反而變成他被英國入境處驅逐出境的噩夢。

因為居留權問題,Anthony被僱主解僱,每兩星期便要到入境處報到,亦要遞交有關文件及證據證明自己一直在英國居住。但無論他遞交幾多證據,入境處仍不滿,甚至要求更多,又質疑他的3個兒子不是其親生。後來入境處上門拘捕Anthony,將他押送到遙遠的Devon監獄。

落地生根多年 面臨被逐出境

在監獄中Anthony遇見其他背景遭遇相似的人,發現原來政府就是想逼他們接受以1萬英鎊作補償,自願離開英國。他的同房斷斷續續被拘留了4次,最終屈服自願回到牙買加。經家人向有關部門投訴及向政客求助後,Anthony被保釋獲准回家。事隔一年,仍未解決,他仍未能工作,被迫賣樓搬屋。一日他到入境處報到,再次被入境處送到拘留營。在Anthony即將被逐出境的最後關頭,他的家人才成功籌錢請律師,最終將驅逐令擱置。不久他們在《衛報》看到有關類似遭遇的報道,Anthony才決定與傳媒對話,最終整個醜聞才公諸於世。

Windrush scandal之所以叫Windrush,是因為二戰後英國缺乏勞動人口,所以決定在其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引入勞工。當年接載這班加勒比移民的船名為MV Empire Windrush,所以這班當年的移民人口就被稱為Windrush generation。Windrush scandal的發生,是因為在保守黨文翠珊掌舵下的英國入境處實行「嚴峻環境政策」(hostile environment policy),希望借製造「一個非常嚴峻的環境給非法入境者」,令一些沒有留居權、非法逗留的人肯自願離開英國。直到今日,這政策下面臨無理驅逐離境的人總共過千,預期會有過萬人向政府索取補償及資助;當中83人被正式逐出境,更有13人在當地死亡。

這醜聞在英國十分轟動,因為這暴露了保守黨領導下政府的冷血不仁,針對、為難這些曾為英國作出重要貢獻的移民。像劇中主角Anthony,心情複雜,除了受盡煎熬外,他亦難以相信自己的國家竟然這樣對待自己。不過,這讓他更堅信,再邪惡的政權也無法趕走他,他感到自己是徹徹底底的英國人。

加勒比對英國文化有重大影響,尤其是牙買加,無論是語言或音樂上,都為英國提供了豐富的養分。沒有牙買加,今日的英國文化基本上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讓我好奇,未來一大批香港年輕人到英國尋找新生活,又會為英國帶來什麼文化衝擊呢?

文:陳Damon(chandamon.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