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屆日本東京奧運可以說是波折重重:先不要說疫下舉行,東奧自身也醜聞多多:原來的標誌涉抄襲、場館超支、賄賂疑雲等,醜聞還一直纏繞到開幕前夕,負責開幕禮的團隊先後有兩人因被揭過去劣行離任。有日本朋友當時賭氣跟我說:「不如播放1964年東奧錄影算了吧!」
很多日本人都對1964年東奧記憶猶新。老一輩固然不用說:時任首相安倍晉三2013年在申奧陳述會上也談到1964年東奧的記憶;現任首相菅義偉今年被質問為何堅持要在疫下辦東奧時,也長篇大論重提1964年東奧。就算沒有經歷1964年東奧的一代,在耳目濡染下也記掛着那個意義非凡的奧運:既象徵着日本戰敗後重返國際社會,也標誌着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時任首相池田勇人1960年提出「國民所得倍增」的經濟計劃,要在10年內將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一倍;為了1964年奧運,東京也大規模改造發展,務求「更快、更高、更強」。此後數十年,日本一直以發展引以為傲,1980年代泡沫經驗高峰,東京紙醉金迷,直至1990年代泡沫經濟爆破,日本也陷入迷失30年。
日本學者吉見俊哉去年出版《奧運與戰後:作為表演的東京奧運》(五輪と戦後 上演としての東京オリンピック)一書,便探究日本人對1964年東奧的情意結。他發現,日本傳媒提及1964年東奧的次數,在該次奧運結束後一直沉寂,直至1990年代中期才開始增加,正好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人們緬懷1964年奧運,其實也是追憶那個日本經濟逐漸變得「更快、更高、更強」的時代。他認為2020年東奧仍然在迷戀1964年奧運神話,也就是說仍然迷戀那個高速經濟增長期。
震災復興的象徵
在日本的集體記憶裏,1964年奧運是美好的。自泡沫爆破後,陷入迷失30年的日本不斷尋找自身定位,擔心國家沒落甚至消失。如何處理人口老化等大問題都需要政府及專家強探力索。不過,對政客而言,舉辦國際盛事為日本打氣卻是最方便的政績。東京申奧的聲音在2000年代出現,時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是主要推手,惟初時民間反應冷淡。東京申辦2016年奧運失敗後,2011年在3‧11大地震後3個月多,石原再提出申奧。翻查當年報道,他將震災跟日本戰敗後的頹垣敗瓦相提並論,認為一如1964年奧運向世人展示日本從戰後「復興」,2020年奧運也可向世界展示日本自震災「復興」。此後,日本政客大都依循石原,將奧運看成「復興」象徵,這亦成為東京申奧一大宣傳重點。宣稱「Japan is back」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將東奧視為重振國家的象徵,成為申奧的主力。
「復興」這詞在近代日本十分常見,但「復興」究竟是何所指?吉見俊哉今年出版了另一本著作探討所謂東京復興的問題,他在6月號的《中央公論》的一篇文章便闡述了他對「復興」與東京奧運的看法。吉見分析了日本人對「復興」的誤用跟戰後東京作為「不斷增長的首都」的信念如何緊扣。他稱,「復興」本指恢復消失了的東西、重新喚醒過去,正如「文藝復興」的「復興」一樣,本不帶革新意味,也不意味着恢復的東西比原來更好,但日本人近代用這個詞時卻賦予另一重意思。他說,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所講的「帝都復興」,意義便不止是恢復東京原貌那麼簡單,而是配合當時大日本帝國在東亞擴張的發展,作為帝都的東京也朝亞洲最大都市發展。二戰後東京在戰爭廢墟中「復興」也是取這一意義,並將「經濟增長」當成「復興」,講求不斷增長,1964年奧運也是在這背景下為人所理解。
吉見認為,「復興」的本意其實關係到文化耕作,過去、現在跟未來互相緊扣共生,其背後的歷史觀並非直線發展的進步主義。但「復興」這個文化意涵在戰後日本消失了,連帶東京的文化首都構想也隨着1964年奧運大興土木而消失,日本至今也受制於「發展」及「增長」的詛咒。
「更快、更高、更強」已不合時宜
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是否還適合這時代?國際奧委會在今屆奧運前夕將奧運格言略為修改,加入「更團結」,算是稍為回應疫下世界的改變。吉見則指出,「更快、更高、更強」的價值其實在21世紀早已不合時宜。21世紀全球正面臨價值轉移,由過往一味講求經濟增長到現在講求循環經濟,由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改為追求樂趣、彈性及長遠發展。日本還擁抱這奧運理想只顯得不合時宜,他甚至形容,1964年奧運正是阻撓日本社會前進的陷阱,眼中只有經濟價值,漠視其他價值。他稱,若東奧要重新定位,迷戀增長的1964年的東奧神話便要徹底拋棄,如果奧運只是順應潮流擁抱一下次文化,但社會仍然增長導向,那並沒有什麼值得高興。
今屆奧運所為何事?翻查資料,日本的論述其實一直變遷。日本早期將東京奧運視為震災復興的象徵,並稱是藉着舉辦奧運向大震災過後向日本施援的國際社會表達謝意。到日本取得主辦權後,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東北舉辦部分奧運賽事,算是遵守「復興五輪」的諾言。不過,一場COVID-19疫症卻將一切打亂,2020年3月,東奧宣布押後一年,安倍稱屆時東奧將展示人類打敗疫症的成就,這一說法亦為現首相菅義偉繼承。可是,到了今年,疫症還是繼續籠罩全球,菅義偉今年4月訪美時便改口稱舉辦奧運的意義為展示「人類團結」。隨着日本輿論質疑疫下辦東奧的聲音漸高,菅義偉不時要解釋舉辦奧運的意義,菅義偉6月2日回答有關問題時便形容奧運是「和平的慶典,世界一流運動員雲集東京向世界展示體育的力量」。換言之,東奧最終還原基本步,所有意義都變得不再重要,只是運動員的遊戲時間。
所謂「復興五輪」,到最後東北居民當然什麼也感受不到,不少原定在會場宣傳東北的活動也在疫情下消失得無影無蹤。至於一直被吹噓的經濟效益,隨着奧運在無觀眾下進行,也早已成泡影。在7月23日那個無甚驚喜的冷清開幕禮後,《週刊文春》踢爆開幕禮安排如何混亂,政客及國際奧委會如何指手劃腳,令一個本來可以帶來驚喜的開幕禮變得平淡無奇,也讓日本錯失宣揚文化軟實力的機會。據該刊報道,國際奧委會一直反對東奧作為「震災復興」的象徵,跟製作團隊稱東北並非世界唯一受苦難的地方,不應聚焦,結果順應要求刪去東北的部分,加插了一些強調世界大同的老掉牙演出,一支早已唱爛了的Imagine大概只反映國際奧委會如何欠缺想像力。
It's ok to be not ok
隨着主角運動員登場,大家在過去兩周已不在乎這場奧運是要追憶1964還是展示震災復興,只一心看比賽,為日本運動員喝采。日本運動員的出色表現也叫反東奧的聲音暫告一段落。場外的政客則為不斷攀升的COVID-19感染個案滿頭大汗,也無暇沾光(除了那位把選手的金牌放進口裏咬的市長外)。但歡樂過後,大家還是會詰問,在疫情下大灑金錢搞一場奧運值得嗎?運動員在體育競技享受的樂趣,真的要大興土木才達到嗎?一如吉見俊哉稱,21世紀的價值已經不同,日本要重新定位。今屆奧運的運動員也不時表現出跟過去不同的價值,例如大坂直美跟比拉絲便身體力行告訴大家「更快、更高、更強」已是不合時宜,It's ok to be not ok;向來被認為太吵的滑板看得人如癡如醉,幾個日本女孩在競技場上跟在公園玩耍無異。任憑政客怎樣打着「復興」旗號,日本其實也在默默改變中,已經漸漸告別1964年了。